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盈利点分析(富硒农场产品)
编者按:日前,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奖结果揭晓,资源学院2020级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苟启洋、地矿国重2023级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张越鹏、自动化学院2019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黎育朋三位研究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希望广大研究生以三位同学为榜样,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苟启洋:追逐能源报国梦 展现青年新风采
“地质事业前景广阔,需要坚持与热爱。”他在看到第一口页岩气井在家乡重庆顺利开采时,就将一颗名为“页岩气”的兴趣之种埋在心里;他致力于页岩油气差异富集方面的研究,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获第十一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提名奖,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10篇,EI论文3篇,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引用7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他就是我校2020级资源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研究生苟启洋。
与页岩气结缘,种下梦想种子
1994年9月,苟启洋出生在重庆西部边缘的一个农村家庭,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由于他的家乡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他就此成了留守儿童。面对艰苦的环境,苟启洋把对命运的不甘转化成拼搏的动力,开始了奋斗的征途。有志者事竟成,努力拼搏才能改写命运。苟启洋终不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是苟启洋与页岩气结缘的地方,同时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2013年,大一入校前夕,苟启洋在新闻联播里看到JY1井作为我国第一口商业页岩气井在重庆涪陵顺利开采,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基于深厚的家乡情怀,立志钻研页岩气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悄然而生。巧合的是,苟启洋刚进入大学的开学第一课,是由知名的页岩气专家——张金川教授讲授的。张教授讲述了自己开始进行页岩气研究的原因、在重庆寻找页岩气的经历,这些话语深深地激励着苟启洋。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苟启洋对页岩气也有了更深的情感,逐渐明确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大三时,他得知郝芳院士后续将重点开展页岩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因此在我校读研时报考了郝芳院士的科研团队,并在入学那一年,参与了由郝芳院士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为自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把梦想刻在奋斗的坐标上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本科四年的时间里,他秉承着“三分钟热度干不了任何事情,唯有坚持和奋斗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态度,倍加珍惜学习机会,潜心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向老师们提问和咨询,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对页岩气的认识和了解。
“这条路的确不好走。”刚开始接触科研时,苟启洋同许多入门者一样,畏手畏脚,总是在心里打退堂鼓,认为自己不适合此行业,不是科研的料。他在撰写第一篇中文学术论文时,大大小小修改了四十余次,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的各种怀疑。“英文就算了,难道连中文都弄不好吗?” 他化挫败为动力,不厌其烦地一点点磨,一点点改,不懂的地方去查相关文献,请教自己的导师,经历四十多个版本才定下初稿。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他时常旁听学术会议,拉近自己和科研“大牛”们的距离,逐渐树立学术自信,明确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页岩储层孔隙—裂隙发育演化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
“地质工作不是在纸上画出来的,是靠实地干出来的。” 数百公里的野外踏勘和地质采样、上千篇的文献调研总结及数百天的实验测试分析,让他在储层表征方面实现了技术理论的创新,建立了精细刻画页岩储层孔隙—裂隙发育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方法,为实现页岩储层全面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指出了未来储层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苟启洋的导师郝芳院士评价他“是个充满干劲的年轻人”。研究生期间,他热情不减,始终坚持奋斗,无论再难、再重的科研任务都没能让他退缩。现在谈起当时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他感触颇深。“走在科研道路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两点。首先就是坚持奋斗,不管从事哪个行业,坚持奋斗都至关重要的,三分钟的热度不可能干好任何一件事。其次要有自信:虽然俗话常说切忌骄傲自满,但我们也要对自身有信心,东方不亮西方亮,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不适合科研,只是方向不适合自己。”
以“能源梦”助力“中国梦”
现阶段,我国虽然早已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但仍面临石油重度缺乏的危机,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因此,作为储量最为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之一的页岩油,在我国石油增储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苟启洋提出了精细刻画页岩储层孔隙—裂隙发育及其分布特征的技术方法,为实现页岩储层全面评价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给中国南方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和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的二期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贡献了力量。
所有的研究不能只停留于纸上,必须亲身参与实践,用脚步丈量土地。因此在大学期间,苟启洋积极参与实践,翻越数百公里山路,前往陕甘宁一线石油作业现场。望着西北狂风中的沙土和荒无人烟的戈壁,他深刻感叹无数党员“牢记嘱托、扎根西部、努力奋斗”的使命。同学曾评价他,不只是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更是一个愿意花费时间去经历、尝试的人。他认为,当代研究人员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而要主动担当起国家复兴的大任,以专业知识为舵,以实践能力为桨,勇立潮头,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他已完成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陈掌星院士团队为期一年的理论技术学习任务,并顺利归国为攻克我国页岩油开采过程中面临着的“产量低、递减快、稳采难”难题而继续努力。
