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元素化合价(碘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硒宝 06-13 10:12 15次浏览

2018高考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突破高考重要题型

1、关注化学与STSE联系。STSE题是对化学与生活科技的考察,重在考察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2013年(第7题)

2014年(第8题)

2015年(第7题)

2016年(第7题)

侯德榜制碱中物质的溶解度;浓盐酸检查输送氨气管道漏气;碘盐和黑火药组成

烧碱与纯碱的区别;漂白粉变质的反应;草木灰与NH4Cl混用的肥效;印刷线路板制作

通过题给性质和氨水、硝酸、醋、卤水的性质配对得出“强水”的成分

化学与生活(蛋白质鉴别、油脂性质、蛋白质变性、医用酒精

2、化学实验。涉及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涉及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涉及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常见离子的检验;辨认常用的实验装置,考查基本的反应原理。试题多以“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或“目的—方法—原理”的表格形式来呈现。

2013年(第13题)

2014年(第12、13题)

2015年(第10题)

2016年(第10题)

碘水的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醇的混合物;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蒸馏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12、涉及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与洗涤;涉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13、H2S与含Ag+的AgCl反应不能说明Ksp的大小;SO2与Ba(NO3)2溶液反应和用浓硝酸制得的CO2与SiO32—反应隐含硝酸的强氧化性和挥发性而不能得出题给的结论;浓硫酸与蔗糖反应表现出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稀硝酸与过量铁粉;铜与Fe3+反应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Mg(OH)2沉淀与Cu2+反应Ksp的比较

实验操作(分液、NO收集方法、氯化铁溶液配制、Cl2除杂)

3、元素周期表(律)。物质结构、周期表的应用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选考模块,

1、高考物质结构、周期表应用题的特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历年必考内容,考查主要包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或性质推测未知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未知元素;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对化学键的理解及表示;化学键与晶体的熔沸点等。考查元素是前20号元素或主族元素。

2、物质结构、周期表的应用题的训练方法:

(1)、重中之重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2)、要求学生熟记前20号元素、各主族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3)、归纳:短周期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位置关系、原子序数关系;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特点;化学键的类型、晶体类型及其关系,典型晶体的结构特点等。

(4)、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结合的表现。

(5)、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表现。

(6)、规范电子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已知3~4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和原子结构方面的信息,推出具体元素,判断物质(或离子)性质的强弱(高低、大小)。

2013年(第9题)

2014年(第10题)

2015年(第12题)

2016年(第13题)

推出具体元素,并确定O2—、Na+、Al3+、S2—中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

推出S、Na、F,判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和单质沸点的高低

推出具体元素为H、N、P、Cl,判断N2和H2沸点高低、H—和Cl—还原性强弱、P、Cl含氧酸酸性的强弱、N、P能否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周期表与周期律(元素推断、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性质的推断)

4、电解质溶液。

主要考查电解质溶液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水的电离和离子积、pH、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离子浓渡比较、以及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要求根据难溶物的Ksp(由不同类型的物质Ksp要转化为物质溶解度后再进行比较)判断沉淀的先后次序。要求接受加工处理坐标图提供的信息,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要求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物质的分离、同一物质的Ksp与溶解度S的转化等。

一般选择题考一个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再就是穿插非选择题,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例子,给出情景和信息,因此,本部分内容灵活多变,辐射面方,重在应用。所以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悟性。

2013年(第11题)

2014年(第11题)

2015年(第13题)

2016年(第12题)

根据AgCl、AgBr、Ag2CrO4的Ksp,判断含同浓度的Cl—、Br—、CrO42—的溶液中滴加Ag+,沉淀的次序

根据题给AgBrO3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判断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求指定温度下Ksp、分离KNO3中含少量AgBrO3的方法

将同浓度同体积的两种碱溶液分别稀释,根据溶液pH随稀释倍数n的lgn的变化,判断碱性的强弱;弱碱电离与浓度、温度的关系;无限稀释溶液的c(OH—)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电离度、pH、离子浓度比

5、有机化学。在新课程高考中,对常见有机物性质、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同分异构现象的考查。《考纲》要求:了解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013年(第8、12题)

2014年(第7题)

2015年(第9题)

2016年(第9题)

8.通过辨认香叶醇的结构和官能团,确定其分子式和性质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水解得到的醇和酸,重新形成酯的数目

在戊烷、戊醇、戊烯、乙酸乙酯中,确定其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化合物

根据题给乌洛托品的结构中的原子守恒,确定由甲醛和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的物质的量之比

有机基础(命名、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高分子化合物)

