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分析锌硒茶(锌硒茶属于什么茶)

硒宝 06-16 10:14 60次浏览

一、遵义茶产业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

第一,生态环境优势。遵义现有茶园主要分布在东部与北部6个县,现有茶园主要种植在丘陵宽谷盆地、中山峡谷等250以下的缓坡地带,海拔800~1200米,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相对湿度78%-85%,茶叶产区土层深厚,PH值4.5~5.5,土壤中富含锌硒锶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良好基础。地处北纬27°这条世界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线上,其“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少日照、无污染”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遵义茶“嫩、鲜、香、浓、醇”的品质特征。

第二,绿色纯净优势。全国茶叶安全抽检合格率为98.3%,而遵义茶叶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参照欧盟及日本标准,在国家茶园禁用农药55种的基础上,提高到了120种,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2015年3月15日起,新制(修)订的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及遵义红四个公用品牌的地方标准开始实施,贯标企业近300家。新标准中绿茶水浸物达40%以上,超过国标6个百分点。全市通过SC认证企业269家,通过ISO9001、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企业80家,清洁化生产线1001条。目前,遵义通过“三品”认证茶园达到90%以上,其中有机茶园12.71万亩,雨林认证茶园2.46万亩。

第三,规模优势。茶产业是遵义市特色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全市茶园面积有200万亩。全市有种植15亩以上茶园的家庭农场12331户,产业覆盖26.89万户101万余茶农。2020年,全市共有茶叶经营主体2804家,其中注册企业1506家、合作社412家、加工大户886家。有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104家,茶叶加工能力达20万吨以上。2020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6.49万吨,产值146.7亿元。

第四,品牌优势。全市有茶叶类商标836枚,“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兰馨”等驰名商标。“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绿一红”品牌。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2015年获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第五,文化优势。遵义红和湄潭翠芽诞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开展西南出口贸易换取外汇,支援抗战的重要商品。遵义茶叶发展,就是一部茶文化的发展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第六,平台优势。遵义茶产业服务平台体现越来越完善。依托大数据优势,在中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贵州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搭建了全国首个以GIS气象要素、遥感数据、茶叶萌芽等模型为支撑的保险气象指数平台,成功将茶叶纳入到气象指数保险保障范围,并探索了自动触发零申报的快捷理赔方式。在茶产业监管上,遵义市可进行二维码、有机码产品追溯系统的茶企共14家,截至2018年遵义市30家茶企进入“贵州省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

第七,政策优势。2018年8月印发的《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黔党发〔2018〕22号)文件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质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0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发展“贵州绿茶”、“遵义红”、“贵州抹茶”、“贵州黑茶”等四个茶叶公共品牌。2020年12月通过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树强“遵义绿色食品·健康美好生活”产业品牌。突出精深加工、龙头带动、集散贸易三大重点,加快建设中国茶业第一市。

(二)内部劣势分析

第一,商品化价值较低。由于海拔高度及交通条件限制,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这些个体小茶厂在生产工艺及质量上都无法保证;为数不多的几家上规模的企业,重点只放在了一般茶产品的开发,附加价值低。另外,缺乏品牌或手艺的传承环节打造,导致营销环节难以充分利用其文化价值。

第二,技术落后。由于茶农整体文化与技术素质偏低,造成农户种茶方法简单,茶园管理粗放,不能适时进行施肥、低改、修剪、采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与建设高标准绿色生态茶园差距较大。种植加工技术落后,致使贵州、遵义茶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低,茶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第三,产业链延伸不足。茶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产业内部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关联链尚未有效形成,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链,没有大量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产业聚集体。

第四,品牌劣势。遵义茶叶品牌繁多,“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等品牌逐渐发展起来。市场上时常出现“散、乱、杂”局面,各大小茶场争相上马,创制所谓名、特、优、新产品。茶叶牌子繁多导致各大小集体茶场之间内耗,优势资源无法集中,浪费严重。

(三)外部机遇分析

遵义是世界知名的茶叶原生地和优生区,尤其是优质绿茶产区。贵州绿茶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地理标志产品。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的10年间,世界茶叶销售量从383万吨增加到557万吨。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2027年,全球绿茶的消费量将由目前的110万吨增加到320万吨,茶产业市场广阔。据遵义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遵义海关共出口遵义茶叶4337.83吨,货值10.57亿元;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3亿元左右。

产品市场分析锌硒茶(锌硒茶属于什么茶)-硒宝网

(四)外部威胁分析

竞争压力是贵州茶叶产业面对的最主要的外部威胁。与国内知名茶产区福建和云南横向对比,近年来贵州茶产量稳步增加,但总产量不及前两者一半。茶园面积在全国所占比重远高于其产量,产量偏低。多年来,国内茶产业布局已逐渐形成,声誉较高的几种中国名茶,包括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依然很高。

二、遵义茶产业绿色发展策略的建议

(一)以绿色为核心价值,打造拳头品牌。全国市场品牌塑造方面,借鉴“小罐茶”互联网思维、体验经济的营销模式,如争取省政府牵头,将现有的包括遵义红、湄潭翠芽、正安白茶在内的全省十几个品牌整合为“多彩贵州,多彩贵茶”,以创造性手法整合贵茶+优势资源,替代主副品牌策略。品牌的核心价值以“绿色有机、自然健康”来识别界定。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消除人们对已有品牌的某些惯性印象,使贵茶以较高的起点进入市场。在省内市场,仍然重点打造“三绿一红”,同时夯实其他优势品牌基础,完善产业链。

(二)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是指茶叶的加工制造,在开发茶叶饮用的低层次需求上,追求多样化、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制茶设备及工艺,培训茶农。根据茶叶的质量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对于质量好的茶叶可以进行高品位、高质量、高档次的饮用茶叶产品的加工;对于质量较低的茶叶可进行多品种茶产品的深加工,生产茶饮料、茶糖果、茶冰淇淋、茶点心以及工业原料等产品。

(三)加强政府引导,错位发展。基于目前初步形成的集群化发展理念,打造遵茶集团、凤冈茶产业联盟。依托企业集团优势,促进加工初制精制分离以及“跨季节、跨区域、跨品种”搭配。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从春茶为主向春夏秋茶并重,从绿茶生产为主向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紫茶等多茶类延伸,从名优茶为主向名优茶与大众茶并举,提高茶青资源综合利用率。由政府做引导,认真分析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所在,综合自身资源、文化、生态环境等优势,对遵义茶产业的发展方向、路径、特色进行明确定位,与其他区域的茶叶产业形成错位发展,提高遵义乃至贵州茶产业竞争优势。

(四)将茶文化和旅游景点结合,建设茶旅观光园。遵义茶文化源远流长,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特色茶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契机,依托遵义众多的旅游名胜景点,建设茶叶旅游观光园。通过开展以茶叶为主的商品展示、展销和项目招商、洽谈、签约等活动,以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制茶工艺体验等为主的茶文化活动,利用各种互联网、自媒体等新时期主流平台积极宣传贵州茶产业,促进茶消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遵义茶产业发展到现阶段,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已基本具备,应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兴利除弊,使实施遵义茶产业强市强省的策略有章可循。

(执笔人:关晓溪 民建遵义师院支部会员、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该稿件为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联组议政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