苟启洋说,他将向李四光、潘钟祥等老一辈石油人学习,为健全非常规油气差异富集理论,加快我国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尽快实现国家能源独立和安全而不懈努力,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当问到苟启洋对于未来的规划时,他坚定地说到:“希望继续从事页岩油气差异富集方面的研究,进而为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从实现‘双碳’目标来看,也希望能将页岩油气的开发和二氧化碳储集结合起来,起到碳封存的作用。”
信念如磐,初心如故。“我为祖国献石油”是苟启洋的专业信念。未来,他将继续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在专业研究中乘风破浪。
张越鹏:服务“三农” 建功新时代
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互联网+农业地质”,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为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国家大战略提出的重要举措。本硕博皆就读于地大的地矿国重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越鹏,硕士期间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正是农业地质。
经过师生五年的协同创新,张越鹏所在的研学团队在富硒岩石干法活化技术上取得了颠覆性的突破,掌握了首创的富硒岩石活化技术:该技术以富硒岩石为基础,通过向其中加入活化剂并经过一定的高温条件,将富硒岩石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硒从5%提高至80%,富硒效果是市面上同类硒肥的10倍,同时可将作物吸收重金属的能力降低20%-40%,这些都为富硒农产品真正提供了质量保证。迄今为止,张越鹏硕士期间所在的研学团队获批9项岩石、土壤国家标准物质,填补了世界富硒岩石和土壤标物的空白,并受邀参加富硒大米和富硒水稻的国家标准物质研制工作。
在硕士导师谢淑云教授的指导下,张越鹏发现,目前的农村土地存在各种问题,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难以生产导致土壤带来的回馈在农民心中远不如外出打工来得实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壤基础肥力不达标。于是,在2017年陕西紫阳调研后,彼时大二的张越鹏着手组建了“硒望无限”团队,旨在为服务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张越鹏不忘初心,始终致力于服务三农工作。他带领“硒望无限”团队到陕西安康做“硒望讲堂”科普,想要唤醒沉睡在农民心中的“金土地”,这一干就是五六年。张越鹏和其他团队成员顶着三秦大地三十七八度的太阳,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地里和夏蝉比声高。对他而言,富硒产品的价值绝不是商业盈利的噱头,而是真真切切帮助“老区人民”发家致富的一把利刃。张越鹏团队的到来,就像一汪清水灌溉到干涸的三秦土地上,让当地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2019年以来,张越鹏团队持续在江西赣州、海南琼中等革命老区的贫困县开展富硒农业技术培训,还通过线上不定期指导,持续推进帮扶。活化技术简易快捷,对年龄学历没有任何要求,确保了在没有团队人员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当地农民也能靠自己完成土壤补硒,种出富硒农产品。
日积跬步,所以至千里,不知不觉,已有上百个村庄留下了他们的脚步。
目前,他们已制定水稻、小麦等20余种富硒农作物的富硒方案,覆盖全国7省,改良了几十万余亩缺硒耕地,同时,富硒农作物的高附加值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帮助2千余户农民提前脱贫,带动5万余户农民发家致富。久久为功,他们在全国各地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以老带新,由点及面,编织全国一张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上,张越鹏带领团队凭借多年的实践积淀,从来自121个国家、228万个项目的956万人中脱颖而出,斩获我校首个“互联网+”红旅金奖,为实现学科转型新突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地学专业有着它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经历了“互联网+”大赛的洗礼,张越鹏深刻地认识到:“会创”是技能、“敢闯”是信念、而党的引领是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就在今年,张越鹏入选了首批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奔走在乡镇农村,扎根在田间地头,淳朴农民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让张越鹏倍感亲切又丝毫不敢松懈,他深信自己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信仰让他更加笃定地坚持自己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梦想。
“致富科普+技术攻关+实践帮扶”的三轨并进被张越鹏团队较好地平衡应用,但在疫情之下,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面对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线下野外勘查受限、深入缺硒土地一线调研受阻。张越鹏带领团队积极探索、主动求变,逐渐摸寻出一套“线上交流帮扶”的新模式。开展线上“硒望讲堂”,最大限度地将外出务工人群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富硒富农的思想种子深植于他们心中;举办线上培训会,确保干法活化技术的实践操作成功率达到80%以上;再重点将往年培养的当地新型技术人才统一线上集中管理,让他们充当“手”“眼”,由点及面去辐射覆盖所需人群。
除此之外,张越鹏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富硒岩石干法活化技术的更新迭代研究中,他扎进实验室埋头苦干,力求富硒技术产能新突破。现在,通过新的干法煅烧技术,富硒效果整体提升显著,重金属镉的抑制率也成功到达了新的指标。张越鹏说:“实验室里看似冰冷的数据翻一倍,辛勤耕作的农民们腰包就翻一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实验研究不断突破瓶颈,才能真真切切地转化为富农兴农实践的提质增效。”
地学专业有着它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地球化学更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具有极强实践应用意义的专业。在习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局地质工作者回信的感召指引下,张越鹏瞄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焦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与成矿靶区预测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在新疆中昆仑地区使用非线性理论方法进行成矿潜力的定量评价研究。他潜心地学研究,不懈开拓进取,在国际地学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三篇;参加“首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并做报告。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想到将地质学和创新创业相结合?我想是‘地质学’一流学科、‘地球化学’一流专业给了我巨大的信心与底气,积淀如此深厚的学科专业、诸位院士专家‘大先生们’在我们身后做支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闯?”
