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硒茶产地在哪里(陕南富硒茶叶)
走进张淑珍老人的办公室,像是进了茶文化博物馆,茶几上摆放着茶具,靠墙的柜子里是琳琅满目的茶叶珍品,目之所及,皆与茶相关。
“没有什么可采访的,我这儿就是茶多,绿茶、青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来这儿就先尝尝我珍藏的各种好茶吧!”张淑珍老人正在将头天烘烤的茶叶装进袋子里,“这个叶子前后要烘烤3次,第一次已经烘烤完成,四五天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烘烤……”一开口,便是与茶叶有关的话题。老人挑选了白茶、绿茶、红茶和黄茶中的几个珍品,看到她倒水时手有点颤抖,便想帮忙冲泡。她却笑着拒绝:“我懂这茶,茶也懂我,你懂茶,但茶不懂你,还是我来吧!”滚烫的沸水注入玻璃杯后,立刻溢出鲜亮的茶汤,一时桌上摆满了淡绿清亮、嫩黄透明、金橙透彻、橙红琥珀的各色茶汤,空气中也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啜一口,细细地品味着茶味的清香回甘,透过嫩绿、金黄与橙红,仿佛回放着张淑珍老人的茶品人生,时光似乎也倒转回半个多世纪以前。
茶姑茶娘茶奶奶
1961年春,20出头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与爱人焦永才放弃了留在省上工作的分配方案,抱着“到艰苦地方干一番事业”的理想,申请到商洛山中工作。他们两个扛着一箱书本和笔记,带着简单的行李,搭乘大卡车、拖拉机,辗转到达商南县林业局林业站,从此开始了她的“茶味人生”。
在林业站,她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林业普查。在普查中,她第一次穿上了山里人常穿的草鞋,走遍了商南的国有林坡,遭遇过突发洪水,在农家学吊壶烧水,吃粗茶淡饭,很快将她这个外省人转化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南人。
1962年春节,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老红军梅光华到县农林中心站看望农技干部,他对张淑珍说:“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上有很多茶树,群众年年采茶卖,商南能种茶吗?你要种茶树,我全力支持你。”一番话让她萌生了试种茶树的念头。在一次买菜聊天中,她偶遇时任县委书记宋建勋,宋书记鼓励她“要敢于创新”,这更坚定了张淑珍引种茶树的决心。
开春,她将10公斤茶籽种在二道河苗圃。同时将从安康购回的305株茶苗栽植于县城西岗,赶上一场大旱,她一根扁担压弯了腰挑水浇灌,竟无一成活。1964年,她将苗圃育苗的700余株移栽捉马沟,年底也全部死了。此后又连续育苗,移栽后总是成片死。
“播下茶籽,移栽茶苗。”这是书上介绍的茶叶移栽技术,张淑珍不甘心,连续多次实验,却发现无论移栽到哪里,茶苗都不能成活。她为此整日苦闷,丈夫焦永才建议她换换思路,改为直播。
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淑珍对商南的土壤、水分、伏旱的环境现状与江南茶区的差异进行研究对比后,当即决定改移栽为直播种茶!
