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硒宝 06-14 18:11 15次浏览

现如今,当中国说出:若谁想用稀土打压中国,中国人民就会不高兴时,想必很多人都会为之热血沸腾,感慨国家强大了,再也不用看外国人的眼色了,稀土就是我们对外反击的“杀手锏”了。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中国稀土也曾有过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在中国稀土的历史上,外国列强就曾对华搞过技术封锁、恶人先告状和恶意抢注专利等各种路数,可谓手段之卑鄙,性质之恶劣,足以让今天的人们为之愤愤然。

那么,今天历史侦查处就跟大家聊聊,在稀土突围战中,中国是怎样让原本贱卖成“白菜价”的稀土,转瞬间完成惊天逆袭,一举成为后来卡住美国人脖子的关键性“杀手锏”的。如果你喜欢本期的文章,请记得关注、评论、点赞、转发。

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国外列强觊觎我国稀土的时间,却远远要早得多。

1939年,日军进攻绥西,绥西战役宣告打响。尽管日军凭借着精良的训练和先进的武器在中国长驱直入,但却在绥西战役中遭到了以傅作义、马鸿宾、马鸿逵等国民党主力部队的强力反击,在绥西战役中的五原大捷里,有一支神秘的日本军队被中国军队消灭,这股神秘的日寇就是日本的资源勘探队。

当时的人们以为日寇的这股勘探队只是奔着白云鄂博等地寻找铁矿的,因此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30多年后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日本商人拿着侵华战争中他们的勘探队绘制的地图,并找到了包头钢铁厂,提出了用当时中国紧缺的大米和外汇来购买矿渣,此时,日军勘察队的真正意图才得以曝光。

但是日本商人不惜以重金求购看起来好像“平淡无奇”的矿渣有什么用呢?本着“永远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个原则,事件很快就上报到了周总理的手中。

事实上,早在1935年,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院何作霖就在白云鄂博矿区一带发现了稀土,对于这个情况,党中央的同志也是了然于心,因此,睿智英明的周恩来总理很快意识到,日本商人的想法十之八九是奔着稀土来的。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于是,周总理果断拒绝了日本商人的“好意”,表示即使现在不能用,但总要把这笔财富留给子孙后代,于是令日本人垂涎三尺的矿渣被拿来铺地,并修筑成了当时中国最宽的大街,也就是现今包头市地标—–钢铁大街。

其实,当时把含有稀土的矿渣拿来铺路实在是别无他法,因为此时的中国科技依旧十分落后,萃取加工稀土的工艺水平几乎为零,炼钢分离出来的富含稀土的矿渣体量又非常巨大,随意丢弃当然很不妥,建立专门的仓库却又不可行,无奈之下,只好“变废为宝”拿来铺路,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落后的无奈之举。

稀土提炼技术的落后,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放着金山银山,却无法将之转化成经济效益,换取足够的外汇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悲伤和无奈,让当时的中国人倍感痛心。

更让人无比心痛的是,由于技术水平实在是过于落后,此时的国人只好把稀土矿当成铁矿来开采,因此,甚至还产生了对于白云鄂博的矿产,到底是以铁矿还是稀土矿为主进行开采始终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位。

这种缺失的定位状态使得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新中国进入到了内外交困的特殊时期,对钢铁的需求更为紧迫,加上稀土提炼技术的落后,最终在1965年,被迫无奈采取“以铁为主,其他为辅的综合利用”方针,造成大量珍贵的稀土资源白白流失。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的豪言壮语,更是对中国稀土丰富蕴藏量的肯定。稀土不光在国防军工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会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而除此以外,稀土在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新材料方面也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稀土无论是在军工乃至民用都有着无可撼动的重要性。

尽管稀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使用价值,可因为新中国初期缺乏必要的提炼技术,加上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科技封锁,我们一方面坐拥大量的稀土资源,把稀土卖成了“白菜价”,另一方却又不得不仰人鼻息,以高昂的价格去求购外国的成品稀土,想来,实在让人心酸和无奈。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正是在外国列强卡住了中国“脖子”的情况下,中国人决定纵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突破西方世界对中国稀土技术的封锁。

于是,这项无比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头上。作为物理化学博士,他在接受任务时,再三思虑,决定跳过传统的做法,直接选择难度更高的“萃取法”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徐光宪之所选择跳跃式突破稀土技术,根源就在于,当时国际上的稀土分离技术不仅成本高,而且提炼稀土的纯度低,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这也就是为什么彼时稀土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所在。

