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博硒农产品(安康富硒产品博览会)

硒宝 06-16 18:09 102次浏览

“过去守着3亩沙荒地,吃了半辈子酸菜拌汤……如今有肉有汤,顿顿白米细面。”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月河口的胡宗全,眼睛笑成了一道缝,干瘪瘪的裤兜鼓起来,生活仿佛就像变魔术似的。

“万企兴万村,黄土变成金。”近年来,汉滨区创新“三联三共三优”工作方式,接续企村“捆绑”,纵深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变被动为主动,变助力为主力,变短期为长期,取得了“联”的成效,“共”的成果,“优”的成色,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打开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共富密码”。

“三联”——联接创新链

汉滨区位处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北依秦岭、南接巴山,国土面积36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78万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和“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尴尬,导致有231个脱贫村,近20万脱贫人口,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之一。

“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汉滨区工商联组织146家民营企业参与157个行政村联建帮扶工作,参与“兴村”项目总数178个,投入资金总额3.3981亿元,其中捐款捐物0.4197亿元,帮销农产品0.6亿元。2022-2023年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五好”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

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出“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新举措,与村集体在党建、人才、土地、劳力、资金等方面的共联共享。党支部与30个村经营主体结对联建,把党组织覆盖到产业链上;管理层和村委会互派干部挂职、学习,以强带弱提升技能型人才素养。培育致富带头人13名、技术工人12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致富带头人占比75%;董事会与村理事会常态化商要事、抓大事、解难事,形成联建联动联享工作格局。

“三联新、产业兴”,汉滨区大竹园镇的东旭茶庄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休闲民宿,五里镇梅花石村打造农旅综合体,开发林果采摘观光、休闲垂钓为一体的鸣鹤谷现代生态农业园,天瑞塬增强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进新民风建设,示范了产业强、乡村美、民风淳的新气象。

“三共”——共建产业群

汉滨区先后出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0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多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10条纪律、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恳谈会制度等,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帮企业解困,给政府支招。汉滨区工商联设立政协委员工作室,推出“321工作法”,立足原点、聚焦难点、抒缓堵点,接政策“天线”、守法纪“底线”,聚力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联合财政、统计等单位深入调研,形成《促进汉滨工业经济要素资源有序循环的调研报告》,被汉滨区委、区政府稳增长“政策包”采纳,奖扶302户企业6100万元,让1134户企业缓缴税费4461万元。推进银企、税企、政企合作,争取单笔授信10亿元,破解流动资金匮乏的瓶颈。

2023年,汉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站稳200亿元大关,贡献52%的税收、解决了60%以上的新增就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9.5%,民营企业技术类合同交易额占到99%,民营经济成为区域增长的“生力军”、创新驱动的“强引擎”、稳定就业的“助推器”。

汉滨区把共同富裕作为第一目标,天瑞塬公司先后与建民、洪山、茨沟、县河、瀛湖10个镇办结对,构筑“产业共建、市场共赢、效益共享”紧密型联盟,形成产-贮-销标准化蔬菜保供基地,培育经营主体72家、种植户3114户,建成蔬菜保供基地16个,实行育种、采购、质量管控、收储销售、标准化生产“五统一”带农益农,推行温室育苗、钢架大棚栽培、滴灌供水、配方施肥、振频杀虫灯防控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做强“土特产”的附加值,生产的果蔬除直销城区38家自营门店外,还批发到西安、重庆等地区,作为安康蔬菜产业链链主,年销售额超1.2亿元。

“双向奔赴”“双向选择”,纵深推进的“万企兴万村”行动行稳致远,双龙商会从大瀛湖片区商会中脱颖而出,汇聚生态农业、项目工程、茶旅融合、休闲康养、流通服务、广告传媒等领域130余名工商界精英,“先立后破”单设实践,一如既往讲好安康故事、汉滨故事、双龙故事。

“三优”——优化生态居

汉滨区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求发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属地服务、压实包抓责任。汉滨区“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镇办签订《“万企兴万村”包联推进责任书》,将益农带农惠农成果转化为“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

龙王泉公司秉承健康优先、质量优先、标准优先的“眼睛”向内又向外的核心战略,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流转集体土地200余亩,投资建成30万吨富硒水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在全区率先建立了院士级专家工作站,推崇“富硒矿泉水就是营养水”理念,制定了硒行业标准,实行“100-1=0”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研发并获得了一项“用于食品添加的高含硒水的浓缩方法”发明专利,解决了富硒食品中硒含量难以精准控制的难题,让农民富硒鸡肉、富硒鸡蛋有了绿色认证,填补了国内空白。

瀛湖商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4个,带农益农2.04万人次,资助贫困生156人,荣获陕西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商会。同时,建立“1315”利益分享机制,民营企业将收益10%用于土地分红、30%用于农户经营收益、10%用于村集体积累、50%用于经营主体收益。农民丢下锄头进车间,穿上制服当工人,家门口就业,村里头脱贫,土地有租金,务工有收入,盈利还分红,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以“三优”促“三赢”。汉滨区深化结对、强化帮扶、优化机制,推动企村、产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坝河镇繁荣村盛裕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桑叶喂鸡,鸡下蛋卖,鸡粪又可以给桑树施肥,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链。”盛裕祥生态工场投资近2000万元,流转土地180亩,建成鸡舍1栋,桑叶基地500亩,每天产蛋10万枚,年收益约3000万元,带动30余人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环博职校、长兴技校搭建培训用工平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非遗传承人、电商人才等成为善学习、懂经营、有技术的“行家里手”,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稳岗就业,勤劳致富。

此外,跨区域“万企兴万村”行动喜结硕果,对口帮扶单位山东商会爱心企业向汉滨区捐赠价值80万元的教育教学设备。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设立汉滨区曙光爱心助学金项目,让300名贫困大学生圆梦。民营企业助力山区教育振兴,书写了新时代“万企兴万村”行动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步,我们努力在招商引资新突破、‘五上’企业新诞生、“亲商助企”新常态、‘万企兴万村’新进展、商会建设新形象的‘五新’上做文章,以务实作风、实干精神优化营商环境,为汉滨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汉滨区工商联负责人说。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