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

硒宝 07-09 18:23 47次浏览

J 2014年6月安康学院学报une.2014 第26卷 第3期JournalofAnkangUniversity Vol.26 No.3安康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崔用慧 1, 2 ,唐德剑 2 ,解松峰 2, 3(1.安康市农业局,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3.安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摘 要:安康被誉为 “中国硒谷”、“天然生物基 因库”等,拥有发展生态富硒产业、开发富硒产品的先天资源 优势。在分析安康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 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为 打造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品牌和“ 中国硒谷”地域品牌服务 ,引领陕南山区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安康市;富硒农业;发展现状 ;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2014)03-0086-05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据统计,为了尽快把安康富硒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经济优势,在完成土壤硒资源普查、初步建立富硒食 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

安康是全国目前发现品硒含量分类标准技术体系等工作的基础上,2012 仅有的几个富硒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地域面 年9月,安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了农 积最大、硒资源最富集、硒浓度适中且最宜开发利用 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安康市农业局和中国农 的富硒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长期的自然选择,丰 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签订了富硒产品 富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孕育了 “秦巴万宝山、生物基 研发合作协议,安康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中 因库”及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如何科学合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努力把安康建设成国 理、正确有效的利用安康天然富硒资源是我们目前重内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测中心、知名产 要的研究课题。品集散中心(即富硒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1 发展现状艺、新成果在安康研发;国家级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在安康位于陕西南部,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安康制定;全国富硒产品最权威的检测在安康开展; 之南、巴山以北,长江最大支流——江自西向东流国内知名富硒产品在安康汇聚),进而促进农业增效、—汉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经全境,年均降水700~1100mm,流域面积5平方公 里以上的河流有941条,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动1.1 安康市富硒土壤资源特点 物790种,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的美誉,是一1980年,国家宣布在安康市紫阳县发现富硒资 个资源富集、绿色生态、含硒丰富的市域,由于独特 源,之后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示,先后探明以紫阳为中 的地质地理环境,境内许多地层段的含硒量明显高于 心,安康10县区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中, 我国其它地区同时代的地层,这些富硒岩层厚度大、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富硒面积大。

安康的紫阳、 分布广,为本区土壤及动植物中硒的富集提供了丰富 岚皋、平利、镇坪及汉滨、石泉、汉阴等县区部分区 的物质基础。安康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 域均位于大巴山东段,其地质岩层、土壤及水质检测 源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 含硒量明显较高,全市三分之二土壤面积富含硒元 功能区。为此,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走以民生 为本的循环发展之安康路,大力推进富硒生态农业发以上水平。二是富硒地层厚。安康境内大巴山东段的 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土母岩含硒量为汉中市的1.69倍、商洛市的2.63 收稿日期:2014-01-02 作者简介:崔用慧,男,陕西旬阳人,安康市农业局局长;唐德剑 ,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 ;解松峰 ,男,河南虞城人,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安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 中心助理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富硒 经济植物及生物技术研究。 86 倍。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含 济总产值16.67亿元;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富硒矿泉水生产基地,年产富硒矿泉水27.4万吨。 硒量达2.5~6.9ppm,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长度 达400~500千米。

三是硒浓度适中。土壤硒含量平均1.2.4 富硒产品加工企业稳步发展随着以阳晨牧业、正森饮料、秦东魔芋、硒源油 值达到0.5677mg/kg,其中紫阳县硒含量平均值达到 0.9612mg/kg。硒元素浓度适中,同时伴生锌、锶等人 脂、盘龙茶叶等为重点的一批龙头企业的快速壮大, 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四是宜开发利用。农产品95%以 以及雨润集团、中煤集团、润田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 上富含硒元素,其中紫阳县茶叶含硒量平均为 在安康投资开发富硒产品步伐的加快,安康市富硒产品加工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已有富硒产品加工企业 0.6531mg/kg,高于江浙皖闽等名茶含硒量5.5~8.5倍; 其它农作物、畜产品、干鲜果品等硒含量均显著高于130余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 同类地区。属于世界上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6家,市级龙 吸收的富硒区域,由此安康被誉为 “中国硒谷”。头企业51家。开发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 1.2 安康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富硒大米、富硒魔芋等80多个品系。认定无公害农 1.2.1 富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产品产地57个、面积51.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全市已规划富硒现代农业园区257个,规划面积 68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19个。

