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硒茶的实践活动(富硒茶文化)
汉滨区作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之一,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是典型的农村占大头、农民占多数的农业大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期,笔者结合我区实际,按照“三个转向”的要求,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探索,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由低层次的脱贫转向更高层次的振兴。
一、坚持发展主线,推进城乡共融
要解决汉滨区乡村振兴问题,关键还要靠发展。一是全面推进三区一域协调发展。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生态立区、产业兴区、项目支撑、创新开放”发展路径,突出“三区一域”协同发展,推动五里工业集中区现有企业、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服务管理、产镇融合五个提质。实施城东新区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机制创新五个提速。强化中心城区教育保障、医疗服务、营商环境、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五个市区一体。打造农村区域产业龙头、治理典型、振兴标杆、集镇特色、旅游亮点五个示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互补、城乡共融,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建设。按照“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的要求,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主体带动、项目支撑、责任考核”的思路,探索总结出汉滨区“33055”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即3个示范镇(省市区级各1个)、30个示范村、5条产业振兴示范带、5条一抓双促党建示范线建设。以点带面、由点及面,集中资源、区镇一体,分年度、分区域、分步骤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三是要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堵点,增强乡村发展活力。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基础设施向乡村倾斜,推进道路、医疗、供水、供电、教育、养老、信息服务、快递进村、冷链物流、现代化管理服务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
二、抓实产业长线,促进资源共享
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是不断优化“5+x”产业布局。整合“高标准农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冷链物流、农发基金”等农业项目,大力支持发展畜牧、茶叶、蔬菜、魔芋、核桃五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烤烟、蚕桑、油茶、食用菌、中药材、稻鱼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30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83个,区级命名园区62,区级备案园区77个。航母园区20个(市级航母园区4个,区级航母园区16个)。新认证“双品一标”5个,“瀛湖枇杷”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汉滨绿茶”“汉滨香菇”“汉滨蜂蜜”等9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33家茶企获得“安康富硒茶”证明商标使用权,茶叶企业累计获得中省市茶叶参评奖项96项。二是推行“三体一态”。即主体、载体、示范体,复合产业形态。主体就是注册登记的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载体是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是农旅文旅融合,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复合产业形态是一二三产融合,一产的人、干二产的事、挣三产的钱。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发展归雁经济,探索培育有爱心、有热心、有诚心、有良心、有恒心的“五心”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按照1年打基础、2年上台阶、3年见成效的总体思路,逐步实现全区“五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500家以上,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益持续提升,联农带农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三是推进农业产业链长制。重点围绕现有优势产业推进探索“链长”制,以产业链长为核心,拓宽延长产业链条,把更多的群众嵌入产业链中,比如我们生猪产业以阳晨、立华、民荣等为链长,茶叶以陕茶一号汉水韵为链长,紧盯一个关键,完善拓宽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支持“链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创新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资金链,发挥“链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带动引领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稳定产业奖补政策。2021年出台了31条产业奖补政策,拿出1.45亿元扶持富硒特色产业发展,今年计划又拿出2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比去年增长38%。有力支持和调动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三、坚守生态红线,实行空间共治
汉滨区地处国家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好一江清水、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全区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不可逾越的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坚守生态红线。一是严格执行空间规划。严格按照空间规划布局建设,对产业、村庄及公共设施建设严格遵守空间规划布局,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绿线”、水体保护“蓝线”、文物保护“紫线”。二是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构建“责任在区、运行在镇办、管理在村(社区)”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同时,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抓好农药化肥减量、受污染耕地治理、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提升。三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汉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花小钱办大事,每年投入1000万,每年推进人居环境示范村50个。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泥”要求,及时下发通告,提出了每月5日、15日作为村庄环境清洁日,由镇村负责组织群众开展区域环境卫生大清扫,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年提升行动,坚持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综合整治和重点突破相统筹,在巩固三年行动的基础上,提等升级、接续推进。围绕“净美汉滨”目标,聚焦“八清一改”重点,一体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万人以上建制镇、500人以上社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行政村全部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污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镇村普及无害化厕所,着力构建村庄环境清洁制度化、常态化机制,真正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四、守牢返贫底线,实现人民共富
坚持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解决群众稳定增收问题。围绕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4个部分,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积极支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支持土地流转、闲置房屋转租、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增加财产性收入,发挥苏陕协作等优势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精准落实中省市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及时出台区级奖扶办法、落实兜底保障等增加转移性收入,坚决守住了群众收入达标底线。二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机制,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按照“股份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休闲农业型、资产租赁型、异地开发型、物业经营性、乡村服务型”等七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021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00余万元,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同时,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135”模式,提升村级“三资”系统规范建账水平,实现“银农直连”资金支付审批管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任期和离任审计,使农村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启动集体经济“消薄”行动,2022年消除集体经济收益薄弱村20个。三是精准兜底保障。在全面精准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我区探索创新了医保大数据监测防返贫等措施,利用医保大数据技术,对全区因病致贫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实时监测全区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的参保、门诊、住院、缴费等信息,筛查出因个人负担费用较大容易返贫的家庭,及时推送给乡村振兴局和镇办,进一步核查、分析。同时,将医保服务云端化处理,将窗口服务下沉至镇办,现在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十分钟内就可以办理医保报销等38项业务。据统计,2021年经系统筛查出1106条信息,经入户走访、综合研判后,及时落实了相关人员的防返贫措施,改变了过去“农户申报、镇村排查、上级交办、综合研判”自下而上的监测方式,形成了“风险预警、入户核实、数据对比、评议公示、审定备案、落实帮扶”自上而下的监测预警机制,既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帮扶精准度,又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杜绝了在外就医信息盲点,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遵守道德基线,实施人文共育
乡村振兴必须要促进人文共育。一是做实文化振兴。结合精神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挖掘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对特色保护类村庄要保护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争取了国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项目5000万元。二是弘扬“孝义”文化。大力倡导“孝义”文化,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组织,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发挥乡贤、族老等德高望重人士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新风、崇德向善。定期开展“孝老敬亲”“孝善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三八能手”“劳动模范”“党员模范”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在孝义文化长廊公开宣传弘扬,让模范走进群众中间,激励着群众做孝义文明模范、勤劳致富榜样、移风易俗标兵,以文明新风促乡村和谐。三是切实加强乡村治理。加强基层治理,是夯实党在基层执政根基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在全面推进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实施了以“三线两化一平台”为内容的“321”基层治理模式,切实构建起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大大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营造出了心平气顺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汉滨区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