1967年,她在二道河苗圃整地点种茶籽,翌年茶苗出土,三年后,从苗圃里采摘的茶叶经过手工炒青,收获三斤八两。张淑珍高兴地把茶叶分成一两一包,38包茶分送到了县上领导、部门同志手里,人们惊讶感叹——“茶种成了,茶种成了!”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为了种茶,张淑珍远赴浙江上旺村考察,大雪封山翻越秦岭赶往汉中学习。在苗圃住干打垒,在茶山住窝棚,观察记录了200多万字,并据此提出了“南茶北移”的可行性报告。报告送到县委,县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商南县第一次茶叶生产会议。1972年冬天,全县上万农民走上荒山秃岭,开挖茶田,到1976年商南茶园就达到了2.7万亩。
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只能在北纬33°以南的地方栽培,在地处北纬33°44′的商南种茶,当时有着巨大的经济风险。果然,两年后茶苗成片死亡,仅存活5000来亩。对此,张淑珍立即从土壤调查入手,提出了宜茶则茶、宜林则林、林茶相伴的新思路,不仅解决了茶树新生苗大量死亡的难题,还创造了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林茶相伴无污染、无病害的新兴优质茶区。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淑珍潜心试验、反复实践,使北纬33°44′的商南县长出了茶叶,将茶叶产地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结束了商南不产茶的历史。
茶坊,一个以茶命名的地方,距离县城大约五公里,然而千百年来,这里既不产茶也不卖茶。1970年新春,窗户上还结着霜花,张淑珍带领着科技小组来到茶坊,除草开荒开辟出1亩地的园子,将50公斤茶籽点种在这片寄托希望的泥土里。几场春雨滋润,茶苗出土了。这里成了商南县的第一座茶场,后来成为知青点,改名“知青茶场”,500多亩荒山草坡,全部开垦成了茶园。
有茶树并不等于有茶叶,不等于有收益。由于产量低,茶叶价格低,农民辛辛苦苦劳作的回报率依然很低。不突破茶园高产这一关,让农民得不到收益,茶叶何以发展1977年,张淑珍担任课题组组长,对茶坊、十里铺、王家楼等三个茶场进行茶叶丰产园技术试验,总结出利用水源、分期合理施肥,松土保墒,填入草肥,疏花疏果,合理采摘等5项丰产措施,使茶叶亩产提高了五倍,达到270多公斤。
然而,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一些农民又毁茶种粮,眼看自己辛苦试种的茶树将要遭受灭顶之灾时,张淑珍急在心中,当即找县委领导作出“凡种茶的地块都归集体所有”的决定,这才让商南茶度过了一劫。
“茶树引种成功了,可茶叶咋样卖出去呢?”当时计划经济,茶叶营销渠道只有供销社一条路,茶场将茶叶卖给县供销社,县供销社再批发给基层供销商店。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库房里上半年收购的1万多公斤商南茶,到11月份一斤也没卖出去。供销社主任对张淑珍说:“你不要发展茶叶了,发展多了卖给谁?全国茶叶减价50%到60%,你的效益在哪里呢?”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淑珍将供销社积压的茶叶全部买回来,并对散装的茶叶进行简单包装,她带着职工,走街串巷卖茶叶,不到两个星期就全卖光了,除了上缴600元税金外,净赚5000多元。
1985年春,供销社的人说,前一年他们赔了钱,今年不收购茶叶了。听说茶叶没销售渠道了,茶场的经营者急了,纷纷找到张淑珍商量对策,张淑珍召集36个茶场开会,提出组成联营公司,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申报,“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宣告成立,张淑珍自任总经理。当年销售茶叶1万公斤,营业额11万元,创利润两万元。
茶农的心思踏实了,不用担心茶叶卖不掉了,也不用担心请不到茶叶生产技术员了。1995年,联营公司的茶场面积由6000亩发展到4.7万亩,茶叶产量由1万多公斤,增加到40多万公斤,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学者将这种模式归纳为“公司+农户”。
为了壮大茶业,张淑珍总是想法设法帮茶农解决困难。黑漆河村何桂英承包80亩荒山发展茶叶,丈夫去世后,家庭拖累大,欲转让茶园,张淑珍帮她建起茶叶加工厂,派技术员指导她制茶,不仅还清了借款,还盖起了楼房。吕雪银承包茶园后,张淑珍精心指导补播,手把手教技术。1994年家里靠茶致富盖起了新房,三个孩子上学的花费全靠茶叶开支。吕雪银被省上评为农村优秀乡土人才,“要没有茶叶,我也当不了乡土人才,养活不了一大家人。”吕雪银自豪地说。试马镇大坪村茶农熊开华,1984年承包了100亩荒坡,搞起了茶叶种植,发展有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茶叶上市时,他当天采摘的鲜叶当天就能加工,年可加工毛尖茶2000斤,炒青4000斤,年收入十几万元。