黎育朋:选择所热爱 热爱所选择
他致力于地质钻进过程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其中包括控制工程领域内T1期刊论文6篇;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优秀博士创新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他参与开发的钻进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2021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他就是我校自动化学院2019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黎育朋。
科研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黎育朋作为湖北宜昌人,对家乡的眷恋让他选择来到地大,出色的数学和物理成绩让他带着兴趣选择了自动化专业。或许在刚开始学习时,黎育朋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动化的认识也很浅显简单,“最初认识就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把一些由人去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交由机器去自动完成。”但他凭借努力和勤奋,在自动化研究的道路上留下了朵朵繁花。
本科时的黎育朋怀着对自动化专业的热爱,加入了由学院教师组建的创新实验室,写代码、做智能小车、单片机开发、画电路板……在动手中更直观地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提升自己的研究兴趣,在本科期间一举夺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黎育朋的英语学科基础比较薄弱,这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但他迎难而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主动学习雅思提高英语阅读水平。那时的付出都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读研后,黎育朋继续在自动化这条路上摸索前进。关于科研,他有着自己的见解:“所有前沿技术、行业技能、科研攻关、论文发表,不能只局限于产出多少成果,而是要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在曹卫华教授的指导下,他勇敢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面向深部资源能源开发重点领域,研究复杂地质钻进过程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并坚持复杂地质钻进过程安全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的研究方向。
黎育朋在采访中介绍,“深部地质钻进是国家‘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最直接的方式,随着钻进深度增加,地质环境更加复杂,容易引起钻进过程的故障。为此,我们研究钻进过程安全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方法,以确保钻进过程的安全性,避免钻进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黎育朋团队开发的钻进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已经在国内多个钻探工程中投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大幅降低了钻进故障率。
“我选择这个方向,就是因为想把个人的抱负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心怀祖国的科研人。”黎育朋说。
搞科研不是纸上谈兵
在刚刚迈入研究领域时,黎育朋顿觉迷茫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重点研究哪个方向。黎育朋直言,本科生阶段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书上直接找到答案,但在研究阶段,老师却只会给自己提供一个方向,剩下的查阅、分析、搜集等一系列工作都由自己课后完成。这对刚接触研究的他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提及挑战,黎育朋说既有身体上的更有心理上的。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科研人的实验室从不局限于研究场所,而是脚下扎根的每一处。黎育朋和团队会大量学习领域内外的前沿知识,广泛阅读文献,通过中英文数据库了解领域内学术前沿,坚持野外考察获得实际数据。这些也只是科研路上身体力行的冰山一角。
为了一个科研项目,他和团队赴襄阳野外实地考察3个月之久。野外面临着高温、多虫、少物资储备等困难,夏天更要经常渡河。为了找到打井点,黎育朋常常需要翻越高山陡丘,跋山涉水。这对于大多数成长在城市的年轻人而言,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考验。黎育朋说,“搞科研就是要与困难较真,关关难过关关过。”
“撰写科研论文的过程也十分煎熬。”科学必须保持更高的严谨度,一点点纰漏都可能酿成大祸、前功尽弃。黎育朋回忆起第一次修改论文的经历,历时八个月,先后修改了十九个版本。一开始他有过放弃的想法,但他问自己,“如果科研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那岂不是颠覆了我对于科研多年的敬畏与追求?”最终黎育朋还是毅然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绩。
2021年,黎育朋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知名学者认可,受邀担任PSEP等3个国际期刊,以及IFAC、CAC等5个知名国际会议的审稿人。他十分珍惜在国外求学、交流的机会,“国外高水平大学在科研方式、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对我而言既是开阔眼界,更是督促我继续钻研的动力。”“如果我们先发制人,就占领了科技制高点,那是关乎中国未来的硬实力。”
站在学术的舞台,他是潜心科研的“自强之星”;回归心灵的原野,他是心怀家国的有志青年。黎育朋选择了科研的道路,就已经明白未来会有数不尽的崇山峻岭、坎坷万千。他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推动行业、社会、国家的发展。“选择所热爱,热爱所选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工部官方微信平台-
来源 |地大新闻网、往期地大研究生
整理 | 陈欣媛
排版 | 钟祖荣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