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

硒宝 07-05 18:04 54次浏览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编者按:“非遗也是生产力——陕西非遗传承与生产性保护调查”于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全国重点期刊《新西部》刊登发表。由新西部杂志社和陕西省省非遗产业促进会共同合作、倾力巨献。报道组深入三秦大地,探访非遗生产性保护事实和现状,采访胡新明、汪天稳、赵哲、王小琴、陈国盛、石卫华、薛宏权、赵华英、盛发明、余泽玲等十余位非遗传承人,对话省非遗产业促进会袁红会长和非遗专家傅功振,调研安塞“五乡”和石泉中坝小镇建设,深度挖掘非遗传承的史实和现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道,共达46页,包含50多张珍贵影像图片,内涵丰富,有重大的文化价值,是陕西非遗传承保护重要的文献资料。

我们将分十期连续转发报道,今日转发“新西部”《中坝:在体验中感受非遗》的报道。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中坝:在体验中感受非遗

◎陈小玮

一个作坊一个故事,一个作坊一段传奇。石泉中坝作坊小镇,一个让游人与非遗零距离接触的地方。陈国盛设想把中坝作坊小镇打造成隐秘在陕南秦巴山中的一个原始村落,同时,一个个手工作坊,像时光机一样,让游人穿越回秦巴山民的农耕时代。

4月10日,天下着小雨。早上九点,记者从陕西省石泉县城开车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中坝作坊小镇。

徽派风格的白石墙上,是贾平凹题写的“中坝作坊小镇”几个黑色大字,颇为显眼。前行几步,左拐就能看见木门楼门楣上的“七十二街坊”了。

时间有点早,小镇除了能看见三三两两背着画夹写生的学生,几乎看不到什么游人。小镇作坊的门敞开着,但主人几乎都还没露面。

不久,四辆旅游大巴开进了停车场,一群中学生鱼贯下车。安康市汉滨中学初中三个班的学生来中坝小镇拓展研学,非遗体验是研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镇的宁静即刻被学生们打破了。有的学生围在木工坊前,对着挂在墙上的木质刀剑评论着。棕扇编织坊“一扇天下”门外围的学生更多,桌子上摆的各种精巧草编小虫,尤其是能旋转的竹蜻蜓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留在农耕文化

中坝小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园,即中坝七十二作坊,由小吃街、作坊街等四条街组成。其中,位于作坊街的第一家“阮小二油坊”人气最高。一个班的学生涌进来,将十几平方米的作坊填得满满当当。

油坊设有榨油床、撞杆、石磨、炒锅等榨油各环节使用的器具。墙上挂着榨油工艺流程:风车除尘、炒锅煸香、稻草蒸煮、上槽碾末、包饼进榨、木槌冲压、沉淀沥油等环节。如果想有更详细的了解,店内一小块木牌上有二维码,扫后可以观看视频。

油坊的一个角落是炉灶,用来炒油菜籽的。石荣成是这家油坊的员工,确切地说是陕西巴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巴人”)的员工。他介绍说,油菜籽要用柴火炒制。另一墙边,有一石磨,用来磨煸过的油菜籽。墙边堆着两摞一人高的油渣饼,直径大约40厘米左右,每个大约五六厘米厚,边缘毛毛糙糙的,极其坚硬,和锯开的树段相仿。

古法榨油木榨器具由油鼓、千斤、锲子等10大主件,板尖、油撞、牛角支等24个附件组成,辅以蒸籽锅、石磨、榨刀等32件配件。考虑到观光旅游的需求,油坊采取全透明化作业,游客可完整地领略古法榨油整个流程。

生于1966年的石荣成,小时候经常去油坊玩,慢慢也就学会了榨油的手艺。之前,石荣成在一个旅游景点做安保员,一个月工资1500多块。2017年,中坝小镇运营后,他到阮小二油坊工作,工资翻了一番。

有一次,石荣成给游客介绍古法榨油时即兴表演了一段劳动号子,被游客录下来发到了朋友圈,不仅获赞很多,还有人通过视频连线订购了十几瓶菜籽油。此后,他就不仅一个人吆喝,还常常邀请游客和他一起体验榨油——领头喊号子大家一起用力推撞杆。

