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的硒产品(农科院硒)

硒宝 06-16 18:11 91次浏览

下为正文

一滴水,在秦巴山间流淌。它穿岩石润土壤,把硒融进自己的身体。

一瓶水,飞越过珠穆朗玛。它汇细流达上善,把两大古国连接起来。

2015年5月,安康“真硒水”站在闪光灯前,成为印度总理莫迪访华的“第一瓶水”。 一时间,来自秦巴山区的安康富硒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国天然富硒土壤面积之大、地层之厚、硒储量之多,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被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安康,正把这种独有的自然馈赠发扬光大。

基于此,相比于全省其他地市的经济发展,安康有了“独门秘技”,也让安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和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单位。这背后,有着来自富硒特色产业的突飞猛进。

顺“硒”而为,特色产业蓬勃崛起

秦巴山间夹谷地,安康的地理区域并不具有十分的竞争力,但是自然留给安康人民的财富却深深地埋在地下,如果不加利用,这些资源禀赋只能是作为一种元素留存而已。

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的环境之中。经科学普查,安康市以紫阳为中心,10县区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中,全市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以上水平;在这里,富硒地层厚,特别是安康的大巴山中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复杂岩层,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长度达400-500千米;硒浓度适中,同时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宜开发利用。天然富硒土壤面积之大、地层之厚、硒储量之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之最,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

由此,安康被誉为“中国硒谷”。

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富硒”特色,将富硒产业作为安康环境友好型产业首位产业持续用力打造,初步实现了富硒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科技化。

2008年,我市确定富硒食品作为全市特色支柱产业;2009年,市政府网注册了“中国硒谷”中文域名,开通“中国硒谷”网站;2010年《安康市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颁布实施;2012年全市富硒资源普查报告发布,安康富硒食品标准上升为陕西省地方标准;2014年“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2017年全市富硒食品产值达到396.73亿元,同比增长28.0%。

2017年我市还制定印发了《安康市富硒产业总体规划(2016-2020)》、《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2017-2020年行动计划》,生态富硒产业正在成为安康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中国硒谷、生态安康”已成为安康地域品牌、城市名片。

围绕富硒资源、富硒优势、富硒产品和富硒项目,大力开展“中国硒谷”地域品牌以及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品牌宣传营销,加大安康富硒产品外宣推介,成为安康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抓好的一件大事。

北至东三省,南到港澳,西到新疆,东至江浙沪,接连不断的组团亮相,亮出了安康生态富硒品牌,也亮出了安康富硒特色产业的最大卖点和金字招牌。

以“硒”为媒,打响富硒金招牌

加大外宣力度同时,安康市委、市政府并没有放弃“本土作战”。

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硒博会”、两届以“富硒”为特色的中国创新挑战赛以及国际富硒魔芋经贸洽谈会、中国(安康)富硒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安康富硒魔芋产品远销日、韩、俄、港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陕西省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品种。

2014年,在武汉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安康富硒魔芋得到时任副总理汪洋的称赞;2015年5月,安康“真硒水”成为“莫迪总理访华第一瓶水”,使安康生态富硒产品登上了新高地;2016年5月,安康富硒茶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同年7月,安康富硒茶闪耀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举行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家商品展,驶入“一带一路”快车道。

近年来,安康生态富硒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与好评,“生态富硒”、“中国硒谷”正在成为提升安康农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引擎。

在获得“双优”称号后,回过头来看,安康之前的产业规模太小了,仔细想一想,产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企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低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现在企业科研跟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产值自然跃升,产业自然跟着壮大。

为此,安康市委、市政府紧密同中国农科院国家级专家合作,聚合省内外科技资源,走“院地”联手,大有可为。

2017年,成立了14个富硒科研创新团队,构建“国家级首席专家+地方学科带头人+科研推广单位+现代经营主体”协同创新产业发展体系,打造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院地合作“安康模式”。14个团队已开展检验检测688批次,制(修)定《富硒核桃》等标准10余项,开发“富硒核桃酱”等新产品3个,发表论文21篇,申请专利5项,研究院已组织申报中、省科技项目10余项,组织实施科研项目30余项。

