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富硒蔬菜种植(富硒蔬菜种植技术)
周幸
5月10日,万安县弹前乡新桥村富硒果蔬基地一排排果蔬大棚整齐排列,村民正忙着采收新鲜果蔬供应市场。“每天可采摘辣椒400至500公斤,半年下来5万余公斤,收益预计可达50万元。”基地负责人卢先贵望着自家30亩辣椒苗喜滋滋地说。
弹前乡结合土壤富硒优势,以村企合作、群众参与模式,发展富硒果蔬产业,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余元,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赢”。
近年来,万安县围绕建设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找出路,创新推进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得利”模式,探索强村富民新路。
党建引领共建共享
“花量大的果树会消耗大量的树体养分,要疏除多余的花、果,提高产量和品质。”高陂镇泗源村绿丰果业合作社发起人邓兰云在基地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
绿丰果业合作社前身是一家以种植温柑、南丰蜜橘为主的果园,种植品种单一、产量不高。该村党员邓兰云吸纳周边农户,牵头组建了合作社并成立合作社党支部,将村集体产业基地一并纳入共建管理,按“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风险共担”的方式发展,社员以土地、资金、务工等方式入股,或在合作社党支部的引导下独立发展,合作社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统一代销。目前,已有143名农民入社变成股东,不仅每月领工资,每年还能拿到分红。
万安县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方式,通过共建基地、帮带销售,积极探索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服务模式,推动三方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联建互促双赢
“农田流转后,每年每亩有310元流转费用,我们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一天有80元收入。”韶口乡韶口村村民刘俊一边管理农田一边说。
2021年,韶口村337亩农田经过整改面临3年熟化期,水稻种植效益低,每亩利润仅500元左右。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该村统一流转农田,引进安徽淮南辰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寿光国贸温室有限公司,建立绿色藜蒿产业园和富硒富锌蔬菜产业示范园,组织村民种植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有力推动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万安县充分发挥企业建基地、带农户、接市场的优势,在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土地、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精准引进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联建产业基地,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形成企业和村集体、农户联动发展模式。
抱团发展强村富民
百嘉镇距离县城10分钟车程,土地金贵、用地紧张,在引进温氏集团准备发展肉鸭养殖产业时,发现各村都拿不出地块建鸭棚。该镇创新探索飞地模式,将全镇8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打包,根据各自实力,分别建设1至2个大棚,共同打造了9个大棚连片的肉鸭养殖基地。同时,该镇坚持村党总支引领,将9个大棚统一承包,托管给温氏集团,种养产销一体化,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1个鸭棚每年可获租金6.8万元,一年养3批肉鸭可盈利20多万元;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每月工资4000多元,很多村民纷纷选择返乡就业……”百嘉镇黄南村党总支书记李小文如是说。
万安县对基础资源薄弱、发展途径单一的村,由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牵头,整合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资金和集体资产,采取“飞地置业”方式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基地,抱团合作拓宽致富渠道,实现企业盈利、集体增利、农民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