石荣成对记者介绍说,榨油是有季节性的,等周边油菜籽收后才进入常规生产,一年也就千把斤的产量。真正到生产性榨油时是要雇人的,完全用人力去撞击重达几吨重的木榨,是一件重体力活,不像游客体验戏耍那样轻松。

解放前,石泉有一阮姓榨油大户,其产的菜籽油、小磨香油远销安康、武汉、西安,家喻户晓,故中坝小镇的油坊被命名为“阮小二油坊”。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石泉是陕南茶的重要产地,《茶经》对石泉茶也有记载,石泉又是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修炼授徒之地,于是,中坝作坊街上便出现了一家鬼谷老碗茶,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茶,还可以到茶园采茶,用鬼谷老碗茶铺的手工炒茶机炒制。能泡一壶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茶,那绝对不是一般的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中坝作坊小镇还举行了一项活动——游客参与手工制茶体验,并由茶师加以品评,虽然奖品只是茶叶、瓜子等小物品,但大大激发了游人参与的兴致。

陕北来的杨先生带着孩子采茶,在师傅的指导下制茶,他说,“这让孩子更懂得茶文化。”

布艺坊也是颇受研学者青睐的地方。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织物在染色时,将一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后也不会有相同的。做出的产品具有惟一性,极具个性化。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李宗阳是布艺坊创建者,此前一直在宝鸡创业,中坝作坊小镇运营后他返乡发展,研究和继承扎染工艺,并自编教程为研学教育做出了典范。

在鲁班发明出石磨前,人们吃的无论是米粉还是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不仅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也只能捣很少。鲁班发明了一种叫“硙”的磨粉工具,汉代后才叫做磨。这种工具是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箩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

作坊街上的西门豆腐坊,出产正宗秦巴山农家石磨豆腐。每天早晨六点,古永凤和她的搭档便开始忙活,她将木盆泡着的黄豆一点点加进石磨,搭档用手推磨,豆汁随即从石磨下慢慢流出。经过除渣、取汁、加水、煮透、盛出加碱、搅拌起花等程序后,将豆花舀入纱布,滤水,放入模具,待豆腐成型。

古永凤有二十多年做豆腐的经历。早先,她在后柳镇卖石磨豆腐。中坝作坊小镇建成后,她成了西门豆腐坊的员工。很多游人吃了这里的豆腐,常说的一句话是“品尝到小时候的味道”。如果游客有兴趣,也可以自己体验推石磨,磨豆浆,做豆腐。

非遗,中坝小镇之魂

陈国盛是石泉创业能人,他的中坝非遗小镇是省非遗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此前,他经营的是广告公司。

2016年,后柳镇准备将中坝村打造成美丽乡村。中坝村位于后柳水乡和中坝大峡谷两个景区间。机缘巧合,陈国盛决定回乡创业,他的老家柏桥村就紧挨着中坝村。

中坝村有个移民搬迁安置社区,72家住户都是上下两层的楼房,分布在4条街上。俗语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社区恰好是72户,底层房子大多闲置着。陈国盛设想把中坝作坊小镇打造成隐秘在陕南秦巴山中的一个原始村落,同时,一个个手工作坊,像时光机一样,会让游人穿越回秦巴山民的农耕时代。

陈国盛前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古村镇考察后,确立了中坝作坊小镇的定位: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项目的作坊小镇。石泉非遗进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3项,安康市非遗保护名录15项,石泉县非遗保护名录93项。其中,有很多是生产技艺性的项目,这为中坝作坊小镇引进项目提供了便利。

陈国盛对农家小洋楼重新加以包装,对四条街道进行统一改造,建筑外观设计为仿古式,采取租赁的方式,把农户闲置的一层房屋打造成各具特点的手工作坊,构成了“中坝作坊小镇”的文化核心区。这样,游客来小镇不只能看到手工艺品,还能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

陈国盛一边拜访非遗传承人,一边寻找有意在中坝作坊小镇发展手工艺项目的创业者,让非遗手工艺在中坝“落地生根”。他要求各个作坊内的操作流程尽可能呈现出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操作过程。为了找到老式木制油榨,他还颇费了一番工夫。