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硒宝网

目前,我 136.6万亩。启动建设富硒现代农业园区154个(其 市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有镇坪腊 中,循环农业园区77个、山林经济园区58个、渔业肉、宁陕香菇、白河木瓜、平利女娲茶;获国家质检 产业园区19个),建设面积34.8万亩。已有20个现 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的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 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个 股蓝、紫阳蓝黑板、岚皋魔芋、白河木瓜;获国家工 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汉滨商总局登记保护的农产品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 区还跻身于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列。“市 蓝。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有示范带、县有示范园、镇有示范点”的现代农业示 前者更是荣膺 “2011年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农产 范体系初步形成。2012年,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值品公用品牌”称号。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区、汉阴县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等一批富硒产品加工园区 26.98亿元,园区带动农民45万人,安置农民就业加快推进。以富硒地下水为水源的真硒矿泉水、汉水 8200人,园区培训农民5.1万人,园区内农民人均纯硒谷矿泉水、双龙泉矿泉水、富硒桑椹果醋、富硒绞 收入达到6729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686元,现代 农业园区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股蓝可乐,正在逐步走出山外。以富硒魔芋为原料开 1.2.2、茶叶生猪、魔芋等重点产业初具规模发生产的富硒魔芋精粉、葡甘聚糖、魔芋系列食品,全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猪、正以独特的保健功能在全国魔芋产品市场上占有主导 茶叶、魔芋等富硒特色产业。全市现有生猪养殖大厂 地位并远销东南亚地区。富硒粮油产品、富硒干鲜果、富硒方便食品、富硒食用菌等一批富硒产品也逐步由 大户1.6万个,其中万头以上规模化标准猪场58个,小规模开发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建成了一批种畜禽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1.2.5 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565.5万头、出栏量达到295.56 万头,肉类总产量26.1万吨、禽蛋产量3.5万吨;现目前,全市农业科研院所获得国家专利59件, 有茶园48万亩,其中标准化茶园15万亩,年产茶取得市级科技成果3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3项,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成果1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 1.32万吨,规模加工企业9家,小型加工厂400多 家;魔芋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成果2项。已制订省地方标准22项、市地方标准18 左右,年产量20万吨,现有规模加工企业12家。

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硒宝网

项,制订企业富硒食品标准123项,其中《富硒食品 1.2.3 山林经济和涉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 上升为陕西省地方标准,2013年,安康市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 该标准是全国首个对 “富硒食品”概念进行了分类量 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涉水产业的意见》, 化界定的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先后有73家 林下种养以及水产养殖、富硒矿泉水开发等发展迅 企业的92种产品申报使用富硒食品专用标志。 速。全市食用菌栽培达到1.2亿袋,产量9.5万吨;2 存在的问题 紫阳金钱桔、旬阳狮头柑、白河木瓜以及核桃、板栗目前,安康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等经济林果面积达到180万亩;绞股蓝、黄姜、厚朴 规模不大,效应不强,还存在着发展气氛不浓,技术 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黄姜15万亩);研发滞后,龙头企业弱小,缺乏知名品牌,产业体系 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3.59万吨,渔业经薄弱等诸多问题。87 1 发展氛围不浓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在生产过程中,农业标准化 2.由于安康市的地理地貌限制,农业产业难以集约 技术体系依然薄弱,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是农业科技 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只有将安康市具有的富硒资源 创新的主体不够明确,农业科研与推广 “两张皮”的 优势特色农产品贴上我有人无的天然富硒标签,农业 现象依然存在。标准体系呈现 “四缺”现象,一是缺 产值才能提升,农业才能增效。富硒是安康市的资 少产前环节的种苗培育及生产环境标准。二是缺少产 源,也是财源,但全市对此还未完全达成共识、形成中环节的田间管理、农药、化肥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 合力,不少特色产品还没有冠以富硒标签,宣传推广 标准。三是缺少产后环节品级分类、包装及加工标 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准。四是缺少流通环节储存及运输标准。富硒资源禀 2.2 技术研发滞后赋没有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天然富硒生产技术体系。全市 还不够,仍然处于低层次的粗放经营阶段,缺乏高附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而保障富硒产 加值的农产品。 品、硒含量的稳定技术研发不够。致使富硒产品标准 3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化面积小,商品量不足,无法满足商品生产的需要。3.1 发展思路 另一方面表现在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坚持走 “高端精品、高产高效、低碳循环”的现 业链的延伸。

