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植富硒产品热情(种植农民热情富硒产品)
赣南老区,蜿蜒千里的于都河奔流不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屹立河畔,如擎天巨笔,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解放、谋求幸福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碑身顶部金星闪耀,如苍穹巨炽,照耀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履险若夷、气吞山河的漫漫征途。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由此星夜渡河,随后在中华大地勾画出一条二万五千里的红色“飘带”。
这是一条震惊世界的红色“飘带”,这是一条改变中国命运的红色“飘带”,这是一条刻进中华民族基因传承的红色“飘带”,这是一条写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飘带”。
时光荏苒,虽然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争鸣已远去,但饮水思源,党中央始终牵挂着老区乡亲们的生活。2019 年 5 月 20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倾听历史回响, 追寻红色记忆,并赴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详细了解老区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质朴无华的话语和深厚真挚的关怀,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田,也照亮了潭头村幸福生活的前进方向。这些年,潭头村牢记殷殷嘱托,胸怀万丈豪情,以铁血担当、勤奋实干,在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热土上,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情牵挂,作出了铿锵有力的时代回音。
这样的田园生活,着实令人羡慕
清风来,微波起,潭头荷池灯光璀璨,一个个造型精致的彩灯若游龙、似轻舟,若鳞次栉比之大棚、如沃野丰收的果蔬,与自然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营造出彩灯映碧池、炫彩不夜天的喜庆氛围。春节期间,潭头村荷花基地的灯光秀美轮美奂,流光溢彩之间,展现出的尽是现今潭头村业兴、村美、人气旺的新图景。
潭头村地处于都县城东11公里处,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赣南古村,也是有名的红军村。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红一军团跨过于都河后到达的第一站就是潭头村。受自然灾害多发等因素制约,潭头村曾饱受贫困折磨,“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禾桶一上楼,无米下锅头”的民谚,生动地描述出当地村民深受旱涝灾害之苦的无奈。在脱贫攻坚战的浩荡春风里,潭头村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有效解决了村民的住房、教育、医疗及吃水、出行难题,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强调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潭头村“富硒小镇”蔬菜大棚内丰收的喜悦。
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该是何模样?潭头村田野、清池、广场之间铺展的画卷和点缀其中的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这份生动的答案,升腾着产业勃发的“硒”望。
“幸福靠谁 领袖指看追梦路 振兴在即 乡村业著富硒篇”,在潭头村“富硒小镇”入口处,两列红字标语遒劲有力。
由此前行,目之所及皆是生机勃发之景——天光云影之下,成片的蔬菜大棚有序排列,宛若一排排白色海浪,积蓄着蓬勃力量;道路两侧,绿树掩映,在和风中洋溢着浓郁的热情,亲切地对四海宾朋点头致意;田间地头,一辆辆满载富硒蔬菜的货车鱼贯而出,它们将从这里开始一路驰骋,或前往粤港澳大湾区,或驶向国际港口,让潭头村的“土特产”搭载中欧班列开启更为遥远的旅程。
“我们这菜可走得远哦,还经常出国哩!”正在富硒蔬菜大棚忙碌的潭头村农户易伟萍说,“小山村里种的东西还能卖出国,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说话时,她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声音略带一丝颤抖,似乎刚刚正有一颗石子在心中激起涟漪。
是的,她刚才又一次想到了过去。想到那时旱怕不长苗、涝怕水淹田,广种薄收、收而难销的惆怅;想到每次务工回家都要乘火车、转汽车,坐票买不上,在列车上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的辛酸;想到风里雨里忙活一整年,每逢年关,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想到这些,心中怎能不起波澜?
