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村富硒蔬菜基地(名胜富硒农庄)

硒宝 06-13 10:11 32次浏览

初夏的赣鄱大地,万物勃发、生机盎然,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到江西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体验乡村游的游客,进村前总会在村口的“笑脸墙”前驻足。墙上的一张张笑脸,展示着村民昂扬的精神面貌,也诉说着村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走进村民家中拉起家常:“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潭头村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期盼。近年来,乘着苏区振兴东风,村里守住绿水青山,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着力改善环境,乡亲们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潭头村的发展变化,是江西广阔乡村幸福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全省25个贫困县、3058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退出,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如今,革命老区迈上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人民幸福指数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不断增长。从农村到城市,从乡村到社区,一张张民生答卷上写满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钱袋子”鼓了,获得感实实在在。

在瑞金华屋村,青松,是华屋人脱贫致富的力量源泉。2018年,华屋整村实现脱贫摘帽。作为远近闻名的“华嬷嬷”泡菜创始人,华屋村民华小英近日正忙着在蔬菜大棚查看蔬菜长势,为研制新的泡菜品种作准备。此前,她和家人成立了蔬菜水果合作社,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增收致富。“有了好的原料,泡菜就会做得好,生活就会有奔头。”华小英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矢志不渝增进老区人民福祉,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同时,江西通过开展“保用工稳就业”“开发区百万大招工”等行动,让广大群众业有所就、劳有所得、勤有所获。

——“小院子”美了,幸福感真真切切。

对于南昌市东湖区光明社区的居民来说,管线混乱、道路破损等问题,曾是困扰他们的烦心事。近几年,东湖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对楼栋墙面、路面、管线、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如今,走进光明社区,道路通畅、环境优美,居民连连点赞。

更嘹亮的城乡品质提升“集结号”,在全省范围吹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20.42万套、居全国第一,纳入2019年国家计划的686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工;社保卡覆盖全省99%人口并在七大领域初步实现一卡通用。此外,江西还成立了省市县乡四级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安全网”牢了,安全感切切实实。

潭头村富硒蔬菜基地(名胜富硒农庄)-硒宝网

“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嘱托,语重心长、催人奋进。

民生问题无小事,社会治理无易事。江西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连续16年获全国综治考评优秀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整体绩效保持全国前列,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98.87%、98.31%,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江西正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神山村村民:“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习近平

5月11日,井冈山神山村迎来八方游客,红色旅游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李 劼摄

青山远望,翠竹听潮。5月11日,神山村小雨不歇,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这座小山村,人人忙得不亦乐乎,在前往幸福生活的奋斗路途中,人人喜笑颜开。

神山村究竟有多忙?从全国人大代表、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的一天工作就可得知。

当天10时许,见到左香云时,他正为游客们讲解:“2016年2月2日,是村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那一天,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来到神山村,看望慰问村里的贫困群众。”

见有人走到跟前,左香云忙不迭地招呼:“早晨6点就收到6拨游客预约,我会逐一作讲解,沿着总书记的视察足迹参观、学习、研读。”

最后一拨客人离开,已是下午5时。左香云洗了一把脸,接过妻子递来的茶,落座后便打开话匣子:“大家都想脱贫致富,吃上‘生态饭’,总书记的关怀与指导,让这一憧憬变成了现实。”

“五年多过去,神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脱了贫,而且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产业富民更加扎实,旅游红培更加兴旺,村民们个个干劲十足。”今年以来,左香云愈加忙碌,他乐呵呵地说,“农家乐、民宿都开起来了,客人络绎不绝;老本行——竹制品加工也没落下,激光雕刻机转个不停。”

2020年,神山村人均年收入为2.8万元,较2015年增长2.5万元。神山村第一个开“农家乐”的彭夏英掰着手指算:“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过,今年明显好转,头5个月有近6万元进账。”

“总书记从门外走到里屋,详细询问我们的生活状况,被褥暖不暖、用没用上自来水……就像亲人之间拉家常一样,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回忆着总书记在家中的一幕幕场景,彭夏英眼眶湿润。

从住土坯房,到住上新房,还加盖了一栋民宿楼。“小儿子从深圳回来帮忙,让我很欣慰。更让人高兴的是大儿子去年结了婚,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彭夏英说。

“游客们来到神山村参观、消费,大家讲的都是文明语、开心话,做的都是高兴事、致富事,家家为美好的生活奔忙,别提多幸福!”左香云父亲左秀发一席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正如总书记所说,神山村一定会走上富裕之路!”眼下,神山村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发展的路途也愈加清晰:团结一致、有序发展,让更多的村民融入其中,共享发展成果;以文化为魂,提升品牌意识和服务,加快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潭头村村民:“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潭头村富硒蔬菜基地(名胜富硒农庄)-硒宝网

——习近平

5月12日,航拍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 史港泽摄

5月13日下午,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参观游览。村里精心打造的小桥湖景,成为大家争相拍照留念的背景。

“大家好,欢迎来我家参观,你们看墙上的这几幅照片,就是总书记视察时拍摄的。”退伍军人、村民孙观发戴上话筒,在家里给来自辽宁沈阳的研学旅行团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