6、电化学。题型常结合一新型电池对原电池、电解池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考察,涉及电源正负、电极阴阳的判断、电极反应的判断、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周围的PH的变化、电极质量的变化等知识,实质就是看图说话。

2013年(第10题)

2014年(第27(4)题)

2015年(第11题)

2016年(第11题)

1.利用原电池原理除去银器表面的Ag2S。2.二甲醚燃料电池

根据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利用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评价电渗析法“四室”与“三室”的优劣

根据葡萄糖的氧化反应设计为微生物电池、燃料电池。

电化学(离子交换膜、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电极方程式书写、电量与产物的计算)

第26题——综合实验题

实验题不但在II卷中必有一道大型实验题,而且几乎每年选择题考查基础化学实验。常结合实验装置图进行辨析,是学生出现错误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全国卷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涉及问题:①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特点组装要求;②实验步骤中的反应原理及除杂方法和原理;③有机物的提纯方法和某些试剂的作用;④有机物产率的计算。

1、高考实验题特点:常见物质的鉴别、分离、检验,常见仪器、药品的使用,规范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新题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综合试题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完成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和陌生方程式书写,实验中涉及反应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定量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能力。有计算填空。

2、实验题训练方法:

(1)化整为零,注重基础,注重细节。

(2)注重比较分析,注重归纳。

(3)强化实验设计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装置、仪器、试剂、步骤、现象、结论等实验的各个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所掌握的实验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4)注重实验评价的训练。

(5)重视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2013年(13分)

2014年(13分)

2015年(14分)

2016年(14分)

载体

由环己醇消去制备环己烯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酯化反应)

草酸分解

氮的氧化物(NOx)氨气制取

考点

仪器名称,防暴沸及补错,副产物的分析,产物的分离提纯(分液、蒸馏),产率计算

仪器名称,物质的分离提纯(洗涤、分液、干燥)及其操作原因,化学平衡,蒸馏装置的辨认,产率计算

实验现象复述,产物的判断,装置的作用,仪器连接顺序,实验设计证明草酸酸性、二元酸

(1)装置的选取;氨气制取原理;仪器的连接(2)实验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原理解释

2、第27题——-无机综合题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试题呈现形式均以工业生产或科研实验实际为情境,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生产(实验)操作能力、生产方法或实验方案的评价。

1、无机框图题属于学科内综合题,高考无机推断题的特点是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实验、工业流程、化学计算相关联。因此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常见试题的内容有:

①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相结合;

②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结合;

③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电解质溶液相结合;

④用元素及其化合物,考查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3、当前的热点试题内容有:

①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技术、实验探究、化学工艺或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相结合;

②元素化合物与生产生活与实际相结合,考查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原子利用率。

③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用,考查电化学运用。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

2013年(15分)

2014年(15分)

2015年(14分)

2016年(14分)

载体

回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次磷酸的性质与制备

由铁硼矿制备硼酸

NaClO2(亚氯酸钠)生产工艺

考点

元素化合价,相关化学(离子)方程式、电池反应的书写,放电回收物质原因解释,方法优劣的评价

元素化合价,电离、电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产物的确定,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生产工艺的评价

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高溶解速度的方法,物质的分离提纯,浸渣成分的判断,粗产品中杂质的确定

(1)化合价;(2)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试剂的选择与成份分析;(4)氧化还原反应成分判断与计算;(5)计算;

第28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1、热化学与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是高考热点,且出题方式多变,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非选择题中出现。通过能量变化图、键能、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与温度的关系等创设情景,提供新信息,考查盖斯定律、求“△H”,判断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也可以通过社会热点创设情景。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金属腐蚀及防护

作为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电化学,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在26题、27题或28题中出现,试题情境新颖,许多新能源、材料、技术与电化学有关。

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①化学反应速率简单计算,②考查观察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实验现象、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③考查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④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或图像中数据,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或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⑤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作用。四年来主要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试题均以数学坐标图的形式呈现命题信息,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得出化学结论,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2013年(15分)

2014年(15分)

2015年(15分)

2016年(15分)

载体

由合成气合成二甲醚

乙烯直接(间接)水化制乙醇

海藻提碘及HI分解

元素铬(Cr)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考点

写铝土矿制纯Al2O3的反应方程式,多平衡体系互相影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坐标图的分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计算电池的能量密度

乙烯水化制乙醇的反应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求△H,根据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坐标图计算平衡常数Kp,判断压强大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提高转化率的方法