换句话说,稀土分离技术在当时是门高难度的技术,而徐光宪选择的“萃取法”,由于此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真正运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就连西方国家都还没有研发出来,也就是说,徐光宪挑战的是一条从来没有任何人走的道路。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之所以敢这样做,离不开他的满满自信和对稀土科技的敏锐感知。很多人对徐光宪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他是“中国稀土之父”这个光环头衔上,但实际上,徐光宪更是一个跨领域的天才式科学家。

1936年,徐光宪考入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级职业学校,攻读土木科;1944年,在交通大学获得化学系本科学位;1948年,徐光宪又自费赴美留学,仅仅三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还获得了美国西格玛克塞(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等诸多荣誉。

但他却在功成名就之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不顾一切阻挠万里迢迢回了祖国,当他的美国导师问他:“中国一穷二白,能给你什么?”,徐光宪答道:“中国是生我养我的祖国,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他给了我生命和信念!”,就这样,徐光宪克服重重阻碍,终于返回了祖国。

徐光宪归国后,像邓稼先等科学家们一样,立刻隐姓埋名,一头扎进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从事着核燃料的分离、提纯萃取等核心技术。

而萃取在当时还是一门新兴科学,为了解决原子能化学问题,他从三个方面来提高我国的萃取技术:

1.收集整理资料,完善相关技术

2.分类萃取体系,把杂乱的原理理顺

3.阐明萃取机理,理清技术规律

这些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做起来却非常之复杂,仅仅是第一步,徐光宪就制作了上万张文献卡片,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加上他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开始头角峥嵘地显露了出来,为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凭借着过人的深厚的学力和智慧,徐光宪索性挑战起了难度更高的稀土萃取法。

经过日以继夜的科研攻关,徐光宪成功研发出了稀土萃取法,并推出了DTPA“推拉”体系,将稀土分离工艺的系数,从国际上的1.4提高到了4,整整提高了3倍,从而超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科研攻坚任务。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但是徐光宪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因为他不仅要研究基础性成果,他还想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来,否则,再好的研究都是空中楼阁。

为此,他专门设计了一套化学操作流程,以及串级萃取理论公式,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又相对应地设计出了回流串级萃取工艺。

1974年,徐光宪亲赴包头稀土三厂开始验证这项技术,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他的科研成果最终被成功地运用到了实际当中的工业生产。

徐光宪的科研技术出来之后,很快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轰动,至此,中国具备了先进的稀土萃取工艺。

但徐光宪院士的贡献还远不止如此,他设计的稀土萃取工艺不仅没有收取任何专利费,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推广,徐光宪的愿望只有一个:让中国不再被西方“卡脖子”。

尽管徐光宪取得了惊人的科研成绩,可他却仍旧与众多科研工作者奋战在了稀土工艺的前线上,为了解决繁琐的萃取工艺流程,徐光宪与其他科研工作者共同研制出了“一步放大”技术,极大缩短了新工艺的生产周期,使得稀土生产迈入了“傻瓜式”流水作业。至此,我国的稀土工艺一跃跻身进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萃取工艺很多都是我国的核心机密,无法发表成论文公布于世,因此,徐光宪院士很少在国际上获得个人荣誉。

中国天才不少,但能视荣华富贵于浮云,把功名利禄于当草芥,学有所成后,毅然决然地从大洋彼岸万里迢迢回来报效祖国的,恐怕说的就是徐光宪院士这样的科学家吧!

正是有了徐光宪这样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稀土资源强国的转变,我国的稀土市场份额也一路飙升到了90%以上。

在中国稀土科技的强势发力之下,美国等其它国家的稀土工厂纷纷倒闭,中国取得了稀土突围战第一回合的完胜。

然而,让我们中国稀土高兴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国内的稀土就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由于稀土的利润非常高,很多资本开始盯上了这块“肥肉”,市场上很快就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了上百家稀土企业,而无资质的小作坊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他们之间恶性竞争、偷采乱采、相互杀价,渐渐地,国际稀土价格一落千丈,仅仅两年,稀土的价格更是跌成了“白菜价”,先前所有的努力几乎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