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依托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是目前全国富硒食品唯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这也是我市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科技部2015也批准认定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6年6月,部省市共建的“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启动运行。2016年底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落户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安康高新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标志全国唯一的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在安康诞生。

一连串的国字号,是国家对安康富硒产业的认可和支持,也是安康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的回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紫阳焕古庄园签订了“富硒茶研发”科技合作协议,指导研发了“硒香茶”新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签订富硒产品研发合作协议,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陕西安康大健康公司签订“陕西安康大健康万亩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地质大学与安康华晔公司签订“富硒黑豆蛋白的提取与制备”技术研发协议,加快富硒产品研发合作。

有效发挥了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省富硒经济植物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和实施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加大富硒产品监管。

我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院地合作以来,富硒产品研发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富硒产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天然富硒茶标准、天然富硒猪肉标准已获得农业部专家评审。

因“硒”而富,富硒产业全面开花

目前,全市已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520万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6处、面积73.39万亩,认定有机农产品基地15处。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富硒矿泉水生产基地,年产富硒矿泉水27.4万吨。平利女娲茶、白河木瓜、宁陕香菇、镇坪黄连、镇坪洋芋、镇坪乌鸡、旬阳拐枣、旬阳狮头柑、宁陕天麻、宁陕猪苓10个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九个县区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整县环评;紫阳县获“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全市现有富硒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规模企业139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41家),开发富硒茶、富硒猪肉、富硒魔芋、富硒粮油、富硒果品、富硒矿泉水等富硒产品70多个品系。农产品注册商标236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8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0个、市级特色品牌18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11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19个。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荣获全国驰名商标。

以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为突破,通过实践探索,我市“畜-沼-茶”、“畜-沼-菜”、“畜-沼-果”、“林-芋-蜂”等循环种养模式得以广泛实施,实现了发展主体小循环;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格局,实现了农业园区中循环;因地制宜,逐步形成“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下种养间套、浅山茶果桑畜环绕、河谷平坝花卉种苗、设施农业遍布川道、生态旅游链接城乡”的全域大循环格局。

随着覆盖全市立体布局的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体系的不断优化,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以现代富硒农业为主导,覆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正逐步从培育发展阶段迈向整合和创新发展阶段,富硒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和发展优势。

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对本土资源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在由中国农业大学撰写的《陕西省安康市富硒产业总体规划(2016—2020)》中,专家有着更深的考量。

安康生态优势明显,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和国家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土壤、水质和大气质量优良,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经济总体欠发达,特色资源利用潜力大,区域品牌开发空间大,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富硒产业,基础较好,但产业链体系亟待提升:亟需引进富硒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精准控制硒含量,完善富硒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大部分产品未按富硒产品销售,富硒溢价不明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与知名产品需加强培育。

可以看出,只有掌握上游技术进而在富硒产业拥有话语权,才能把大自然留下的禀赋拓展为财富。

安康市富硒产业已经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仍需在龙头企业培育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不断突破,促进安康市富硒产业升级增效,实现“以硒兴城”、“以硒兴业”和“以硒富民”。

在这份规划里,还提出,争取未来10年内将安康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硒疗养生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富硒产业聚集区,实现“三大转变”,即富硒农业向富硒产业的转变,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全力培育“世界硒源地,国际健康城”区域品牌,将安康市打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休闲旅游和养生养老目的地。

记者看到,《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2017-2020 年行动计划》里展露出一个更大的目标:按照“三产引领、一产奠基、二产支撑”策略,安康市委、市政府推动全市富硒产业向科技创新、精深加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 年,富硒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 亿元以上,其中富硒食品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其中富硒种养产值350 亿元),富硒服务业产值达到700 亿元以上。

唯如此,富硒之路福兮富兮。

添加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富硒知识,富硒产业发展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