海藻中提碘还原产物的确定,根据Ksp进行沉淀转化平衡的计算,键能与△H的关系,有关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K的计算,坐标图的分析及升温后的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反应实验现象描述; (2) 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判断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3) Ksp的相关计算

第38题.——有机综合题型

有机推断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题型新颖灵活,解题能力要求高,但起点高,落点低,仔细分析很容易得到答案。

1、有机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结构;(2)根据相互转变关系和性质推断物质结构;(3)根据反应规律推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4)根据物质性质和转化关系推断反应的条件和类型;(5)根据高聚物结构推断单体结构;(6)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7)根据有机物用途推断物质。

2、有机推断题的训练方法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成键特点。(2)官能团的性质及其衍变关系。(3)有机反应类型归纳。(4)重要有机实验复习。(5)推断方法归纳与训练,突出比较的作用。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组成和结构上的变化,确定反应发生的位置和类型。(6)规范有机物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016年(15分)

2015年(15分)

2014年(15分)

2013年(15分)

2012年(15分)

提问涉及

(1)糖类的性质;(2)判断反应类型;(3)官能团的名称;判断反应类型(4)二元酸的命名;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5)官能团异构;(6)设计合成丁二烯线路

(1)推原料名称、中间物官能团名;(2)判断反应类型;(3)写中间物结构简式(4)异戊二烯共面原子数、顺式聚合物结构简式;(5)官能团异构;(6)设计合成丁二烯线路

(1)写卤代烃消去方程式、反应类型;(2)中间产物名称及方程;(3)中间产物结构简式;(4)同分异构体;(5)苯发生反应条件试剂

(1)推原料名称(苯乙烯);(2)写醇氧化方程;(3)写中间产物结构简式判断反应类型;(4)产物结构简式;(5)同分异构水解方程;(6)同分异构数、结构简式

(1)推原料结构简式;(2)中间产物方程、反应类型;(3)-(5)写中间产物结构简式;(6)同分异构体数、结构简式

二、高考化学命题的大趋势

化学命题趋势1——强调覆盖面,体现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选择题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查,而是一种立体综合。题少,综合性强。覆盖主干知识。理论、原理题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查,仍然是一种立体综合,考查知识体系。

化学命题趋势2—考查基础 注重创新

选择题部分大多都是教材上基础知识通过新模式来进行考查,强化重点的概念、理论的变化应用,如反应热产生的本质与图表、图像的联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图表图像的联系、教材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或者将教材中相关图片、装置、习题经过精心包装,。

化学命题趋势3——无机化工

①工艺流程题以能力立意为主,而无机框图题是以知识立意为主。

②情境新,能考查学生的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情境优先原则。其命题点主要有:①考查原理、②考查流程、③考查转化⑤考查计算。

化学命题趋势4—–点面结合 突出综合

增加考查化学知识的覆盖面,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辐射考查中学化学中关于物质结构、氧化还原、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

化学命题趋势5—–探究性试题

探究性试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流题型。“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过程”(主要是实验操作和预期实验现象)。

化学命题趋势6—–图表题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考理综化学的主流题型

A、实验仪器图B、原理数据图

化学命题趋势7—–新材料、新能源、新科技成果将是高考命题的素材

化学命题趋势8—–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1、.原子经济性观念凸显2、.新能源概念独占鳌头

三、对于今后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可做如下预测

1、试题特点

选择题为STSE,重在考察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电化学原理、阿伏加德罗常数,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关系、溶液pH值及Ksp、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合物、离子方程式判断。基础中求综合,综合中求稳定,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

2、预测推断选择题的构成:具有灵活性、发散性和适当的难度。强调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注重考查创新思维品质和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命题时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难题把关,达到既能控制难度,又能提高区分度的效果,使分数有理想的离散程度,达到甄别和选拔考生的目的。非选择题的构成:

碘元素化合价(碘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硒宝网

四、整体周密规划高三化学总复习—-细节决定成败

(一)高三年级化学年度教学计计划

2、第二学期

周次

内容

课时

主备人

1 (2月 日- 日)

1.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检验

2 (2月 日- 日)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考试

3(3月 日- 日)

5.综合实验

6.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4(3月 日- 日)

7.化学计算

5(3月-日-日)

8.基本概念

6(3月 日–日)

9.基本理论

7(3月-日-4月 日)

9.基本理论

10.一模;讲评、分析、总结

8(4月-日–日)

1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9(4月–日–日)

1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0(4月–日–日)

13.有机化学

11(4月-日-5月-日)

14.二模;讲评、分析、总结;“5.1”节放假

12(5月–日–日)

15.查漏补缺

13(5月-日–日)