“那会儿,还以为我们一辈子就这样了呢!哪能想到,我们的苦日子也熬出了头啊!”此刻,易伟萍的双眸闪着泪珠。
现在,不仅易伟萍的好日子熬出了头,整个潭头村都燃起了发展新“硒”望。这改变始于2019年。
潭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刘锦华告诉记者,潭头村虽然拥有大片的富硒土地,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村里根本没有发展产业的意识,说得直白一点,“大伙甚至不知道啥是个产业。”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村里才逐渐有了发展产业的概念,但是发展定位并不是很清晰,也缺少品牌意识。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考察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这为潭头村及整个于都县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于都县牢记嘱托,紧扣“长征源头 生态硒都”战略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潭头村积极整合土地,完善道路、水利设施,打造富硒种植基地;按照“富硒产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合作社种植富硒稻米、富硒蔬菜,通过劳务用工、合作承包、要素入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将全村850户3000多人全部嵌入富硒产业链条。2021年,潭头村引进茂雄集团,并支持其出资成立江西省红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化管理经营富硒产业,进一步丰富了富硒产品品类,拓展了销售市场,提升了品牌效应。目前,潭头村已拿到6个富硒产品认证,除富硒稻米、蔬菜外,又新增了富硒脐橙、油茶等认证产品,并注册了“潭头富硒大米”品牌。随着富硒品牌越叫越响,农户的收益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如当地种植的稻米,以前2元多一斤都鲜有商贩问津,现在6元多一斤已供不应求。
“公司现有富硒种植基地2000多亩。利益联结方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农户自种,企业保价收购;另一种是企业承包经营大棚,吸纳农户务工。”江西省红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赖祥标说,具体模式根据农户意愿确定,目前种植基地可吸纳潭头村及附近村的农户共20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年工资2万—3万元。
在距离潭头村富硒种植基地不远处,一座兼具科普、推介等功能的于都硒博馆别有洞天。在这里,一张张精致的展板、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娓娓讲述着富硒产品的特点、优势、发展历史及于都富硒产业的谋篇布局;包装朴素大气的富硒产品琳琅满目,凝聚着老区人民的深情,也承载着老区乡亲们的致富希望。2021年,该村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目前,潭头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由2019年的1.1万元增至3万多元。
这份生动的答案,氤氲着水榭楼台、人景相宜的诗意。
当清晨的第一缕晨曦透过天际线洒向于都河畔,金色的光芒洒落在眼前这个赣南古村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一切开始从睡梦中醒来。空蒙山色醒了,摇曳树草、荷塘碧池、广场亭台都醒了,一处处绿树掩映、依山傍水、外墙上绘着喜庆农民画的小楼也醒了,勤快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穿过小桥流水、亭台长廊,奔走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宛若人在画中游。
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曾经却是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污水随便排的脏乱景象。
“路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电也不够用,不要说电饭煲、空调这些大功率的电器带不动,就连普通的电视看着也‘遭罪’,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做饭用电高峰期,家里21寸的电视就变成了17寸、15寸了。为啥呢?电量不够呗,屏幕自己就缩小了,图像也不清晰。”刘锦华说,脱贫攻坚期间,潭头村完成了水、电、路、网、卫生室、小学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又陆续建了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系统等,将农村闲置宅基地改建成了文化广场、农村幸福院、小游园等公共活动空间,新建了多处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体育广场等农村公共场所,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
“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喽,以前,像我们这些一辈子没怎么出过村的老人家,有谁知道公园、广场这些是什么嘛!现在村里啥都有了,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70多岁的潭头村村民郭招秀说。
不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里也更干净,更漂亮了,这是潭头村村民的共同感受。近年来,为打造和美宜居的人居环境,潭头村以田园风光保持乡土气息为理念,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推动红色美丽村庄潭头村建设,实现了村庄从“形态美”到“内涵美”的质效转变。
这份生动的答案,涌动着游人如织的热浪。
2024年1月,大寒节气前后,于都县瑞雪飘飞,气温骤降。但这并没有影响各地游客争相前往潭头村打卡的热情,初心广场、富硒食堂、乡村民宿、农贸集市等,处处人头攒动。
曾经的潭头村十分沉寂,大量年轻人常年外出,常住人口大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在的潭头村,人气成了发展的最大底气。
