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盈利点分析(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

硒宝 07-04 18:08 57次浏览

富硒农产品盈利点分析(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硒宝网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总体部署,通过在全县率先支持部分村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做大做优富民产业,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全县重点扶持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制定《成县2019年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现将本方案予以公示。

公示日期:2019年11月4日至11月9日

监督电话: —3207988

成县农业农村局

二0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富硒农产品盈利点分析(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硒宝网

富硒农产品盈利点分析(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硒宝网

成县2019年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总体部署,通过在全县率先支持部分村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做大做优富民产业,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全县重点扶持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总体部署,以全面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总抓手,通过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着力管好用活中央和省财政下拨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对全县245个村逐村分析研判,筛选确定班子坚强有力、集体经济组织健全、群众发展愿望强烈、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16个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资源和市场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因村施策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用足内力提升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发展步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全力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二、发展现状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幅员面积1676.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7万亩。全县辖14镇3乡、245个村13个社区,总人口27.11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926个,其中党委26个、总支14个、支部886个;现有党员12478名,其中在岗职工党员4155名、农村党员6420名、其他党员1903名。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有效举措,在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活省、市、县下拨的195万元补交党费、基层党建基金等各类扶持资金,稳步推进12个重点村做大做优集体经济的同时,先后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845万元,为104个贫困村每村注入10万元以上扶持资金、向81个集体经济薄弱的非贫困村按补齐10万元的标准各拨付5万元以上扶持资金,使全县245个村的集体积累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并大力推行“党支部+”带贫模式,采取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盘活资产资源、发展壮大富民产业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了0.7—2万元以上。

三、发展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要求,力争到2019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力争到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努力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

2019年:深入谋划,全面启动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结合实际编制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查的方式,筛选确定16个产业基础及发展前景好的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其中中央专项资金扶持村14个、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村2个),采取走访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交流等方式,充分论证扶持资金投资方向、承接主体、项目内容等要素,制定“一村一策”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经乡镇党委初审,县直部门专家团评审,报请县委、政府审议通过后,落实扶持资金,整合各类资源,全面启动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并同步做好其余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实施。

2020年—2022年:强化措施,推动实现稳定增收。按照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重点抓好扶持村项目评审、资金整合、基础建设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指导村级组织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机制,做到每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全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良性运行、走向正规,通过发挥扶持村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稳健运行,经营性收入稳定增加,收到明显成效。

2023年:巩固成果,辐射带动发展壮大。客观全面总结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尤其要深度提炼重点扶持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做法成果,在全县予以推广,鼓励其余村、尤其是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收入增长值相对不高的村,积极学习借鉴,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健全完善集体经济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形成以乡镇为主导、村级组织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推广借鉴先进经验、广泛运用扶持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成熟做法,引导全县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面做大做优村级集体经济。

四、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有效利用各类资产资源资金,突出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拓宽发展思路,采取多种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新途径新模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增加。按照发展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实施方案,针对16个重点扶持村,主要确定5种发展模式:

1.资产盘活型。清查明晰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门店、仓库、校舍、土地等设施设备。具备经营条件的村,可选准主业、突出特色自主经营,或由村内有实力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经济能人和企业、合作社租赁托管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沙坝镇沙坝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扶持资金50万元注入成县野马源挂面厂,利用村集体临街闲置土地新建一座350㎡集核桃、中药材初加工,土陶、手工挂面销售为一体的沙坝镇农特产品加工交易中心,产权归沙坝村集体所有,由成县野马源挂面厂按照发展计划负责具体运营,在全镇特色农业发展大户中择优招商入驻,场地占用费收益分配按照4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20%用于后续发展,4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未脱贫和已脱贫户发展致富产业。小川镇西狭村:以AAAA级西狭颂旅游景区和十天高速公路为依托,采取与入股企业签订分红协议的方式,计划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扶持资金50万元),投资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以停车场、餐饮休息、公共卫生间服务为主,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服务工作人员,同时倡导群众自建5-10家以农家休闲为主的乡村农家乐,初步建成集旅游、悠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西狭风景区拓展线休闲区。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盈利30%用于后续发展,60%用于村级设施建设和群众分红。