“今天已经有12拨客人到我家参观,嗓子都快讲哑了。”孙观发送走游客,脸上略显疲惫,却又掩饰不住兴奋。他告诉记者,一天最多时,他家有七八百游客来参观,几乎成了村里最火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潭头村视察时,孙观发还只是一名普通村民。如今,他已成为村里旅游合作社的股东、旅游服务公司的资深讲解员,每月有2000元固定工资,年终还有分红。

2018年收入7.3万元,2019年19万元,2020年22万元……说起这几年自家收入变化,孙观发更是高兴。去年,他将二楼4个闲置房间改造成了民宿,拥有8个铺位,4月份收入达5000多元。

“快来尝尝我家的麻饼,新鲜出炉的嘞。”离开孙观发家,麻饼店老板温秀珍也招呼上了记者。温秀珍两年前将自己的夫妻店从镇里搬回村里,因为生意火爆,还请了5名帮工,去年收入达40多万元。

两年来,随着旅游人气的节节攀升,潭头村村民收入普遍大幅增长。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旅游服务公司,吸引150多户村民入股,办起了富硒食堂、民宿、特产超市和咖啡馆。其中,富硒食堂收入达300多万元,全村民宿床位130多个。

“你看我们的富硒食堂现在很受欢迎,客人们都夸我们的饭菜口味好。”在潭头村富硒食堂,旅游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卫东一边招待客人,一边给记者介绍这里的经营情况。村里紧靠着的梓山镇富硒蔬菜基地,其中有500多亩由潭头村村民经营,所产蔬菜不但外供,也保障了富硒食堂的食材需求。

潭头村富硒蔬菜基地(名胜富硒农庄)-硒宝网

和两年前相比,潭头村的变化还有很多,最显眼的就是村容村貌——绿化更好了,环境更美了,道路更宽敞平坦了。在于都县重点推介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线路中,潭头村都是必去的景点之一。春节最火的时候,村里一天游客量就达4万人次。

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说,大家有信心,把旅游事业继续做大做强,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光明社区居民:“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

5月11日,南昌市光明社区,居民在锻炼身体。 记者 洪子波摄

5月11日下午,一场透雨过后的南昌,空气格外清新。在彭家桥街道光明社区,居民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来到社区广场散步、聊天。在他们身旁,那张名为“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的幸福大合照十分醒目。

看着照片,光明社区幸福大妈合唱团成员陶润香思绪被拉回5年前。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光明社区给大家拜年,并在社区活动中心观看了合唱团排练。“总书记称赞大家有激情、唱得好,祝大家歌声常伴美好生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陶润香脸上堆满了笑容。

“总书记来的那年,合唱团只有20多人,现在已经超过100人了。”“是啊,社区真是年年有变化,前两年硬件升级,道路更通畅、环境更优美了,这两年软件提升,为‘一老一小’解决了不少难题。”……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陶润香和邻居们拉起了家常。“听说下半年社区还要开幸福食堂,这正如总书记所说,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了。”

老人们口中的“幸福食堂”,是光明社区不断丰富服务内涵、补齐服务短板的产物。“我们这个小区是老旧小区,老人比较多,考虑到部分高龄老人日常用餐存在困难,我们计划推出老年幸福食堂。”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刘云娟介绍,社区牢固树立“党建+”理念,除养老服务外,在便民服务、互助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你看,前面那个穿马甲的大叔,就是我们社区的志愿者。”顺着刘云娟手指的方向看去,社区爱心帮忙团志愿者张则林正拎着工具袋,急匆匆往前走。“有居民给我打电话,说前面小广场上石凳拆除了,但地上还有些钉子,我得去拔一下。”

张则林退休前是一名钳工,算是维修“老把式”。到达居民告知的地点后,只见他从工具袋中掏出锤子、錾子等工具,几分钟就把钉子“隐患”解决了。“老张是党员,平时义务帮街坊邻居修水管、换门锁,还经常倒贴材料钱。”看到记者跟着张则林采访,路过的居民走上前给老张“点赞”。

以张则林为代表,光明社区志愿者规模已达1000余人,社区内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蔚然成风。也正因为如此,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习近平总书记来社区时叮嘱我们要抓好党建、抓好服务,我们一定牢记嘱托,继续把基层的工作做得更好。”刘云娟说。

记者手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贫困户、讲解员、股东,这三个看似关联不大的身份,串起了潭头村村民孙观发的人生故事。

每次有旅游和研学团队上门参观,孙观发都会讲一讲故事中的细节,从脱贫摘帽,到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视察,再到近两年村里的变化,一样的讲述,不一样的感悟。

故事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江西这片红土地,牵挂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亲自谋划、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在江西,不止一个潭头村。以其为代表,大到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小至村民住房、老表喝水、孩子上学,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令人惊叹。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如磐初心,在红土圣地的角角落落,照进现实。

在江西,也不止一个孙观发。在赣鄱大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上看到的盈盈笑脸,温润人心。那些定格在笑脸墙的笑容,回荡在山野间的笑声,好似一张张填充幸福的拼图。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样的感恩奋进,在4500多万赣鄱儿女的共识共为中,落地生根。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我们继续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