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加工过程图(紫阳茶富硒茶礼盒装)

硒宝 07-08 18:11 22次浏览

摘要:陕南是指陕西南部地区,陕南地区从西往东依次的是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市。2013年3月,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的批复》的出台,意味着陕南三市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北京、天津筹资专项支持;对陕西而言,意味着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之后,又一个国家规划的全覆盖。但随着投入使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启动,为了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原本就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陕南三市这些水源涵养地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新形势下,如何借助国际经验和国际资源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同探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共治模式?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陕南如何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推动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陕南 生态 可持续发展

陕南地处关中以南,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属于两山夹一川地貌,丹水汉江是其最大的支流。目前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限制的陕南,如何利用保护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亟待研究解决;在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之下,如何以问题抢抓先机、打破“瓶颈”、实现突破发展,成为陕北、关中、陕南三驾马车中的一匹黑马,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陕西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贡献。

一 、新形势下陕南生态发展背景

(一)变压力为机遇

在陕西,作为“后进生”的陕南,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与紧张的土地资源,巨大的潜动能与低下的生产力,强劲的经济增速与薄弱的产业基础等三大发展矛盾并存的格局下,县域经济“短板”、产业集群“软肋”及环境资源的“瓶颈”,成为压制陕南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南要尽快实现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下,陕南开始发力,亮点不断。细心的西安市民也许会注意到,每逢节假日,西安市内各大户外媒体或公交车体上,频频出现陕南旅游景区的广告,从商南金丝峡到岚皋南宫山,从汉中油菜花节到紫阳富硒茶文化节等,陕南紧抓旅游景区和传统节庆两大金字招牌,精心策划包装,主动出击市场,收益斐然。

紫阳富硒茶加工过程图(紫阳茶富硒茶礼盒装)-硒宝网

(二)创新发展思路成为竞争优势

工业停产,文化发展,保护汉江、水资源发展受制约,就从文化上找出突破口,从历史中找出突破点。据悉,今年9月,汉中勉县以历史名山定军山为突破口,率先在汉中市举行中国电影发展论坛,并由权威部门授予其“中国电影之乡”,在全国引起轰动,仅在今年十月一日就吸引了近30万游客到汉中观光。

安康处在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中心,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打造跨区域的物流龙头企业。目前,安康引进上海复星集团投资30亿元的国际天贸物流城项目已开工建设,将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综合商贸物流平台。

商洛也在困境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商洛将大力发展以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做强做大以装备制造、中药材、矿产、农副产品开发为主的商洛特色工业体系,着力打造以核桃、板栗、香菇、木耳、土鸡、土猪、肉羊、高山蔬菜等“商洛八大件”为主的秦岭生态农业,加快建设以“—体两翼”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步伐,在2015年11月24日商洛市在北京举行商洛—京津冀招商合作项目签约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255.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3个,总投资9.2亿元,协议项目11个总投资246.3亿元。。

(三)转变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随着京昆、沪陕、包茂、十天等高速路相继通车,陕南成为联系西北、华北、中南、西南等地区的战略要地与物资集散地,像茶叶这样的重要经济作物,成为陕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1月15日,汉中市委以“深化京汉务实合作交流、带动丝路源点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汉水进京、汉货进京、京客游汉“主要任务,在北京集中组织开展汉中形象宣传、重点项目推介签约、旅游产品及线路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展示等大型招商活动,重点以汉中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物产特色、发展规划、投资优势、合作项目等内容,从而增强北京企业到汉中投资兴业的吸引力,扩大两地经贸、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281个项目总投资3062亿元,现场签约合同项目32个,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其中,陕飞公司南北区保障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宁强县大型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5亿元;汉中东方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9.11亿元。

二 、陕南生态发展机遇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点区域,因东线水污染严重,陕南无可厚非的成为京津冀饮用水的主要补充来源。

为涵养和保护水源,生态保护成为发展的头等重任,使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度挖掘,这一点严重制约了陕南经济的发展。这是整个陕南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体。那么,如何在发展路径上求突破,在“既要青山绿水,还要突破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为主线的同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环保业及生态服务业发展。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产业的集聚,促进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集约化利用;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流域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项目,注重科技创新技术的引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

(一)以山水名品的产业为发展格局

陕南三市所辖的26个县,都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极为广阔。

陕南怀抱有“国家中央公园”及“父亲山”之称的秦岭,高植被绿化覆盖率和原生态的山水胜景,令不少县都拥有各类各样的森林公园或旅游景区。一些降水充裕、气候温润的地方甚至生息着熊猫、朱鹮等珍贵物种。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成为考验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紫阳富硒茶加工过程图(紫阳茶富硒茶礼盒装)-硒宝网