宁陕县皇冠镇有个油坊坪村,陈国盛从地名猜测这个村和油坊有关,但是,他并没有在那儿找到老式木制油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油榨竟然是在中坝村找到的。一个已经倒塌一半的屋子,一个有着二百余年历史的油榨半截在里面,半截露在外面。陈国盛把这个油榨带回了中坝作坊小镇,由于已损坏,无法使用,陈国盛自己画图纸,找木匠做了个新的,就是现在放在阮小二油坊里的那个油榨。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许多古老的行当日渐式微,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当机器替代了手工,很多事情变得省时省力,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陈国盛说,相对现代工艺,传统手工艺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更多的时间成本,如今他所做的,就是让珍贵的非遗手工艺被保留下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手工艺的质朴匠心。

小吃街有一家石泉鼓气馍坊,展示的是安康市非遗项目鼓气馍制作技艺。

鼓气馍其实是一种烤饼,焦黄的饼皮上撒着芝麻,中间鼓起成空心状。中坝鼓气馍作坊的员工是中坝村的村民。为掌握制作鼓气馍的要领,他和老师傅学了两个月。

鼓气馍的制作技艺独一无二,与其他烧饼制作方法明显不同。师父介绍说,馍能“鼓气”有三个秘笈:第一,鼓气馍要用死面,不能是发面,冷水和面时要加一定比例的明矾、苏打和碱;第二,要用特制的鏊子烤。鏊子有三层,最下面烧木炭,中间部分放馍胚,最上面还有一层烧红的木炭,且能移动,方便随时移开看馍的受热情况;第三,让馍鼓起来离不开面心。面心用香油、五香粉、精盐拌成,包进饼皮后再烘烤,由于两面受热,面心膨胀,馍便向上鼓了起来。烤熟的鼓气馍黄亮亮的,掰开可夹肉、夹菜、夹油条、夹石泉的红豆腐乳……鼓气馍成为石泉人早餐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鼓气馍属于吊炉烧饼,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来的,《续汉书》有烧饼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即最早的烧饼。

小吃街还有一家做搨辣子的作坊。石泉搨辣子制作技艺也是安康市的非遗项目。

陕西人爱吃辣,“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即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不同地域的陕西人对辣椒的喜爱又是有区别的:关中人是“油泼辣子一道菜”,而陕南人却独爱“搨辣子”。

搨辣子是一种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辣椒酱,广泛流传于陕南巴蜀地区,尤以石泉县云雾山鬼谷岭一带最为出名。搨辣子是当地方言,形象地表明了这种辣椒酱的制作方法,即将辣椒及生姜、大蒜等原料放在石臼(石窝)里,用石杵捣碎(即“搨”)而成。

据传,搨辣子由鬼谷子发明。旷世奇才鬼谷子,曾隐居石泉县云雾山鬼谷岭(地名也当来源于此)中著书授徒。自耕鬼谷田,鸡鸣下种,下午可收获。吃的辣椒是席上珍品,后因收徒众多,辣椒不够吃,鬼谷先生就选择石窝成臼,用条石成杵,制作出最早的搨辣子辣椒酱,然后分给每个学生,一天只能分到一汤匙而已。众学徒都觉得味道鲜美,吃后能通肠胃,益力气,聪耳目,牙齿脱落者重生,明事理,延年益寿。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等人下山后一直将这道美食带在身边,每逢征战胜利庆功之时,便将辣椒酱拿出来犒赏三军,士气高涨,屡战屡胜。此后,搨辣子辣椒酱的吃法在陕南、巴蜀、西南等地流行开来,并流传至今。巴人搨辣子由此得名。

游人到石泉,必吃的一道美食——石锅鱼,汤底就少不了搨辣子,店主还会为口味重的食客多备一碟。

石泉草鞋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安康市非遗项目。

草鞋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鞋,最早名为“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龙须草、麻绳等,鞋有半系绳、全系绳(满耳子)、拖鞋之别。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上世纪70年代以前,草鞋一直都是人们生活的刚需,更是红军的军需物资,“编双草鞋送给郎,希望郎能打胜仗!”“穿双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的革命口号便是明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草鞋淡出人们的生活。中坝小镇有家“皇叔草鞋”坊,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是要蹭一下刘皇叔的热度,因为几乎中国人都知道当年刘备曾有过卖草鞋的生涯。

朱金富是中坝村村民,也是草鞋坊的经营者。在他的货架上,不仅可以看见各种草鞋,还有一种带有保健功能的草鞋,是用艾叶将编草鞋的草预先煮一下,再做成草鞋。

“一扇天下”编制坊,主要以棕叶扇为主,辅以编织一些昆虫。棕叶编织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繁、湖南长沙、陕南汉中石泉等地区。采用棕树嫩叶,经蒸煮、晾晒变色后编制而成。棕编扇子细致精巧、朴实大方,浓郁的民间特色深受游客青睐。

