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 节能减排作用(节能减排百度百科)

硒宝 07-07 18:13 64次浏览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非常感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给予我参加这次改革盛会的机会。我代表安康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关心支持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谢意!

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安康实践》。选择这个题目,基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组织专家组多次深入安康,探索挖掘安康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式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收录于《全面深化改革样本——地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研究》一书。专家们站位高、立意深、分析透,认为“安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契合了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需求,前瞻性的融入时代改革之大趋势”,促使我和安康的各级干部,不断找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对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一个是,我曾经在中财办工作过10年时间,在座的一些领导和专家,对于我有过直接指导和帮助,也因为这些教益,我到安康工作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操作层面的实践探索,希望能够为欠发达地区激活后发优势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路径。选择这个题目,冀望得到更多指点,帮助我们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引向纵深,更好地体现欠发达地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担当和作为。

我以安康为例,向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四区”叠加市情演进下的高质量发展新判断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端,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辖九县一区,总人口305万,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在“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下,我们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个阶段,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前。对于安康而言,“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是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取向,“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是以加快发展为主要取向,面对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的最大两难选择,我们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把生态经济作为“两山”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十二五”以来,相继作出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战略决策,提出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确立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保持陕西发展第一方阵,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第二个阶段,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安康发展,不能单一理解为我市某个方面的工作内涵,而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战略决策,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这既是基于第一个阶段的实践自信,更是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了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安康发展的三大新判断:

第一大判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是深化安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正是我们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十二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有13个季度生产总值增速位居陕西第一,包括今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0.3%,分别高于全国、陕西3.6、1.9个百分点,实现速度质量“双提升”。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在陕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发展“飞地经济”的创新做法、“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抓实党建迎来高速绿色发展、转换发展理念变环境劣势为经济优势、新社区工厂等做法先后得到李克强、汪洋、赵乐际、张高丽、刘鹤等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实现了从一个发展滞后地区成为绿色快速崛起地区、从一个工作较落后地区成为工作先进地区的蜕变。实践证明,壮大生态经济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大判断: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就是建设具有安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了以生态友好型产业为支撑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达到65%以上。比如,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2017年的产值是5年前的4.2倍,连同一产的富硒种养产业,富硒产业总规模已近600亿元;包装饮用水产业连续两年增速超过40%;以智能家电、物联网电梯为代表的绿色智能制造业突飞猛进,2017年的产值是2012年的4.4倍。昔日以伐木为主的“木头经济”、以矿产为主的“石头经济”让位于以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为主的“生态经济”。实践证明,生态经济成为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

第三大判断:实现“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位居陕西前列,森林覆盖率达65%,汉江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与此同时,富硒种植、山林经济、乡村旅游等美丽经济,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大的生态红利和经济福祉,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陕西第一。实践证明,安康天蓝、秦巴地绿、汉江水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颜值担当”。

通过这三大新判断,我们更加清晰地认为,生态经济化就是要把生态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富民惠民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经济生态化就是必须符合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要求,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两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做好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这篇大文章,也就找准了符合安康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做好新时代美丽中国“安康答卷”的基本框架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我们以优质的生态产业为核心,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学的生态布局为支撑,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导向,以完备的生态机制为保障,打造“五位一体”生态经济基本框架,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安康答卷”:

(一)做强生态产业,形成绿色循环三大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是安康绿色发展的命脉,持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既做到每年发展有增量、每年结构有优化,又做到将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一是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综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建成全国唯一的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推动富硒产业成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比如,以即食食品为代表的魔芋深加工产品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由2013年的13.52亿元攀升至77.5亿元;努力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2017年旅游综合收入228.5亿元,是2013年的2.4倍;加快发展山林经济,形成了“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下种养间套、浅山茶果桑畜环绕、河谷平坝花卉种苗、设施农业遍布川道、生态旅游链接城乡”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格局,2017年山林经济总产值达182亿元,是2013年的2.8倍。今年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成为我们经济增速持续领跑陕西的坚实基础。二是壮大发展绿色工业。促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产业提质扩能,今年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速高达39.2%,成为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产业标杆。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医养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等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增速位居陕西第一,10县区实现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