除了价格,稀土行业的无序竞争对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于是,稀土“福祸相依”的年代就这样降临了。

既然国内的稀土行业都“自相残杀”了,为什么还谈得上是“福”呢?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恰恰由于国内的无序竞争导致国际稀土市场价格的大幅缩水,很多国外稀土企业也在中国人的一顿“骚操作”下又是纷纷倒闭,“乱拳打死老师傅”也许就是对此生动的写照。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如果说,80年代中国的稀土行业受到了国外的封锁,那么,现在就是受到了国内自己人的围困。为了打破这种无序竞争,国家连续重拳出击。

1989年,我国开始实施稀土配额出口,整治走私,打击非法采矿;2010年,将稀土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2011年工信部提出“1+5”大型稀土集团整合计划,整顿中小企业,规范生产管理等等系列管控措施。

经过中央大刀阔斧的改革,稀土价格也开始稳步回升,从2005年的8.98美元/公斤,一路飙升到了24.06美元/公斤,价格上涨了整整3倍。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利润上升国内的稀土企业又开始了不良竞争,而且在外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再次开启了第二轮针对中国稀土的围追堵截。但这一次,角色完全转换了过来,我国已经占据了稀土产业链中的冶炼环节,优势非常明显,任凭美国和日本再怎么折腾始终奈何不了中国稀土。

无奈之下,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联合将中国告上了WTO,同时又试图寻找替代产地,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美国和日本的做法纯属“心里有鬼”。百年以前,他们欺负中国人欺负习惯了,认为强权就是真理,“大棒”之下别人就会妥协。现在他们手中没有稀土这个“大棒”了,美国和日本于是就认为中国会拿着稀土这个“杀手锏”,像以前他们对待别人那样死死卡住他们的脖子,于是美国人惊呼:不要被中国人卡脖子了。

因此,美、日等国的做法有两重含义:

一、稀土只有他们可以卖出高价,中国则不允许

二、中国会以稀土做武器,来卡他们的脖子

其实,美日等国的做法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国倘若真想用稀土卡美、日等国家的脖子,又岂会留给他们喘息之机呢?

正是在美国和日本的这种“小人之心”的疑忌之下,美国开始恢复稀土生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也开始生产稀土,国外生产的稀土增多,对中国稀土的需求就减少了,价格又再次回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以为稀土非常稀有,但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和认识。稀土在地球上的含量并不少,但一般很难汇聚成矿,它们常常是以氧化物状态存在的,只是冶炼提纯的难度特别大,受限于稀土的萃取不易,因此,在最开始,高纯度的稀土产量比较低,稀土的价格也就变得昂贵起来了。

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稀土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缺了,比如,日本在其南鸟岛附近,发现了储量约为680万吨的稀土矿床。

除此以外,稀土行业的下游材料的专利被美国和日本控制,他们利用专利的优势,开始无耻地打压中国稀土,而这就是他们对华最狠的“杀手锏”,也是最后的大招。

上文不是说中国稀土已经掌握了冶炼提纯的工艺了吗?为什么还能被人“卡脖子”呢?

其实,冶炼提纯只是稀土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包括:勘探、采矿、选矿、冶炼、下游材料、应用产业,六个大的环节。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这六大环节中的五个环节,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关键是在下游材料。

下游材料,简单来说,也就是稀土的深加工,而稀土的深加工是必须要申请专利的。由于刚开始中国人的专利意识不够,再加上在国际上的专利申请费用太过高昂,当时我国的稀土行业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因此,很多专利被严重滥用,甚至出现了令人痛心的泄密问题。比如,日本的住友公司就曾伪装成客户的身份参观中国稀土工厂,当时中国企业的保密意识不够,而住友金属就趁机偷走了中国稀土的工艺,然后再针对中国企业申请专利。

日本的住友公司针对中国稀土企业的“间谍”行为远不止如此。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钕磁铁二次压型专利。压型是钕磁铁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时由于中国稀土行业的压机精度不够,但是凭借自己的技术研究,创造出二次压型。

日本人发现之后,于是偷偷跑去国际上注册专利,于是这个中国攻克的技术反而成为卡住自己脖子的绳索。

当然,日本的稀土技术除了部分来自于抢注、窃取中国的稀土专利,其中也有他们自己研发的技术。比如,1982年,日本企业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首次发现钕磁铁,次年就在稀土下游市场最大的日本、美国和欧洲申请了钕磁铁基础专利。