2.资源开发型。深化拓展“三链”建设,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党组织+公司+农户”的运作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山岭、“四荒”地等资源,利用村级集体机动地、土地整理、村庄整治、旧宅基地复垦等节余土地和新开发增加的水、土资源及其他可利用的集体所有资源,通过独资、入股、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店村镇黑山村:依托该村适合种植中药材的自认资源优势,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投入扶持资金50万元,由村党支部全资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发展以天麻、三七、猪苓等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产业。其中40万元用于发展天麻种植10亩(30万购买种子、5万元建设基础设施、5万元用于人工及技术),剩余的10万元用于发展三七、猪苓等中药材种植3亩。预计次年将盈利10万元。2019-2021年三年间的经营性收入,50%用于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40%按照合作社成员参与日常劳作的多少,以工资的形式向成员发放,10%用于合作社日常管理费用支出。2020年,在天麻、三七、猪苓等中药材种植达到规划化后,50%继续用于扩大种植规模,25%用于合作社成员工资支出,25%用于修建村内基础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

宋坪乡双旗沟村:紧抓全县建设县城—鸡峰山—镡河老庄—宋坪石门沟“百公里”生态自驾游线路机遇,依托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由村党支部控股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乡村旅游公司,将省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农家客栈,其中10万元用于征地拆迁以及土地整合,40万元用于农家客栈及周边建设和聘请专业管理人员。预期年纯利润10万元以上,按投资总额50万元的10%作为保底分红比例,每年为村集体分红5万元。农家客栈经营性收入,2020-2021年两年间的经营性收入,50%用于扩大农家客栈规模,40%按照入股和参与日常劳作的多少,以工资的形式向成员发放,10%用于客栈日常管理费用支出。王磨镇浪沟门村:依托浪沟峡景区开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以50万元扶持资金作为发展资金,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在现有3个农家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建成集游玩、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一个,同时发展旅游民宿。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农户。索池镇王湾村:依托犀江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将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该合作社,采购安装杂粮机1台、榨油辅助上料机1台、扩建农资百货供销点、打造农村快递物流点及农村金融服务点,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建集临时停车休息、洗车加水、餐饮住宿、农特产品及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G567国道王湾段临时服务区。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

3.为民服务型。鼓励村级组织牵头组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以劳务承包的方式承接基础设施维护、村级道路养护、绿化管护、企业后勤等工作或提供劳务中介服务,通过获取劳务报酬和收取中介服务费,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服务实体,开展代耕代种代收、技术指导、物流仓储、资金互助、农产品网上交易、委托管理等综合性服务,增加村级集体服务经营收入。苏元镇张湾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将50万元扶持资金入股到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依托成县春雷种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计划扩建手工挂面生产加工车间2间;打造标准化手工挂面作坊16家;新建百亩连翘产业示范园,规范提升千亩核桃示范园,新建千亩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新建鱼塘1处种植荷花,养殖冷水鱼,建设花卉观光、苗木供应示范园1处(玫瑰、牡丹),新建农产品展示中心1处,新建4座大棚种植信用菌,形成集旅游观光、垂钩、农产品供应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产业示范带,带动全村及周边群众大力发展以手工挂面加工、中药材种植、特色种养殖、农业观光等为主的多元化富民产业。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脱贫。

4.项目带动型。大力支持扶持村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格局。靠近城郊的村,可依据地理优势,重点建设蔬菜、食用菌、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基地;山区边远村,可利用野生资源,重点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杂粮杂豆、中草药材、野生蔬菜和野生菌类、森林食品、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资产与企业合作兴办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经营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抛沙镇广化村: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50万元扶持资金,3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组建3个专业合作社:分三年度进行流转土地、购置苗木。在广化社原废弃砖厂复垦耕地100亩,种植富硒农产品香椿、黄花菜、草莓等;在北山社流转土地100亩,栽种板栗、连翘等经济树;在韦沟社复垦撂荒土地100亩,栽种连翘、金银花、山楂、大枣等中药材。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陈院镇白马寺村:计划总投资52万元,其中50万元扶持资金。入股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采取村集体控股、农户土地入股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积极与辣椒生产厂家山东湘鲁食品有限公司对接,签订订单合同,采取由合作社统一育苗、农户定植,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护的“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标准化订单辣椒600亩。预计每亩收益3000元,600亩共预计收益180万元。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产业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农户巩固脱贫成果。红川镇墁坪村:由村党支部牵头创办合作社,计划投入资金65万元(扶持资金50万元),其中建设生产厂房18万元,购置安装设备32万元,雇佣工人5人、共需55万元,运用平时运转10万元。从2019年8月开始实施,2020年2月前建成投产,到2021年底前实现高效运营。经营收益的投入及使用由村“两委”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商讨决定,均在村务公开栏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盈利后将按照总盈利的4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30%用于后续发展,2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农户,10%作为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黄渚镇清水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改进管理方式,将50万元扶持资金投入村办合作社,以木瓜海棠和中蜂养殖为主,按照打造“清水花谷”思路,2019年发展林下花草和中药材种植80亩,计划提升改造现有的农家乐、农家客栈、建成农事体验园、木瓜海棠产业园、清水花谷观赏园、烧烤基地、道路两侧绿化美化等项目,通过经营和服务,对发展较好的农家乐等进行资金和财产入股,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