2019年以来,村里打造了520广场、富硒小镇、文创小镇(文艺基地),建设集餐饮、住宿、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孜和园,成立文艺创作基地,建成长征历史步道,发展文体赛事、研学经济,形成了“农文旅”“一二三产”发展矩阵,各地游客纷至而来感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购农家物”的惬意。
潭头村一景。
人气旺则富路广。潭头村瞅准时机开办旅游公司,鼓励村民踊跃入股,按照“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共同发展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公司收益50%用于企业持续发展,30%归村集体经济所有,20%用于分红。同时,通过“清产核资铺路、盘活资源谋路、聚集资金引路”等方式,鼓励农户因地制宜改建300余个民宿铺位,餐饮、奶茶等特色业态10处,带动更多村民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洗脚上岸”做农旅的转变。2021年,潭头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3年,潭头村旅游业收入约600万元,户均年分红不低于1000元,并带动200多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加上光伏、农机服务、土地开发等项目,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由2019年时的不足8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360万元,足足增了40多倍。
“现在我们也有‘年终奖’了!”刚刚从旅游公司领到分红的潭头村村民曾红兰说,现在的生活真的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
越奋斗,越幸福
在潭头村中心位置,花团锦簇中竖立着一座红旗形状的雕塑,上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标注了老区人民的奋斗气质。
奋斗是老区人民融入血脉中的基因。革命战争年代,党和红军依靠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创造了人间奇迹,于都县有姓名可考的革命烈士就有16336人。今天,老区人民依靠奋斗书写幸福,涌现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奋斗,是一种满格的状态,古稀老人心怀感恩,老当益壮,在村庄转型发展之路上处处冲在前。
在潭头村村民眼中,村民孙观发俨然是全村“最幸福的人”,他家就住在距离村中心红旗雕塑不远处的一座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楼内。
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同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总书记来到我家,仔细察看厨房、卧室、后院和厕所,亲切询问我家收入怎么样、儿子儿媳在哪里就业、孩子在哪里上学、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重温温馨场景,孙观发话语间满是激动。
在孙观发心里,总书记到家里做客,是他家最大的幸福,也是对他们最暖心的鼓舞,更激发了他们努力奋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
孙观发生于1949年,是烈士后代、退伍军人、老党员,曾上过战场。1975年复员回乡后,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忙碌农耕活计。受制于当地整体发展情况和妻子患大病等因素影响,他家于2014年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精准扶贫的对象。
“那时的日子过得苦,老伴生病后我们到处借钱,后来见了亲戚朋友都不好意思说话了。”他说,妻子是2010年被查出乳腺癌的,看病花了好几十万元。2013年,妻子撒手人寰,家里也欠了不少钱。那会儿,女儿还在外地上大学,时间一长,他心里既想女儿,又害怕女儿打来电话。“就是怕她打电话来要伙食费之类的,那时家里确实凑不出钱了。”说到这些,孙观发的眼睛有一些湿润,他记得那些年有时过年都舍不得买肉,女儿说都快忘记肉是什么味道了。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家脱了贫,2018年全家5口人总收入7万多元。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做客之后,孙观发心里就像燃烧着一团火一样,总想着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关怀,一定要在全村发展中起到表率作用。于是,已是古稀之年的孙观发在创业致富的路上开始了一场新的奔跑。
2019年,在村里倡导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时,孙观发率先响应,不仅到村里的旅游公司入了股,还将家中原本空着的4间房重新装修,按照同时能容纳9人住宿的规模,置办了床、空调、热水器等,办起了民宿。
办民宿,搞旅游,听着容易,但真正要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尤其是对于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游客为什么要来,来了以后看什么、听什么。为了让游客游有所值,孙观发热情地与游客聊天,认真倾听游客需求,在不断提升民宿硬件条件的基础上,他还加强理论、文史学习,主动给游客讲解当地的红色故事。现在,孙观发已成为当地的一名资深的红色文化讲解员,他家也成了各地游客争相前往重温红色记忆的场所。2023年,他家的总收入约23万元。
孙观发(右一)正在给游客讲述红色故事。
记者在孙观发的日记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越奋斗,越幸福,生活越来越好。”这句话不只写在本上,也写在了他的心里、脚下。长期以来,不管是村里进行产业升级,还是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他总是带头响应,忘我奉献着。村里要打造富硒基地,他率先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村里要组建志愿服务队,他积极报名,成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老年人志愿服务队队员;村里开会讨论发展,他总是踊跃发言,出谋献策。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就带头!”