2002年,茶农和茶叶企业又自发联合成立了商南县茶叶协会,入会会员172个,其中联营茶场104个,茶叶种植户1032户。2005年年产茶叶130万公斤,产值达1.3亿元,仅茶叶一项,茶区年人均收入900多元,许多贫困户靠种茶脱贫致富,茶农们纷纷盖起了楼房,购买了家用电器,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有的茶农还开上了小汽车。茶业从此成为商南农民致富的第一产业。茶叶联营公司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文明示范单位、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张淑珍也被授予“中国改革功勋”称号。
从突破高产关,到成立茶叶公司,受益的是茶农,得实惠的是茶农。富水街村有3个种茶大户,每户有近百亩茶园,10亩以上茶园34户,每户每年净收入1万到2万元之间,10亩以下的有上百户。富水街富了,因茶而富。
茶业茶乡茶品牌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这已为商南人所认可。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一的炒青,使得茶叶的青草味很浓。如何走向大市场,行天下,变财富,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在张淑珍看来,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她决心从绿茶入手,抽调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签字带队深入全县50多个茶场,手把手教农民采、揉、炒茶技术。杀青是制茶的关键技术,而杀青要控制好锅温。张淑珍每到一个茶场,亲自用手测锅温、示范操作,一季下来,手上被烫出一层厚厚的茶茧。
她深深懂得,品牌就是产业的命脉,没有名牌茶品,就难以带动形成茶产业,就很难占有市场份额。在大范围传授制茶技艺,培养手工制茶技师的同时,她开始了高档名茶研制。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生产出高档茶品——商南泉茗。1986年,“商南泉茗”经过专家审评鉴定,以白毫显露、滋味鲜爽、回味甘甜、汤色黄绿而赢得好评,当年荣获陕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商南泉茗”荣获全国“陆羽杯”奖,成为中国西部名茶。2009年国庆节期间,“商南泉茗”漂洋过海走进美国白宫,作为礼品赠送给了国外友人。在她的坚持下,后来又相继开发出了商南炒青、珍眉、富硒等多个品种。2002年,联营公司创建的商南“双山”牌茶叶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同年,商南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茶叶基地。2003年,张淑珍从浙江引进白茶,经过5年培育研制,一经上市,便成为茶中精品。2012年获得中国陕西茶叶节精品拍卖“茶王奖”。2004年,在长时间的酝酿考察后,她又向半发酵系列名茶“铁观音”“乌龙茶”进军。为了试种“铁观音”,她带人冒雪栽茶苗,几次手被冻僵。为了研制出优质“乌龙茶”,她7月顶着高温上山采鲜叶。功夫不负有心人,商南乌龙、商南铁观音,特别是高档名茶“玉观音”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好评,茶场茶农收入成倍增长。
在张淑珍的记忆里,有两个日子记得最深,一个是1979年自己入党的日子,一个是丈夫去世的日子。宣誓入党的瞬间,她更加坚定了把一切献给党的信念。中年丧夫的打击,没有让她一蹶不振,送走丈夫的那刻,她发展商南茶业,为了百姓致富的念头更加强烈。对于她自己积劳成疾的事,却从不愿提。1989年张淑珍时常感到浑身乏力,后来查出了癌症,她淡定接受手术治疗。1991年4月初,刚在西安做完二次化疗回到商南的第二天,她就不顾医生叮咛半月内要绝对休息的忠告,由人搀扶着去十里铺和茶坊等茶园,察看春茶采制准备情况,茶农们看她头发脱光,戴顶圆帽的样子,无不心中难受,都盼她早点康复。
为了让夏秋叶也能为茶农增收,张淑珍又倾心引进研制茯茶。茯茶作为黑茶中的骄子,与众不同的是其中含有“金花”成分,就是在原料加工中通过发花工艺,在茶砖中培养出一种叫作冠突散囊菌的微量物质,这种物质散发着淡淡清香,使得这种茶汤滋味更加醇厚,常喝有调节新陈代谢、促进消化、保健养生的作用。经过7年的研制,2010年上市后,远销上海、广东等地。2014年,张淑珍已经77岁,仍然长途赶往河南信阳考察,途中不慎摔了一跤,腰部骨折。回商南手术后,她坚持研制成了商南红茶。之后又成功引进并制成商南极品白茶、黄茶。至今,中国茶叶家族中青、绿、红、白、黑、黄六个茶品种,她已全部试制成功。