16.查漏补缺

14(5月-日-日)

综合练习(三模)

自主复习指导

15(5月25日-31日)

自主复习指导

16(6月1日-7日)

考前辅导

3、举办复习小专题

电解质溶液、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表专题、阿伏伽德罗定律、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无机元素推断、实验基础、实验综合、拼盘中的化学小计算、化学工业流程、化学与可持续发展(STSE)、有机化学、学科综合。

(二)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规划复习

1、教学规划。整合教材,科学安排。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按概念和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 — 有机化学 —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

课堂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应试技巧、情感目标出发 ,以高考的热点、重点进行专题和专项训练。

教学模式 :问题(习题)引入,知识回顾,例题拓展,训练深化,习题巩固的模式

复习思路:一例、二变、三练。一例:精选一个典型例题,进行基础与能力的整合,审题的指导。二变: 设计两个变式训练,举一反三,认识题目中的“形似”和“神似”。三练:设计同类习题,适度拓展,点面结合,及时巩固,落实学生审题平稳性和答题的规范化。

2、考试规划

3、练习规划

五、行为控制、激励学生促进发展

1、新高三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课堂看学生;从测试看学生;从动机看学生。

2、激励学生参加各类考试

3、点燃激情、激发斗志、勇敢挑战

六、研究《考试说明》、巩固双基,形成知识网络

1、研究《考试说明》、善待课本,巩固双基,紧而有序,稳中求进。

认真细致地研究《考试说明》中“I—了解”、“II—理解(掌握)”、“III—综合应用”这样的要求。全面、扎实、系统而又灵活的推进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复习内容、讲练等方面的节奏,使复习过程紧而有序、稳中求进。

教学主要任务: 梳理主干知识;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加强综合训练,立足基础,提升解题能力。提炼解题方法,掌握解一类题的范式和技巧。

学生努力达到“六个足够”

基础足够扎实,实验足够重视,思维足够灵活,审题足够仔细,书写足够规范,表达足够清楚。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

始终抓住“三基”复习不放松

基础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基本技能—-化学实验、化学用语与化学计算等。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定量研究的方法、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模型的方法、抽象的方法、 假说的方法(元素观、微粒观、转化观、绿色化学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

能力结构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在上述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自学是方式。

2、要求学生经常联想,善于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就题讲题,越讲越差。每讲一道题最好要变形,让学生举一反三(举一练三)。动手、动脑,找到学生症结。学生是学会的,不是听会的,点拨拓展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3、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培养能力、及时反馈。

要不断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认真钻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有关参考资料,注意及时获取有关高考改革的信息。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和思维障碍,及时地解决好学生的疑点 。 坚持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和培养能力“以万变应不变”的原则。

七、认知加工、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有效性

复习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1 每题必讲,平均用力;2 讲解题目仅限题目本身,没有拓展;3 面对全体,没有分层;4 优等生不想听,薄弱生仍听不懂;5 当堂课听得很明白,过后又糊涂犯错;6 讲与不讲,没有区别。

何为好课?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动力;

(2)课堂教学中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上课提问比不提问好,从教师和学生提问质量可以看出思维深度。

(4)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一堂好课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高三复习高效课堂:低起点—-以基点而为;密台阶—-渐进而全面;快节奏—-紧凑而给力;大容量—-思维容量大;高效益—-教学有实效。有效编网、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推进。

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解决考生弱点:

知识复习,针对学生弱点—-一题多做;习题讲评,针对学生弱点—-一题多变;

想方设法,弄清学生弱点—–一问多解;不惜代价,解决学生弱点—–多题一法。

基础知识到位:

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适当重复,逐渐深入,最后到位;

知识点与知识网的关系——-知识点是理解的基础,知识网是应用的基础;

理解与记忆的关系—-理解是基础,记忆是根本、没有记忆就没有智慧,不要把记忆边缘化 。

逻辑思维到位:

掌握知识与解题的关系——知识是基础,解题是目的。

练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根本,没有质量就谈不上数量。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基础题与能力题之间的关系——先学会做基础题,然后学会做能力题。

做题与反思的关系——教会学生反思总结、理清知识漏洞、提炼解题思路、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建错题档案,失败乃成功之母。

处理好教学中几个关系——练习与讲评的关系。

积极开展四种课型研讨:系统复习课(第一学期)、专题复习课(第二学期)、试卷讲评课(月考、模拟考试后)和综合复习课(第二学期)。

认真落实“四个进课堂”:考试说明进课堂、试题统计分布进课堂、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课堂、高考真题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