近年来旅游火爆的商南金丝峡之所以被广大游客所熟知,除了本身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强化创新和宣传是其成功的重大要诀。

商南金丝峡首先注重创新,在开发景区的同时,配套开发金丝茶等旅游产品,并以金丝峡进行商标注册和产品命名、店铺命名等,将品牌创新意识深入到各行业中及各类目标客群中;其次,能正确处理景区发展与景区关联人口的脱贫问题,鼓励农民发展与旅游业有关的农家乐、旅游产品销售等产业链,真正做到政府牵头做项目,放宽政策,为农民致富引路;此外,在宣传包装上大做文章,先后在多家主流媒体上播发专题新闻,并以“游世界奇峡,品中国名茶”为主题,通过活动营销及事件行销来提升金丝峡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浓郁金丝峡氛围。

在陕南安康,以绞股蓝、杜仲等名贵中药较多,茶叶、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繁盛,其中平利县的绞股蓝,已经成为省内知名的原产地地理保护标志性品牌。如此“一县一品”模式,或将推动陕南部分县尽早实现产业集聚从而彻底脱贫致富。

(二)坚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

蜿蜒的丹江、汉江、嘉陵江形成了西北的小江南景象,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温和的气候条件,成为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珍贵动物生存的天然乐园,佛坪被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为最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悠久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及其现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和民情风俗等构成一道亮丽的陕南文化风景线;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为发展有色、钢铁、黄金、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矿产加工奠定了基础。中草药的种植发展已成气候,茶叶、桑蚕、柑橘、木耳、磨菇、生猪饲养等也渐成为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相互制约。矿产开发、茶叶种植、生猪饲养等特色产业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生产,很难与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大型企业相抗衡,对提升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与提升作用发挥有限。政策机制不完善,阻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三)陕南发展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捧着金山金水却没饭吃?陕南发展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在县域经济的建设者、推动者为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捉襟见肘时,如何根据陕南生物、矿产、旅游资源特点,发挥现有基础、功能区划、发展潜力等优势,重点围绕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油气化工、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等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延伸,构建产业体系,打造十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紧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机遇,重视对陕南的辐射效应;借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开发保护大秦岭生态圈优势,发掘陕南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将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作为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把汉江流域和整个陕南的发展,放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寻找定位,资源有加工,生产有规模,产业有龙头,产品有市场,竞争有品牌,经济有特色,力争将多样化的资源转化为多元化的产业,靠多元化的特色产业从总体上做大做强陕南的特色经济。同时在国家层面应给予政策倾斜,制定陕南突破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关中、陕北富裕县与陕南贫困县的对口合作关系,实施资源引领、项目带动、紧跟市场,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和创业人才到陕南发展。

三 陕南生态发展路径

(一)统一思想、明确思路

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是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也是陕南三市形成合力,统一行动的前提。

《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陕南三市目前基本上是以各自的优势独自发展的格局,两年前上海的旅游展览,国内外的媒体报道似乎只有汉中,连整个陕南都只字未提,而商洛的“秦岭最美是商洛”给国内外人的错觉是,秦岭的陕南腹地似乎只有商洛。

2015年7月23日第十次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在商洛召开,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娄勤俭说,经过十年努力,陕南三市生态循环持续良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娄勤俭强调,陕南三市必须坚定循环发展战略不动摇,把“追赶超越”作为工作基点和重心,把提质增效、实现中高端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全力打造陕西发展新的支撑极。要按照“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要求,依托工业园区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一县一产业,在扩大开放中拓展经济版图,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民生工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增添发展活力和动力,为陕南循环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相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陕南一定会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抹春色”,带动我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

(二)成合力走合作、互利共赢之路

在新形势下如何形成合力走合作、互利共赢之路,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区外联接,开展三个市区合作,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络,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打造秦巴国际生态旅游经济圈,利用好山好水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

(三)提高管理、改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

1、创新三个市区旅游管理机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深度开发;加强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形成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休闲旅游多品种的旅游产品体系。

2、加强重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重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城镇的通讯、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标识导引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3、三个市区要统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启动秦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打响“山水秦巴、生态陕南”的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形成一个中国北方的江南——陕南,从而使陕南弯道超车,多快好省,成为陕西发展最有力的推手。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