纸坊镇庙下村:依托宏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建设以新型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有机蔬菜、特禽养殖、乡村生态旅游等实现农业产业效益提升,打造集高新农业、文化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将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黄陈镇下五郎村:依托成县季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将省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以白芨种植为主。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40%,土地入股10%、群众投劳40%分配资金。镡河乡建村村:依托镡河乡龙凤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新建集住宿、餐饮、采摘、农耕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农家客栈一家。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镡河乡龙凤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以农家客栈、魔芋种植为主。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

5.多元合作型。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由各村以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闲置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械、农业基础设施和村集体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管;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支持乡镇、村民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多要素的合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郎乡武坝村:依托成县银联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建设以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技术培训、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加工扶贫车间。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并扩大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将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到该合作社作为发展资金,以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技术培训、良种繁育为主。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鸡峰镇长沟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50万元,在原有的支部控股投资建设纯净水厂的基础上,计划新建旅游观光采摘园(李子园)一处和新建集加工、观光为一体的150亩中药材连翘基地一处,计划打造长沟十里花海观光园一处,主要种植金银花为主配种少量芍药的经济作物。每年盈利后,按照总盈利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积累,合作社分红30%用于后续发展,60%作为公益金分红给贫困户带动脱贫。

五、推进措施

要有效整合各种政策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加大对扶持村的帮扶力度,确保扶持村率先实现壮大富民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目的。

1.加大资金支持。按照规定标准落实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各类财政扶持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探索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凡是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集体经济,由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式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划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2.强化人才支撑。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和各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服务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聚力量。加强“三农”干部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提高“三农”干部队伍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社会人才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举办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业务培训,增强农村干部及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引领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本领。

3.重视技术帮扶。由农业农村、科技、林业和草原等相关部门,组成技术服务队伍,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按照产业分类,根据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定期深入扶持村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争取产业发展平台和技术支持,分门别类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技术服务。

4.做好信息引导。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步伐,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产品一体化加工及销售平台,逐步推进农副产品传统生产销售模式的变革,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解决生产容易销售难的问题,以利润最大化、规模标准化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六、组织保障

各责任部门、有关乡镇和村级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细化任务分工、靠实工作责任,通力协作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全力抓好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组织、发改、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交通、各乡镇党委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乡镇和村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要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靠前指挥,认真谋划部署,精心安排实施,切实强化农村党组织对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

2.加强监督检查。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督查内容,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专项督查活动,随时掌握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实施进度及进展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困难,采取建立台账、挂牌督办、跟踪督办、蹲点督办、“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扶持村集体经济运行规范、管理有序,稳步提升运营水平。

3.规范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严格落实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在内的村级综合审计,并向村民公开,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严肃追究责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集体经济项目底子清、情况明。

4.完善考核机制。乡镇党委要把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纳入村“两委”班子及干部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效突出的村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同时要建立健全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机制,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合作社带头人和管理人员等进行奖励。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两委”的绩效考评指标挂钩,奖优罚劣,强化考核问效,压实工作责任。

5.抓好宣传引导。县直有关部门及乡镇党委要深入挖掘改革发展典型,总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典型做法,形成经验交流材料,有效利用政务网站、各类网络“自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对于一些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要及时向更高一级媒体推介宣传,同时,要采取适时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方式,鼓励其他村及乡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示范带动全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