如今,商南茶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茶叶种植遍布全县10个镇办116个行政村,试制出六大系列三十多个茶品种,全县从事茶叶种植农民已经有5万多人,茶农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
茶道茶艺茶文化
张淑珍爱茶,对损坏茶业的行为丝毫也容不得。2005年秋,一企业主在临近茶园的黑漆河村非法开采矾矿,选矿浓烟弥漫茶园。为了确保商南茶的品质,她向县上反映,关停了这家小钒矿。
她种茶、制茶、赏茶、泡茶、品茶,以茶为媒,每有客人来,她总是亲自动手,烧水泡茶,以茶礼为上。既为文化名人沏茶传艺,也为普通访客泡茶示艺,让一杯茶平添了高雅之风、平和之气。
早在1998年重阳节,张淑珍在茶叶联营公司就举办了以茶会友的节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品茶赏菊话发展,从而开启了以茶传道的茶事活动。2000年5月,经她建议,商南县委政府组织举办了商南首届茶叶节,吸引了境内外近万人参加。2003年,她在茶叶联营公司建起了茶艺馆,组建了商洛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开创了商南乃至商洛茶道、茶艺展示的先河。经她引导培训,先后带出了十多名茶道、茶艺人才。一花引得百花开,此后,许多公司、行业、乡镇、茶场,纷纷培养茶道、茶艺人才,组建茶艺表演队,传播茶道茶艺茶文化。在她的传带下,商南县把茶产业提质增效的触角伸向了茶旅融合新领域。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2004年、2006年、2009年商南县相继举办了三届旅游茶叶节,此后,旅游茶叶文化节被升格为商洛市的节庆活动,让商南茶的美名传播得更远。
在茶坊茶场,商南县投资建成了集茶园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茶坊泉茗度假区,目前茶园规模已达1300亩,形成了茶文化休闲区、茶园生态观光区、登山健身区、采茶制茶体验区、茶主题广场区等五大功能区,已成为市民以及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县上还相继成立了茶叶技术协会、茶叶产业发展局、茶叶技术指导站、茶叶研究所,策划筹建了茶博物馆、仙茗茶街、泉茗山庄等十大建设工程项目。
张淑珍爱茶,好钻研茶,喝过什么好茶,就一心想着制作出来。2015年,她听说欧洲人特别喜欢喝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就引进这种制茶工艺进行试制。东方美人茶的关键是茶叶要求纯天然生态无农药,所用茶叶必须经过绿蝉叮咬,茶菁上才能保持有蠕虫唾液和茶叶酵素混合的特殊香味。为了制作东方美人茶,她四处打听寻找采摘绿蝉叮咬过的虫茶叶,最终喝上了自己制作的东方美人茶。
2017年8月,她从茶叶联营公司退休,也终于谢下了担任30多年的总经理一职。可她兴茶富民的痴心未改、激情未减,申请成立了商南茶叶研究所,担任研究所名誉所长,如今已82岁高龄的张淑珍依然不停地上茶山,进茶场,关心指导新建的中小茶业公司,用白茶的夏叶、秋叶制作散茶、饼茶,使白茶一季采摘变收两季,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不断研究茶叶栽培管理的新技术、研究推广新产品,依然还在为商南茶品种更多,品质更好辛勤耕耘,被全国老龄办评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自1982年起到2017年,她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励多达1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0多项,一枚枚奖章,一个个奖杯,都见证着她为国效力的信仰,为了农民致富的心愿。
还山以绿,致富于民,是张淑珍半个多世纪奋斗不息的精神高地。近60年来,她在“南茶北移”的道路上,树起了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形象,心里始终装的是茶农的欢欣和忧愁。她先后当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扶贫状元。面对一枚枚奖章,她说“农民富裕,是最高的奖赏”。她用青春、热情、汗水,用忠诚、坚韧、毅力践行了自己笃志富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