“一扇天下”老板娘李宗琴还有一个绝活,就是三两下能让一片片随手摘得的棕叶变身为蚱蜢、螳螂、蜻蜓,且惟妙惟肖,令小孩爱不释手。她收款的二维码就是用黑白两色的细竹条编织而成的。有些商家也想定制这种手工编织的二维码,李宗琴一个收费200元。她说“不靠这个赚钱,一个真的要编很久的”。

李宗琴在婆家经常和老人们一起编棕扇,但是回收价格低,几块钱一个。中坝村是她娘家。中坝村建作坊小镇后,她主动找村书记,想开一家棕扇店。在中坝作坊小镇开店,第一年不仅免租金,还管吃住,李宗琴的店很快就开起来了。

尽管棕叶扇子是小镇的畅销品,但季节性明显,夏季热销,冬季滞销。于是,李宗琴远赴云南学习棕编和藤编技艺,除了扇子之外,编织蚂蚱、蝎子、竹蜻蜓、竹篓等手工艺品,使产品多样化。李宗琴说,棕叶特别割手,别人玩手机玩多了没指纹,她是编扇子把指纹磨没了。

随着手艺越来越精湛,店里的品类越来越丰富,生意也越来越好。2019年“五一”假期前后的一个月,卖了两万块左右。淡季的时候一个月也能卖到七八千或者一万块钱。李宗琴说,之前在超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000块左右。

生意越做越红火,李宗琴开始吸纳周边妇女过来做帮工,或者外包出去回收成品,她把这门手艺无偿传授给乡亲们,解决了周边一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她也被评为“小镇妇女创业标兵”。

庖汤会,石泉文旅的一个金字招牌

2018年5月,石泉庖汤会正式获批为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石泉三项省级非遗项目之一。

庖,古汉语是指厨师,庖汤,即厨师调制的菜肴。自明代以来,湖、广、川、粤、渝、晥等各地移民来此定居,石泉县便成为了移民集聚区。每逢年关杀过年猪,都要把乡里乡亲请到一起摆上几桌,交流感情的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当地人将这一民俗叫喝庖汤。

“我是庖汤宴民俗的挖掘者,也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陈国盛对记者介绍说。陈国盛记得,小时候石泉农村过年前,有一种菜式叫四大六小,于是,便找老人们打听。弄清楚了这里头的讲究,陈国盛便赋予它一种新的文化元素,叫六的建制,八个凉菜,六个炒菜,然后六大蒸碗、六小蒸碗。吃的时候有人唱菜。唱菜礼仪,不仅仅把饭做好摆上桌就让人吃,还要按一定的流程吃,不仅吃出美味更要吃出文化,体验整个过程是关键。

2019年12月31日下午,石泉县第八届“汉水·庖汤会”旅游文化活动在陕西安康石泉县中坝作坊小镇内盛大开幕,该活动持续六天。开幕式上,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致辞,充分肯定了石泉汉水庖汤会这项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

自2012年以来,石泉县将“汉水·庖汤会”打造成一个“挖掘石泉年俗,推广汉水文化,发展石泉旅游”的品牌。中坝作坊小镇建成后,石泉的庖汤宴便移师于中坝小镇。

“长条板凳摆四方,东西南北都坐上;今日中坝庖汤会,酒席设在街中央;上席坐的福禄寿,下席坐的财源广;左边坐金榜题名,右边坐幸福安康。朋友们,坐定当,帮忙的,酒菜上。”长街中央的师傅,大声呼喝的正是石泉招呼宾客的传统礼仪——说酒礼。

石泉人素来重礼仪,每逢婚嫁喜庆之日,亲朋好友们便欢聚一堂,以馈赠礼品的形式表示庆贺,而主人家便排宴款待,并特请一位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者立于宴前代主人向各位宾朋致辞道谢。这种形式便叫“说酒礼”。

“说酒礼”多为主家向各位亲朋道谢之语,表达它日衔环相报之意,寄请宾朋开怀畅饮之情。其辞多四、六、九言为句,道来琅琅上口,闻之悦耳响亮。其语言朴实且情浓意长。在其嘹亮的嗓音呼唤下,宾客纷纷落座,美酒佳肴上桌。