在孙观发家堂屋的一面墙上,整整齐齐贴着6排奖状,上面写着“学习尖子”“三好学生”等。
“这些都是我孙子和孙女的。”孙观发告诉记者,“孙子读六年级,孙女读初三,学习都很好,我经常和他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
孙观发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做客时,他的孙子孙女分别只有7岁、10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他的一对孙儿孙女笑着说:“到他们这一代长大的时候,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
奋斗,是一种认真的姿态,手艺人赤心灼灼、精益求精,在老手艺照亮乡村振兴路上全力燃烧着激情。
走进潭头村春女麻饼店,店里腾着满屋热气,刚刚正有一炉香喷喷的麻饼新鲜出炉。潭头村村民刘春女是这个手工作坊的第三代传人,麻饼的手艺是从他的爷爷手里传下来的。现在,这份老手艺在乡村振兴路上焕发了新的光芒,这里不仅是进村游客品尝美食的必选打卡地,也成为一些村民就近就业的“淘金地”。
说起潭头村的麻饼,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当年红军长征渡河时,于都人民不仅为红军战士提供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木材,还给他们送去了干粮,其中就有潭头村的红军手工麻饼。
为传承好传统手艺,擦亮地方特产品牌,刘春女、温秀珍夫妇常年在热气弥漫的作坊里忙碌,一做就是30多年。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忙碌,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冬天还好,夏天热得尤其难受,即使装了空调,作坊里也是热浪滚滚。之前,夫妻俩曾在圩镇上做麻饼生意,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他们顺势将店开回了村里。
“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总书记的深情关怀让我们干劲更足了,村里越来越好,我们这个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温秀珍说,2018年店里的收入还不到5万元,2023年的收入已增至20多万元。
现在,潭头村的手工麻饼已成了于都的特色名点,每天慕名而来品尝购买麻饼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也为提升村庄名气、助力乡村文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是闻着香味来的!”正在温秀珍与记者聊天时,几名游客走进了店里,认真打量着货架上的麻饼、爆米糖、香芋条、红薯干等各种特产。
为满足各地游客的需求,这些年刘春女的麻饼店在传承中进一步丰富了产品口味和品类。
“产品种类增加以后,工艺和质量决不能打折扣。”温秀珍说,为保证麻饼质量和口感,她们每天都采购新鲜的面粉和配料,再忙再累也一定要保证麻饼质量。她认为,在传承老手艺时如果做不到精益求精,就是给老区抹黑,也有负总书记的牵挂。提到今后的打算,她表示一定要把这份老手艺传承好,力争为提升村庄形象、带动村民就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土特产”的力量。
奋斗,是一种坚韧的心态,脱贫户勤且志坚,迎难而上,在脱贫致富路上不等不靠,用双手创造幸福。
袁建红家是潭头村的脱贫户。今年54岁的她双手粗糙、皮肤红中泛着黝黑,脸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皱纹雕刻着岁月的沧桑。也许,只有岁月知道这些年她经历了什么。
袁建红朴实、勤劳,20多岁嫁到潭头村以后,日复一日地在村里忙碌着,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宁静满足。她本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天不遂人愿。2013年,她的公公因病去世,2022年,她丈夫因车祸去世,这几年她婆婆的身体状态也大不如前。于是,生活的重担落在袁建红一个人身上。了解到袁建红家的情况后,当地政府对她家实施了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帮扶。种地、养鸡,帮人弹棉被、织衣服,在村里做公益岗,到县城打小工,袁建红一直披星戴月地用勤劳托举希望。目前,她家的日子红红火火,不存在返贫风险。
“只有懒惰才会穷,勤快总会有出路。”袁建红说,“自己用辛苦挣来的钱花得舒服,自己能解决的困难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我从小想的就是要靠自己,靠双手。”
“靠自己,靠双手。”这是老区人民内心深处的宣言,声音朴实而震撼。
示范村,就要有个示范的样
“我儿子女儿结婚,都分文不收,乐乐呵呵地就把喜事办了,孩子们轻轻松松,我也开心得很!如今,村里受我影响办喜事零彩礼的已经有3家。我们是红军村、示范村,就要有个示范的样!”潭头村孜和院内的新风礼堂里,一场宣传文明生活新风尚的宣讲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喜事管家刘渊讲得生动,台下,村民们听得认真。
文明新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潭头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努力着。现在,该村已入选江西省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推进乡村治理,潭头村有何诀窍?记者采访发现,强组织、扬文化、激发村民自觉是这里治理有效的关键。
潭头村民居外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
做好乡村治理,这里始终坚持强组织、优机制,在阵地建设中提升干群精气神,凝聚治理合力。
1月24日上午,潭头村“520文明集市”喜庆热闹,新风宣讲、文艺表演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这样的场景在潭头村十分常见。为引导村民感党恩、跟党走,2019年5月以来,潭头村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00余场次。
