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山楂国家地标产品(山楂硒元素)
10月24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落实‘三个融合’推进‘十项行动’ 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蓟州实践”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蓟州区委书记贺亦农,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林,蓟州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金福鹏,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为大家介绍蓟州区落实“三个融合”、推进“十项行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蓟州实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李娟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蓟州区委书记贺亦农先生,蓟州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凤林先生,蓟州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金福鹏先生,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先生为大家介绍蓟州区落实“三个融合”、推进“十项行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蓟州实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贺亦农先生作主题发布。
贺亦农: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见面、交流,首先,我代表蓟州区委、区政府,对长期以来致力于宣传蓟州、推介蓟州的新闻媒体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当前,蓟州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典范城市目标不动摇,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融合发展,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第一,打造城乡发展新亮点,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的工作要求。我们统筹山区、平原乡村不同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集聚高端发展要素,为乡村振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目前,旅游小镇异军突起,下营、官庄、穿芳峪、渔阳、罗庄子5个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郭家沟、西井峪等18个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特色种植小镇影响逐步扩大,出头岭的蘑菇小镇在东西部协作中表现突出,马伸桥蓝莓小镇,种植面积3000亩,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效益最高的蓝莓种植基地;杨津庄鲜切花小镇的芍药种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基地。此外,富硒、西瓜、金融等特色小镇也极具发展潜力。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涉农领域改革,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在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上下功夫,将系列小镇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
第二,锚定现代都市农业新方向,实施一批农品进京项目。我们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好山好水的生态优势,围绕农品进京,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构建“早上在田间、晚上在餐桌”的产供销体系,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一是建基地。聚焦打造京东最大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引进总投资18亿元的联丰、丰树两个预制菜基地项目,初步建成食用菌、蓝莓、红薯、山楂、鲜花5条亿元全产业链和生猪肉牛10亿元全产业链。2个园区入选环京周边蔬菜保供基地。二是创品牌。目前全区已认定绿色食品32个,拥有地理标志产品6个、“津农精品”2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三是拓渠道。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实施“一村一主播”工程,发展电商56家、特色集贸市场4家,布局面向北京市民的各类销售网点176个,“星期天·蓟州微集市”把大集赶进北京社区。截至目前,农品进京销售额已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20%。年底我们力争突破12亿元。
第三,适应绿色转型发展新要求,引育一批特色产业。我们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按照“建好一个平台、打造五条产业链、培育三个增长点”的思路,努力发展符合蓟州资源禀赋条件的绿色制造。“建好一个平台”,即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载体功能。我们计划投资21.8亿元,集中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园区,蒸汽入园、污水处理、中水利用、路网提升等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打造五条产业链”,是按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布局新材料、工业电气、表面处理、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五大特色产业。目前已集聚一批“小而美”的骨干企业,产业整体规模达到72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1万人。“培育三个增长点”,即运营好100万平米的仓储物流板块,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开发好新能源板块,重点推进以热电联产为重点的煤炭清洁化利用、投资80亿元的风光电项目、投资200亿元的抽水蓄能项目,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实施好传统产业升级板块,巩固提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包装印刷等传统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
第四,把握京津都市新需求,打造一批特色消费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国千年古县、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将旅游业作为“一号亮点”和支柱产业,坚持用文化赋能旅游、艺术点亮乡村,高水平打造文旅消费场景。一是实施亮化活化工程,打造了渔阳古韵光影秀、大明边塞、津门天路等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让蓟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焕发新活力。二是实施演艺提升工程。深化与天津传媒学院等专业艺术机构合作,推出“天下·盘山”大型实景演出、春山里“山谷乐活节”、牡丹园“炫光劲舞之夜”等系列精品旅游演艺项目,《西磨道》等蓟州音乐名片在各个平台持续唱响。三是实施文化赋能工程。注重挖掘农耕文化底蕴,为全区精品民宿配备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尹学芸为代表的本土作家图书13种,推动渔阳酿酒等非遗产品进农家,规范提升采摘园141个,打造特色集市4个,让游客在住美宿、赏美景、读美文、尝美食、品美酒、结美缘、享美感的同时,将“后备箱”满载而归。
第五,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举办一批主题活动。我们立足蓟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突出特色,坚持以北京为主攻方向,以活动打名气、聚人气,不断加大城市推介力度。制定实施北京引流方案,接连举办长城国际马拉松、全国村BA、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大赛、京津冀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渔阳金秋旅游节等节庆赛事活动100多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我区103次,106名网络大V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推介蓟州。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较2019年增长67.2%。中秋国庆期间北京游客占比达到43%。累计签约重点项目67个、总投资226.5亿元,其中北京项目28个、投资额152.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谋划好冬季冰雪旅游和精品线路,持续带火蓟州发展人气。
蓟州有关情况,我就介绍这么多。在这里,我也诚挚邀请大家到蓟州,感受绿水青山之美,感受蓟州人民的浓浓情谊。
谢谢大家。
李娟:
谢谢贺亦农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是市委、市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问刘主任,蓟州区是如何谋划推动的?有何成效?