“八道凉菜围成圈,日子越过越新鲜……”客人一边听着说菜,一边看着凉菜上桌。说菜就是介绍菜品营养特点或故事,客人吃起来也更有兴致。

庖汤宴8人一桌,菜品从食材、烹饪、搭配到取名都非常有新意和心意。而说酒礼、说菜、上菜、划拳等一系列民俗表演,让庖汤宴更具看点。

庖汤会持续到晚上,小镇还有火狮子表演。“石泉火狮子”作为民间舞蹈,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舞狮有文武之别。文耍时,引狮郎手执绣球,武士打扮,侧翻入场,以绣球逗引狮子,动作以模拟狮子生活习惯为主,如表演舐毛、搔痒、打滚、翻动、欢跳亲昵、护抚幼狮、与幼狮逗趣玩耍等动作,以表现狮子灵巧温顺性格;武耍时,引狮郎手执绣球,不等狮子摆,耍一个鹞子翻身,纵身跃上狮背,然后进行各种翻滚动作,犹如武士和狮子一场恶斗。主要表现狮子威风八面,气大势雄的特点,如表演跳跃、跌扑、登高、腾轻、踩高、搏斗、梅花桩。还有“撞三关”,一是过独木桥,二是登高摘绣球,三是撞烟花火海。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李令福表示,石泉庖汤会很好地将非遗传承和发展,好吃更好看,十分精彩。

安康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周墙表示,石泉庖汤会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将庖汤会和火狮子等民俗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石泉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

2020年1月,有4万人次参与了庖汤会,创造了庖汤会入会人数最多和石泉县冬季旅游接待量最大纪录;农副产品、富硒商品成交再创佳绩,活动参与的商家达50多家,短短六天成交额超过200万元。

疫情阴影之下,“就地过春节”“非必要不出省”成为牛年春节的一种趋势。如何让“就地过节”的人享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按照文旅部非遗司“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要求,石泉县省级非遗庖汤会作为陕西省重点年俗非遗项目,被推到“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的活动中。网上的云庖汤会,让更多人了解了石泉这一民俗。

平时,在中坝的巴少山寨也可以品尝到庖汤宴,不过要提前预约,空降是吃不到的。

“今年,庖汤会一定会进行,也会更热闹。”陈国胜说。

“旅游+研学”,小镇的经营之道

旅行社是中坝小镇重要的合作方,新业态便是研学。

在巴人旅游服务中心前,左右两边挂着“安康学院艺术学院写生基地”以及“东方美术培训学校写生基地”的牌子。记者采访那天,西安翻译学院也派人来和陈国盛谈在中坝设立实习基地的事情。

“前段时间翻译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来写生,带队老师回学校向校领导汇报,觉得中坝集中了这么多非遗手工作坊,非常适合设计专业的学生来研学。校方想让研学的专业扩大。”陈国盛介绍说。

“如果中坝每年能来10万学生研学,一个学生收200元,那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呀!”陈国盛非常看好研学这个新市场。

学生写生一般时长是两个月,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这意味着一年四个月时间中坝小镇住宿是满员的。国家特别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研学成为劳动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研学市场就扩大到了中小学这个群体。学生体验式研学对非遗文化也有很好的传承作用。

“我用我的思考方式跟社会接轨,来让非遗活化,让它变成商品。有市场需求才能生存,没有市场,非遗就真的成了摆在博物馆里的死的东西了。”陈国盛说。

2020年10月10日,由世界旅游联盟与世界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举办的“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石泉县中坝村作坊小镇项目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百大案例。

同年,陕西首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名单公布,中坝作坊小镇名列其中。

中坝村以种养殖业为主,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全村过去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5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9.7%。中坝作坊小镇自开园运营以来,中坝村村民可以从巴人获得租金和分红,被巴人雇用的人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巴人建了茶叶、林果、蔬菜等园区,让村民参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各作坊采购原材料时,会首先考虑当地的贫困户,采用订单农业模式进行收购。

同时,中坝小镇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600余户群众发展订单农业,其中带动贫困户168户,让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6000余人依托小镇实现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陈国盛说,“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带动一方发展,回报我的父老乡亲。”

不是富硒农副产品特点(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差别)-硒宝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