日本人通过各种途径搞到了稀土的技术后,他们开始花费重金在欧美等世界各地抢注专利、申请专利,这样一顿操作下来,日本就站在了稀土深加工技术的“金字塔”之上,中国稀土要搞深加工,就必须得给日本人交专利费,否则就无法使用日本人的专利技术。

可有个问题就来了,技术专利保护是有期限的,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专利保护期限一般是在20年,只要过了这个时间,中国稀土企业是不需要给日本人交专利费的。

但是日本人又怎会轻易吐出到嘴的“肥肉”呢?当他们的专利期限到期了,日本人便通过欺骗和威胁等各种方法,恶意延长专利许可期限,要求中国稀土企业继续支付巨额的专利费。

所以中国稀土企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继续向住友公司缴纳巨额并且是过期的专利费。

比如,安徽有一家稀土企业和住友公司达成的一项协议规定:各种专利许可最久持续到2032年。也就是说从1982年开始,为了一个20年的专利,我们竟然支付了50年左右的专利费。

尽管日本人的欺骗一时能得逞,但中国人不是傻子,不可能任由日本人宰割下去,当中国人发现了日本的专利过期后,于是拒绝给这笔冤枉钱。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日本人就开始使出了他们的下三滥招数—-打官司!

日本人跟中国稀土企业打官司,并不是真想赢得官司的最后胜利,而是为了胁迫你,并且在漫长的诉讼中消耗你的财力和精力。那要怎么胁迫?很简单,将反抗的中国稀土企业和购买中国稀土产品的企业全部告了,很多购买中国稀土产品的企业就知难而退了。

2000年和2012年,日立金属(前身住友金属)在美国两次发起的“337调查”,就是针对中美德数十家企业。当然重点还是中国的稀土公司,毕竟美国的企业,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动真格。

在“337调查”的长期专利诉讼中,日本人一边将中国稀土企业告上法庭,一边威胁购买中国稀土产品的美、德企业,最终迫使他们放弃和中国企业合作。

而中国企业则遭受双重打击,不仅陷入诉讼中,而且还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亏损甚至破产。但是住友金属的操作还没停止,他们一边拖着,一边玩起了分化中国企业的把戏,承诺和解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授权,减少损失。

在日本人软硬兼施之下,最终,在这两次诉讼后,总共有8家中国稀土企业与日企达成共识,被迫缴纳巨额专利费,这就是日本人惯用的伎俩—-欺骗与威胁。

因此,在稀土产业链上,虽然我们在冶炼环节占据绝对的优势,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稀土产品,但是在下游应用中,我们也会被美日专利围堵,加上国内企业未能真正抱团,导致我们一直在应用端被卡住脖子。

但是,面对美、日等国肆意截杀,中国稀土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其实不尽其然。

针对美国与日本等国在下游材料上的围追堵截,中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稀土战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1.整合内部稀土企业,控制稀土开采

2.突破技术封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3.稀土产业全球化

那么,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硒土能提炼什么产品(硒是怎样提炼出来的)-硒宝网

首先,满足自身的需求。2019年,中国只有全球37%的稀土储量,却消耗了全球57%稀土含量。虽然中间的差额达到了20%,但这里面大部分是靠进口和新发现稀土资源来实现的。所以中国才能每年保持在4400万吨的稀土红线,并且还能满足出口稀土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需求。

其次,安抚了其他国家之后,我们可以扩充冶炼环节的专利技术优势,像日本布局全球专利那样,在冶炼环节修建我们自己的护城河。

最后,有了护城河,我们就可以向高端稀土产业发起冲击,不断积累专利技术,突破技术封锁。效果也非常明显,最近十年,中国的稀土专利申请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并且收购了收购了原本属于美国通用汽车GM.N的钕磁铁专利,也是世界仅有的两项钕磁铁原始专利。

简单来说,尽管我们在国际稀土行业的高端产业链中,尚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但是在稀土资源方面,我们有着全球储量中占大头的矿产资源;在冶炼环节,我们拥有绝对的专利壁垒;在高端领域,国家牵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并不断地指引着我国稀土企业向高端生态链冲刺。

相信假以时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稀土突围战必然能在高端产业链上拳打美国、脚踢日本,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的奇迹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