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要补硒和维生素b(甲亢补充硒有效果吗)
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如果这种元素在人体所占的重量在0.01%以下,就称为微量元素。目前已知的微量元素约有70种,其中常见的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等。这些微量元素有强大的生物学作用,包括作为生物大分子的组成成分或辅助成分,或用于激素、维生素的构成,部分微量元素的缺乏和失衡在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组成人体的部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与内分泌相关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镁 元 素
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是体内多种细胞基本生化反应的必需物质,它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心脏、血管的健康,预防冠心病;激活多种酶的活性;抑制钾、钙通道,防止钙沉淀在组织和血管壁中,防止产生肾结石,胆结石;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牙齿更健康;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
人体镁含量的多少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项包含13个研究,536318位参与者的分析显示,每日多摄取100mg镁,糖尿病发病风险可以降低14%。
为什么镁元素缺乏会导致血糖升高呢?胰岛素分泌依赖于细胞内镁离子与钙离子保持的平衡,当镁缺乏时,胰岛素β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此外,细胞内镁离子浓度的降低可以导致细胞膜ATP依赖的钾离子通道的开放,这一变化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以及胰岛素抵抗。
镁离子缺乏除了影响血糖外,还会增加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在正常人中推荐镁的摄入量为250~300 mg/天,而糖尿病患者则建议每日摄入镁元素300~400mg,可以多吃水果、动物蛋白、绿叶蔬菜、大豆和豆制品、玉米、海带、紫菜、坚果等含镁丰富、未去皮的谷物等。
铁 元 素
成年人体内大约有4-5克铁,其中72%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余为储备铁,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肝、脾和骨髓中。成人每日铁的摄入量应在10~15mg,日常饮食中铁元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包括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
铁元素缺乏除了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外,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严重的铁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缺铁性贫血还会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 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的反应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由此可见,铁元素缺乏会从多个方面影响甲状腺功能。
体内铁元素过多也会影响糖代谢,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铁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过多的铁元素会损伤胰岛β细胞中富含的线粒体和溶酶体;铁作为一种氧化应激的催化剂,其含量过多时会加重氧化应激对β细胞的损伤。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合并继发性甲减,其原因是由于铁在甲状腺中过度沉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平时摄入的肉类增加,尤其是红肉中会含有较多的铁元素,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造成人体内铁的含量增加甚至过载。减少肉类的摄入对铁过量造成的代谢紊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碘 元 素
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为20~50克,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1)维持基础代谢、氧消耗和产热,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
(2)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3)促进大脑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4)调节水盐代谢,甲状腺素可促进组织中水盐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
碘缺乏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呆小症),主要发生在饮水、粮食和周围环境中缺乏碘的内陆、山区等地区。为了防止碘缺乏,国家规定在每千克食盐中添加20-30毫克碘。食盐加碘是最为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通过一日三餐补碘,既方便,又能保证人们终身摄入足够量的碘。很多海产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海菜中也富含碘,经常食用也有补碘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摄入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日常饮食碘过量同样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消瘦、心慌、手抖、怕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甲亢性心脏病。此外,碘摄入过多会增加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对患有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无碘盐。
锌 元 素
人体的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铁。锌在人体中含量在2~2.5g,是人体内200多种酶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广泛参与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锌的生理作用包括:
(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
(3)促进生殖器官和性腺的发育;
(4)维持正常的食欲和味觉;
(5)增强免疫功能;
(6)促进维生素A的代谢;
(7)抗氧化应激,延缓衰老。
锌能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贮存、分泌和结构的完整性及胰岛素本身的活性。缺锌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合成和激活受到影响,并且缺锌后胰岛素蛋白容易变性而失活。
