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富硒茶种植示范基地(富硒茶树)
科普中国服务三农,产业富民乡村振兴。
阅读是一种智慧和收获,分享是一份美德和支持。
玉林茶叶品质高,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茶叶品牌。(本报记者 陈东 摄)
福绵区福进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海梅用机器对新茶进行筛选。(本报记者 张翔 摄)
在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的茶山上,嫩绿的芽头生机勃勃。“谷雨前再采一波……”4月16日,记者在采访时遇到正在自家茶园采茶的茶农黄玉维,她边熟练地采茶边笑着说,早春的茶叶积蓄一冬最肥厚,能炒制出最好的绿茶。
人勤春来早,茶绿满眼春。近年来,玉林市推动标准化茶园、标准化加工基地、高端品牌建设,目前茶园面积约4.6万亩,年产量3817吨,茶经济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玉林农业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
玉林茶产业“渐入佳境”
云南大叶种、鸠坑小叶种、桂青种……广西茶叶产业科技先锋队科技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陈海生告诉记者,兴业茶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得益于良好的气候环境。
“玉林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先天条件。”玉林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邓温才介绍,我市的茶产业主要分布在容县、博白县、兴业县、福绵区,主要茶树品种有云大、铁观音、福云、桂绿、福鼎大白、福云六号、迎霜、古树茶、桂香18号、香山早、龙井长叶、金花茶等,目前全市茶园面积约4.6万亩,年产量3817吨,茶经济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亿元。
“这是用桂香18号制成的红茶,板栗香特别明显。”在福绵区石和镇的福绵区福进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海梅递过来的一杯茶茶香四溢。她表示,福绵有得天独厚的利于茶树生长的天然条件,一直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加上近几年引进了茶树新品种,这更是为制好茶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们近几年开始做白茶和六堡茶。”兴业县一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庞春兰边泡茶边告诉记者,随着国人对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外出学习制茶工艺,开发更多的茶品类。
其实,玉林茶产业早已“渐入佳境”。
据悉,玉林市已有茶企业16家,合作社26家,容县金纱帽茶业有限公司、玉林市双凤古树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葵峰富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玉林市金观音茶业有限公司、福绵区福进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已经成为玉林茶企的佼佼者。其中有“广西好嘢”品牌2个,有机茶认证2个,绿色食品3个,富硒茶认证6个。2022年,“兴业茶”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容县金纱帽”“博白双凤古树茶”“兴业云雾”“兴业葵峰”等茶叶品牌在区内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为让玉林茶的牌子更响,市农业部门加强品牌培育,致力于提升品牌经济效益。2023年,容县金纱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纱帽有机绿茶、金纱帽有机白茶通过香港优质【正】印认证,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广西千家高标准高质量农产品示范基地”,积极申报深圳“圳品”认证,不断提升品牌质量。2023年4月,兴业县一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送评的六堡茶茶样在2023年第十四届“桂茶杯”广西名优茶品质评价活动中荣获广西六堡茶类特等奖;2023年5月,兴业红茶、兴业绿茶成功入选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福绵区福进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茶、绿茶、白茶3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称号;2023年10月,广西联香集茶叶有限公司荣获全球(梧州)六堡茶品鉴斗茶赛七星茶王。
用新思维卖好茶
在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井塘茶山,玉林市农业农村局在春茶、夏茶、秋茶生产和采摘时节,均对全市茶企、茶农开展茶叶生产指导,全面提高经营主体科学生产和防灾抗灾能力。广西茶科所对玉林市主要茶企容县金纱帽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葵峰富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知识指导,提升茶企的科学生产、绿色加工业务水平。
全产业链模式让茶产业发展壮大。玉林市以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开发项目的模式提升企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已指导博白县、兴业县、福绵区3个茶企实施2023年广西农业全产业链开发项目,获财政资金300万元,撬动企业资金311.85万元。而在兴业县,全力打造“兴业茶”示范带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该县对全县适合发展茶叶种植区域进行测量后科学规划,在山心镇打造875亩标准化生态茶园,今年该县全年扩种茶园面积达2000亩。
“我们公司已经配备了全自动数字化茶叶生产线。”兴业县茗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昆告诉记者,该公司采取“茗韵公司+茶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用标准化的茶种植方式及采摘、加工标准化模式,实行茶叶培育、加工、品牌和销售一体化,推动茶产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
“我们的茶树就生长在这样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看,天空多蓝,我们的茶叶多绿。”记者在兴业县山心镇蓬塘村井塘茶山上还看到身穿采茶服正在直播的工作人员。兴业县一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天华告诉记者,他们在今年采春茶时开始试水直播带货,让客户直观地看到茶山的环境、茶树的生长情况,通过网络推广擦亮兴业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