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硒宝网

已有的富硒产品如魔芋干、富硒茶叶、代农业发展路径,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优势,以 富硒腊肉等,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因此造 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以创业 成初级加工、粗糙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 农民为主体,以构建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 艺和落后设备的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少。线,以打造 “富硒”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为突破口, 2.3 龙头企业弱小以城乡统筹为基础,做大做强畜牧、茶叶、核桃、魔近几年来,安康市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芋、渔业五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农业科技 力度,陕煤集团、雨润集团等国内大企业已落户安 推动、农业信息化驱动、农村工业化带动的高产、优 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但现 质、高效富硒粮食产业链、高端品牌富硒茶叶产业 有的二百余家各类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小,产品少, 链、精深加工绿色魔芋产业链、高效生态食用菌产业 利润低,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不多。企业与 链、特色林果产业链以及绿色循环生态养殖产业链, 农户没有建立起利益联结、利用共享、风险共担机 打造安康这个 “中国硒谷”,引领陕西特色高效农业 制,带动能力弱。

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在资金、政策的发展,带动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快速脱贫致富,形 上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扶持企业,但资金量不 成陕南山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新模式。 大,加上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 3.2 对策建议 强,生产方式粗放,加工停留在半成品阶段,工艺简3.2.1 做好资源普查,主打富硒品牌 单,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难以上档在进一步做好全市富硒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 次,企业员工亲戚连带关系较多,难以实现岗位责任 上,完善农产品、水、土壤等硒资源数据,对富硒产 制,致使龙头企业发展受限,创新驱动性不强。品进一步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对富硒经济植物硒形态 2.4 知名品牌缺乏进行分析和检测,筛选高硒和耐硒品种,确定富硒经安康市依靠资源优势,发展了琳琅满目的特色农 济植物生长的适宜区带。结合经济植物的富硒特征和 产品,过去仅茶叶就有和平、紫阳春、焕古等20多 农作物的种植习惯,进行富硒经济植物的种植区域划 个牌子,由于缺乏富硒品牌意识,各个茶叶企业纷纷 分,创建天然富硒茶、魔芋、水产、林果、食用菌、 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品牌混杂,符合标准规格、质 生猪、蔬菜、粮油富硒有机生产基地,更好的开发富 量要求的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效益不明 硒经济植物及其产品,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值,促进 显。

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硒宝网

全市品牌建设总体仍处于滞后局面,尤其是同类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企业品牌混乱,难以形成知名度强、影响力广的品牌发展循环农业,应主打天然富硒品牌,加大推进 优势,没有真正做到名优特精。因此,降低了富硒特 富硒生态农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 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竞争优 程。实行农田保护性耕作,不断加大种养业的循环模 势弱,富硒产品生产呈现出虽有一定规模、产量,但 式,如: “猪-沼-菜”、“猪-菜-果”。推进农业 优质产品欠缺的现象。与加工业的循环,种植业或畜牧产业产品经过深加 2.5 产业体系薄弱工,废弃物经过微处理(厌氧或好氧)作为富硒饲料安康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特色富硒农业并成为 或富硒肥料利用,再回到农田;推动富硒有机产业列88 入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更有效的促进富硒有机育自主品牌,同时政府围绕服务,加强引导,充分利 产业的发展。推动富硒有机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 用媒体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富硒名牌产品的保 化、生态化和产业化发展。护、创新和管理,加快品牌整合,加大对外宣传推介 3.2.2 做好顶层设计,实施板块推进力度,扩大富硒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争取按照 “顶层设计—板块推进—项目对接—技术支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帮助研发、推广、推介,培育富 撑”路子,建设试验点、农业生产基地及示范园,形 硒品牌。