刘凤林:
感谢记者的提问。蓟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协同发展工作,对标市行动方案,编制了蓟州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未来五年,蓟州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思路,统筹实施“1+4”工程,即规划建设一个“特色承接平台”,深入实施“资源承接”“农品进京”“引客入蓟”“黄金走廊”四大工程。
截至目前,“特色承接平台”规划建设布局基本形成。“资源承接”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区领导带队赴京,争资源、抢项目,近期引进北京项目14个,实现新增项目投资额32.26亿元。“农品进京”工程加快实施,各类北京直销点拓展至176个,“蓟州农品”北京销售额突破9亿元。“引客入蓟”工程成效明显,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较2019年增长67.2%,中秋国庆期间北京游客占比达到43%。在“京东黄金走廊”建设上,我们积极对接通州、唐山、廊坊北三县,成功举办六地交流研讨活动,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一体化”发展达成了合作共识,将于近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天津日报:
蓟州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在落实“三个融合”推进“十项行动”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蓟州实践,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宋伟龙:
感谢记者的提问。为深入落实“三个融合”推进“十项行动”重要部署,我们紧紧围绕“文旅品质年”提升目标,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9月,蓟州区被文旅部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是抓好“2个提速”,推进“7个融合”。
“2个提速”即提速景区迭代、提速乡村旅游。围绕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丰富产品业态、农家院提升改造等方面进行提速;“7个融合”即推进文旅、红旅、食旅、农旅、体旅、学旅、康旅融合。一是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渔阳古街、独乐寺街区休闲街区功能,策划举办美食、表演、音乐等体验活动。二是深化红旅融合。深度实施下营镇红色十里长廊、联合村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把红色资源做深、做透。三是培育食旅融合。全面展示推介蓟州绿色农品和特色美食,做好“蓟州盛宴”项目,打造蓟州城市和乡村美食游的新地标。四是推进农旅融合。加快休闲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马伸桥镇蓝莓小镇、杨津庄镇鲜花小镇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吃上旅游饭。五是做热体旅融合。推进蓟洲国际、玉龙雪场和盘山雪场提升改造。策划好京津冀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和山野运动大会等体育赛事活动,叫响“纵情山水、活力蓟州”体旅融合品牌。六是深耕学旅融合。以动植物科普园、手工坊为依托,推进亲子研学基地品牌创建。七是培育康旅融合。加快溪云渡乡旅综合体、京津冀健康谷等康养项目实施,建设高端度假露营地,深度培育生态康养度假旅游品牌。
津云:
农业农村部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牵头部门,在推进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融合发展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金福鹏: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有机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强势推进,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乡村。一是建强力量体系。聚焦乡村振兴对人居环境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研究制定《蓟州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健全完善“四五六”工作体系,深化拓展多部门联考、多层级巡查、全方位监督工作机制,明确整治目标,细化整治标准,压实整治责任。二是实施重点攻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压茬开展“四季战役”,常态组织“周末大扫除”活动,从垃圾污水、厕所革命、田园庭院、村容村貌等方面,集结优势兵力,全域全覆盖推进整治,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市前列。三是强化品质提升。高标准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统筹推进经济薄弱村帮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丰富拓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外延和内涵。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景区、村庄串珠成链、连景成片,真正使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四是推动塑形铸魂。深入开展“千村美院”创建活动,围绕“院落美、居室美、厨厕美、风尚美”,聚力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推动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双提升。发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作用,将人居环境标准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指标体系,在充分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不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绿色生态、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
李娟: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