科学家们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缺锌,而锌的缺乏导致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和稳定性受损,血糖会进一步升高。此外,锌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缺锌会加重体内的氧化应激和免疫紊乱,加重高血糖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何补锌呢?一般对以五谷为主食的人群,首先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摄入含锌高的肉类、海产品等;对已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必要时可用硫酸锌、甘草锌或葡萄糖锌等补充。补锌的同时要注意补充足量的动物蛋白。药物补锌不宜过量,锌中毒时会出现腹泻、呕吐、嗜睡等症状。
铬 元 素
铬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关键作用。铬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7毫克,主要分布于骨骼、皮肤、肾上腺、大脑和肌肉之中。
铬被称为是糖尿病的“克星”,它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中心活性成分,在糖脂代谢中具有协助胰岛素的作用。机体铬缺乏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耐量减低。铬还能有助于人们减少对甜食的渴求,帮助降低体脂含量、增加瘦肌肉组织、从而有助维持理想体重,因此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减轻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铬除了调节血糖的作用外,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近视的作用。
铬的最好来源是肉类,尤以肝脏和其他内脏,是生物有效性高的铬的来源。未加工的谷物、麸糠、硬果类、乳酪也提供较多的铬。而长期食用精制食品和大量的精糖,可促进体内铬的排泄增加,因此造成铬的缺乏。铬的过量摄入也会造成中毒,主要与铬的存在形态有关(铬有2价、3价和6价三种化合物,6价铬具有强氧化性,易穿入生物膜而起作用,会引起中毒),铬的中毒主要是偶然吸入极限量的铬酸或铬酸盐后,引起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和血液的广泛病变,导致死亡。
硒 元 素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具有抗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拮抗有害重金属、调节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增强生殖功能等作用。
硒缺乏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硒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补硒后血糖明显下降。此外,硒能保护胰岛及其他各器官免受高糖毒性的损伤,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由于中国72%的土壤中缺硒,在天然食品中,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大米、玉米等谷类作物硒含量均较低,因此中国人日常的硒摄入量只有30~45 μg,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0 μg的最低摄入量。因此,中国成年人每日食物外可以适当补硒。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粉、动物内脏、鱼类、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含硒元素都比较高,缺硒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食物,但食物中硒含量与产地土壤的含硒量有关,此外,植物性食物中硒的生物利用率大于动物性食物。治疗硒缺乏可以使用亚硒酸钠、硒甲硫氨酸或富硒酵母口服,但不宜过量,避免发生硒中毒。盲目补硒容易出现硒中毒,出现脱发、脱指甲、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症状。
氟 元 素
氟元素在正常成年人体中约含2克~3克,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中,人体所需的氟主要来自饮用水,水中的氟化物在1~1.5mg/L时,有利于保护牙釉质,超过这一范围,就容易引起氟中毒。
氟中毒对人体的损伤主要集中在骨骼系统,又称“氟骨症”。氟骨症可引起骨质疏松、骨质硬化或两者混合,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骨骼变形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氟骨症的患者,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要加强营养,补充钙、镁及蛋白质,每天给予维生素D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
氟中毒累及牙齿称氟斑牙,由于少量的氟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因此牙膏中常加氟,六岁以下的儿童应使用低氟牙膏。在已知的动植物中,茶叶中的含氟量最高,饮茶导致的氟斑牙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维 生 素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族作为关键酶的辅酶,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糖尿病患者糖异生作用旺盛,B族维生素消耗增多,如果供给不足,会进一步减弱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加重糖代谢紊乱。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抑制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胰岛素抵抗,缺乏时易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
维生素E
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当血浆维生素E水平降低时,可以加重糖代谢紊乱,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微量元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逐渐加重,一些不参与人体生理生化过程,而人体又对其缺乏精密调节机制的微量元素在体内蓄积,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例如铅、汞、镉、铊、砷、钴、铝、锑等。这些重金属中毒除了引起相应的中毒表现外,也会引起一些内分泌及代谢相关疾病。
镉中毒会引起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铅中毒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汞、砷等也可引起生殖系统功能下降;钴中毒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并引起胰腺损伤和血糖升高。
此外一些遗传性异常会导致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代谢性疾病。最常见的除了上述介绍的铁代谢异常引起的血色病外,还有铜累积病,铜累积病患者铜主要堆积于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或Wilson病。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或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需要药物驱铜治疗。
(小编团队介绍)
供稿:胡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