“之所以将村里的文明实践场所命名为‘520文明集市’,是因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潭头村的日子,正是5月20日,这些年我们都把‘520’作为一个重要的日子。”于都县梓山镇党委副书记罗林长说,为做好乡村服务治理,镇、村两级在组织、机制、阵地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多细功夫。
其中,镇级层面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亮身份、“党员先锋示范岗”评选等活动,共成立109个网格党组织,组建“红色志愿队”500余人,承担政策宣传、信息收集、问题协调等重要职能,进一步让堡垒强起来、党员动起来、群众干起来。
村级层面全面搭建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开展“互联网+网格化”综合治理,实现对重点人群、矛盾纠纷、村级事项等人、事、物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完善村级代办服务机制,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开展“平安联防”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社会治安云防控模式,及时掌握乡情、村情、民情,提升乡村安全防控水平。
做好乡村治理,这里始终坚持扬文化、重宣传,在润物无声中改变群众的生活观念。
午餐时间,潭头村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孝老食堂。在这里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有围坐用餐、有说有笑的长者,有热情服务的志愿者。
“在食堂吃饭挺好的,菜样多,还不用自己做。”“大家在一起热闹,吃饭时还能拉家常,有时候我们还聊国家大事呢!”……老人们对孝老食堂的喜爱与称赞写在了一张张笑逐颜开的脸上。
潭头村村支书刘连云介绍:“本村60岁以上老人在孝老食堂用餐只需要三五块钱,90岁以上老人吃饭免费。经常会来这里吃饭的有33名老人,如果有的老人家行动不便,还有志愿者上门送餐。每年重阳节,全村60岁以上老人都会在这里集体过节。”
在潭头村初心广场不远处的池塘边上,花草簇拥着的一排折扇造型的小展板颇为引人注目。走近细看,“中国好人”“道德榜样”“最美儿媳”……每一张小展板上都印有一名“潭头榜样”的照片和个人事迹的简单介绍。当地村民都管这里叫做“好人墙”。“好人墙”也是“榜样墙”,以榜样传递正能量,旨在更好地起到成风化人的作用。
…………
在潭头村,通过弘扬文化培树文明乡风的案例还有很多。刘连云介绍,村里主要生活着孙刘两姓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现在村里已经将这种传承融入到了许多细节之中。比如村里修建的孜和院、孜和亭,其中的“孜”字就是孙刘两姓的偏旁各取一半,“孜和”寓意两姓世世代代和睦相处。
潭头村“小红星”宣讲队年度评比总结大会现场。
在“和”文化的滋养下,潭头村移风易俗工作加速推进。2022年以来,该村积极响应江西省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动员全村村民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召开讨论会议23次,制定了负面清单,村民一旦存在负面清单所列情形,将扣减其村集体收入分红。2023年,该村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典型评选和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还开展了婚丧嫁娶新风行动。如今的潭头村,大家和睦相处、言行文明蔚然成风。
做好乡村治理,这里始终坚持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
“我觉得村里刘禄生的事让我最感动。他70多岁了,每天都给老人们免费理发,还经常走街串户帮行动不便的村民做些其他服务,我们都叫他‘金剪刀’。”孙观发说。
在潭头村理发店,记者见到了理发志愿服务队队长、“金剪刀”刘禄生。他精神矍铄,手艺娴熟,干活说话都不紧不慢。他说:“我是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在部队学习了理发的技术,现在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大家对老人孩子都很关心,我也要以一技之长加入到服务村民的行动中来。”
志愿服务队是潭头村推进乡村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目前全村共有老年人志愿服务、“同伴妈妈”、“小红星”宣讲等11支志愿服务队,充分激发了上到满头银发的老者、下到稚气未脱的孩童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
“祖国是远航的巨轮,载着我们驶向光明的彼岸;祖国是耀眼的太阳,照耀我们前方的征途,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发扬他们的精神,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徜徉知识的海洋,翱翔广阔的天空……”潭头村“小红星”宣讲队年度评比总结大会上,朝气蓬勃的少年声音朗朗、激情满怀。
滔滔于都河,炽热红土地,潭头村的变化只是老区万千农村幸福变迁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老区乡亲们向上向好、可感可及的生活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变化如同一个个音符,抑扬跳动,汇聚成一曲雄浑的老区乡村振兴进行曲,曲声嘹亮,响彻山河!(本文所有图片均由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人民政府提供;本文部分资料由于都县乡村振兴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