尽快做靓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真硒矿 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结合的良性循环,制定全市富 泉水、富硒畜产、富硒魔芋、富硒食用菌等品牌。形 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成名牌产品拉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资源发展推动名 农业发展院、地合作示范区。以中国农科院为主要科 牌产品的良性循环,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品牌,形 技创新载体与合作主体,以科研成果的熟化和应用为 成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和 主攻方向,集研发、应用、示范展示现代农业高新技实现富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富硒资源优势转 术为一体。围绕规划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任务,筛选一 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批关键技术环节作为院地共建项目,建立富有生机和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创新产业 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个数量可组织形式,提高企业效益并带动富硒产业稳定收益迫 观、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富硒农业产业项目库,保 在眉睫。一是可通过控股、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 证每年能够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 整合重组富硒资源开发企业-中国硒谷集团,推进精 批、论证一批。强调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品牌创 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建、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以项目促发展、以合 富硒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 作促增收,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帮助研发或引 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

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现状(安康富硒茶最古老的茶)-硒宝网

二是用新技术、新工 入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争取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 艺、新设备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 创新工程试点,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定基础和规模、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 3.2.3 加强项目整合,着力主导产业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结合富硒工业(农业)基地建加强项目整合力度,捆绑资金着力培育壮大主导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 产业,整合各类性质相近、内容相融合、用途相关、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发挥群体优势和 投向一致的资金,政府部门围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 规模效应。三是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 服务水平,提升签约项目落地率,促进引进项目的落 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引导富硒企业走 地率。围绕五大产业即富硒畜产(生猪)、富硒茶饮、“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企业或农 富硒林果(核桃)、富硒魔芋、富硒水产,壮大优势特 村富硒专业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 色产业规模,建设产业试验点、示范园及基地面积扩展。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 “三品”认证的标志, 3.2.4 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形成推动富硒企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富硒农业即品牌农业。按照 “规划一批、培育一 3.2.5 建设研发平台,推进科技创新 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指导思想,坚持 “独、建设富硒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中国农科院合作 特”和 “不可复制”原则,确定特优农产品的培育方 共同建设,强力打造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 向,明确重点,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知名品 心,围绕富硒特色产品研发,建成农业标准化与农产 牌。同时依托中国农科院顶尖专家,聚合全市农业系品检验检测、富硒新品种选育与技术集成推广、富硒 统以及科研院所力量,成立富硒粮油、富硒猪肉、富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科 硒茶饮、富硒果蔬、富硒魔芋、富硒水产、富硒食用 技交流为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平台。树立新理念、创造 菌、富硒肥料、富硒饲料等富硒产品研发课题组,加 新模式、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成研究、验证 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区 及推广平台,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 域、集群品牌资源共享。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富硒农业产全市品牌建设应注重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实现富硒产业 建立政府造势、部门干事、企业做事的立体品牌推进 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科研与企业的直接对 格局,从 “大产区、大品牌、大战略、大手笔” 出 接,架起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之间的桥梁,更好地 发,做优富硒农业、做强富硒产品、做靓富硒品牌。

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全力打造富硒知名品牌。3.2.6 健全产业体系,完善推广路径 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原产地保护认证等培建立富硒农业生产技术及其标准服务体系,面对89 面的为农户提供指导服务,提高农民讲标准、用标准三是质量监管体系。坚持政府监管与企业、园 的意识,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因 区、市场自身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市、县、区农产 地制宜,确保做到 “三个直接”,即科技措施直接到 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企业、园区、 户、 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积极发市场检测平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抓住土壤环 挥试验、示范的带动作用。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 境、农资投入和产品产出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行 种植及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 “绿色、放心”农产品认证,提高富硒农产品品质, 其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样 打响富硒有机品牌。 板,对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起到重要的 3.2.7 制定富硒标准,配套技术规程 先试、先导和示范作用,加快全市农业向优势模式转变。推动富硒产品标准化发展,并制定配套富硒生产一是科技服务体系。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国内 技术规程。只有强化富硒标准制定和富硒标志使用, 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快富硒科技 才能统一规范管理,只有同步配套富硒技术规程,才 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园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能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 加快产品升级;不断改革和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以 “龙头”企业标准化带动更多农户,推进各类农业 制,推进技术与重点产业对接、技术人员与龙头企 标准的实施,健全农业监测体系,完善各项农业标准 业、现代农业园区对接;加强职业农民培育,为标准 化政策,提升农业执法部门人员综合执法水平,使生 化种养、规范化生产提供人才保障。产销售主体在产前、产中、产后都有衡量的尺度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