(二) 优化生态布局,创新区域生态功能管理机制

安康全市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面积达91.9%,仅有8.1%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10县区中9个县列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按照“全域安康”理念,实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创新以生态流向引领并兼顾经济流向的“飞地经济”,打破县区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项目引导等合作机制,引导限制开发、空间不足的白河、紫阳、岚皋、宁陕、镇坪5个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形成了限制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目前,“飞地经济”园区累计投资50.3亿元、落户企业74户,成为全市发展最活跃的板块和最能够吸引发展要素的成长体。安康高新区作为“飞地经济”的主要承载地,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和秦巴山区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在157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晋升至第69位,引领全市形成了“加工生产在飞地、种养基地在县区、品牌塑造在全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

(三)呵护生态环境,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把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作为发挥生态优势的基础工程来抓,忠实履行“一江清水供北京”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实行转存量、优增量、控总量、减量置换的能源消费控制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关停铅锌矿、砖瓦厂、黄姜皂素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00余家,直接减少工业产值300多亿元。为严守生态红线和防止库区水质滑坡,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畜禽养殖和网箱养鱼两个“感情产业”开刀,去年以来关闭禁养区规模养殖场41家,清理拆除瀛湖库区网箱3.4万口。二是做好城乡环境监管。严守环保底线、生态红线,全面实施环境质量网格化监管,全市5平方公里以上河湖实现“河长湖长+警长+X(护河员、督察长、监测员等)”责任体系全覆盖。建立环保与司法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法治手段、刚性约束做好环境监管工作。

(四)增进生态福祉,全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我市10县区都是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4个,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把生态文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并将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确保实现可持续脱贫。“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40.7%下降到2017年的17.7%。一是“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促脱贫。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和纽带,将龙头企业、创业大户、致富能人等市场经营主体“X”集聚在红色党旗下,创新龙头企业带动、强化现代园区牵动、提升旅游景区互动、推进合作组织联动等方式,把贫困群众镶嵌在绿色产业链中,促使党员和先富起来的群众与贫困户抱团发展,40万贫困群众从中受益,脱贫攻坚产生裂变效果。二是新社区工厂斩穷根。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大力培育发展新社区工厂,有计划、按步骤地把搬迁群众就地就近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市已发展电子产品、服饰制作等新社区工厂299家,吸纳就业1.3万人。特别是今年以来,抢抓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有利时机,大力引进毛绒玩具文化创意产业,兴办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92家,取得了农民就业、工厂发展、社区繁荣、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到2020年,我市百户以上搬迁社区,将实现新社区工厂全覆盖。

(五)健全生态机制,持续推出“绿色新政”

坚持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谋划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脉络清晰、操作性强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计,引导、规范和约束全社会的发展实践。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指导意见》《关于扎实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发展山林经济、涉水产业、新社区工厂等一系列扶持生态经济的意见,力促发展优质、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两部实体性地方法规,让生态保护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建立差异化分类考核体系,将全市划分为循环发展区域、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和聚集发展区域“三大区域”,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错位发展。“十二五”以来,10县区相继16次荣获陕西省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三、“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态势下的若干思考

发展生态经济让安康昔日的“穷山恶水”可谓有了金山银山的脱胎换骨之变,也让我们对加快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这一高质量发展态势有了较深思考。

(一)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锐利武器。安康以生态文明理念激活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我们提出“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以“综合利用山、水、人基本要素,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同步发展”的模式,符合“两山论”“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扬弃。正是用好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成功破除了干部群众中一度存在的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加强环境监管会牺牲本地发展权、生态好了发展就慢了百姓就穷了、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的“认识误区”和头脑“贫困”,使安康把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由“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二)贫困不是生态文明。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保持陕西前列,获评陕西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单位,今年上半年又位居陕西第一。我们坚持把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经,让山山水水成为群众致富的“聚宝盆”“金饭碗”,让守山护林和保护一江清水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自为,形成了“人养山、山养人”“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我们坚信贫困不是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如果不能让人民得到经济实惠,就会失去动力,也是不可持续的。

(三)生态必须在转变产业组织方式上持续用力。安康过去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却发展滞后,主要是发展方式以及产业组织形式落后的原因。近年来,我们从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初级要素的现实比较优势为主,转化为更加注重从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上培育竞争优势,努力获得技术链和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比如,在金融服务方面,我市因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债券品种创新与风险防范等工作成效明显,今年被国务院通报表彰,确定实行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在智力引进方面,大力实施“一业一站”计划,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6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4人、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90余名,促进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技术攻关,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市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作为欠发达地区,亟需在生态资源补偿、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健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得到更多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催化生态经济产生蝶变效应。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多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新路鼓与呼,我也真诚地邀请大家去安康看一看,祝愿大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