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蔬菜一天摄入量(摄入蔬菜量一天富硒含量多少)

硒宝 06-12 18:16 68次浏览

“这里有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一定要打好这个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加畅销。”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赣州视察工作,于都县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这片历时数年打造的现代化富硒农业基地,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示。而此时,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赣南地区这片土地上已耕耘了13年,推进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开展,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地质调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赣南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土地资源家底不清等情况,精心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查明了赣州市土地质量状况,圈定了富硒富锌等特色土地资源,提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议,提升了土地附加值,增加了农产品价格,有力支撑了赣南脱贫攻坚。

政府的感谢和老乡的笑容是最好的肯定

自2016年以来,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地调中心”)牵头组织实施赣南地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4家直属单位,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集成与服务应用”等项目,组成了赣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走遍了赣州18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他们以坚韧的毅力攻坚克难,以辛勤的汗水浇筑成果,以宝贵的智慧将丰硕的特色土地资源留在赣南这片红色革命圣地之上。一份份成果报告、一张张成果图件、一个个基地档案,及时送达赣州各级政府。一处处富硒农业产业基地拔地而起,政府的感谢、老乡的笑容是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最好的肯定。

富硒蔬菜一天摄入量(摄入蔬菜量一天富硒含量多少)-硒宝网

禾丰蔬菜基地

4年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共完成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5840.71平方千米,在赣州市调查区圈定富硒土地面积7452.71平方千米,其中无公害富硒土地面积6135.96平方千米(满足绿色富硒土地面积2632.06平方千米);圈定富锌土地面积2750.61平方千米,其中无公害富锌土地面积1946.40平方千米(满足绿色富锌土地面积893.73平方千米)。提出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议区232处,其中绿色富硒基地建议区62处,面积497335亩;无公害富硒基地建议区96处,面积418105亩;绿色富锌基地建议区10处,面积133519亩;无公害富锌基地建议区34处,面积193078亩;绿色富硒富锌基地建议区12处,面积197872亩;无公害富硒富锌基地建议区5处,面积40559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议区13处,面积123646亩。编制了五批“江西省赣州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特色农业基地档案集”,支撑于都梓山、于都禾丰、宁都青塘、兴国梅窖、兴国九山等地建立了一批富硒特色农业基地,助力当地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造血式”脱贫模式,助力数万贫困人口脱贫。以前荒废的土地,如今成了人人称羡的富硒土壤。2017年,兴国县梅窖地区优质晚米价格最高达到了每千克38元,梅窖镇温镇长高兴地说:“富硒土壤是我们梅窖的宝贝!给一座金山都不换。”2018年7月,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批示:“好好抓一下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宝贵资源,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的,有权威性。”2019年9月27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把赣州市作为“赣南富硒区”产业集群的核心,立足绿色生态,开发富硒资源,发展富硒产品,快速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发展。2020年3月,赣州市政府制定了《赣州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

加快成果转化助力“造血式”脱贫

随着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的需求,土地质量调查开始着力服务富硒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工作,以此达到推动经济发展、助力区域脱贫攻坚的目的,为赣南的脱贫攻坚地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土地是老百姓年年岁岁的期盼、世世代代的守望。赣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村脱贫,是国家特级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面对这片红土地的贫瘠,该怎么办?

作为一项源头性的系统调查工程,赣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着力认清土地的“基因”,为赣州这个农业大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提供大量基础信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提出了“互联网+成果”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基地一份档案一个专属二维码”的创新成果表达,打通了地质工作支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了,一座座富硒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形成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辉的综合效应,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

2016年以来,赣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连年报捷,从兴国梅窖、于都禾丰富硒盆地的发现,到梓山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落成,4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关切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发掘了赣南地区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在2017年6月27日原国土资源部支持赣南脱贫攻坚暨定点扶贫3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将第一批土地质量调查成果移交给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文明。

多年前的梓山潭头村一带还是未经改造的水田,田里种着参差不齐的水稻,世代经营着这片土地的乡亲们不曾想过有一天会享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红利。在赣州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全面开展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对于都县梓山地区的土地质量进行了深入调查评价工作,对梓山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总结,调查成果得到了赣州市及梓山镇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应用。梓山镇政府、于都县政府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移交的调查成果,提早谋划,结合梓山镇的实际情况及区位优势,围绕323国道沿线的梓山村、潭头村、下潭村、岗脑村、排脑村、中心村、张军村、安和村、山峰村等9个村(其中贫困村3个),规划建设了万亩富硒绿色蔬菜产业园。产业园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以万亩足硒、富硒绿色蔬菜基地为内容的现代农业蔬菜科技产业园,打造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于2017年10月开园。

产业园的建成,成功实现了梓山地区村民的土地流转,同时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带动了梓山镇全镇1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66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致富。

于都县禾丰富硒农业示范基地,2017年9月,山东寿光客商第一期投资建设,实现土地流转3000亩,仅流转资金每年超过200万,每户每亩土地每年可获得流转收入670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合机制,惠及了禾丰镇70%的贫困户即1700多户。贫困户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贷款3万元用来入股,公司除了负责偿还股本,还每年向贫困户发放股本8%的固定分红,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可增收2400元,同时贫困户还能够增加务工收入。宁都青塘社岗富硒蔬菜基地2018年启动,流转土地226亩,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的贫困户劳动力61人,亩产值3万元、纯利润1.8万元以上,在已建成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农户参与大棚蔬菜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2019年进一步吸纳种植农户64人,社岗蔬菜基地规模达到800余亩。兴国县高兴镇高多村田园综合示范基地,2017年政府开始投资打造“游千年古树、看十里香樟、采四季果蔬”为主题的乡村游田园综合体,种植蓝莓、杨梅、圣女果、葡萄、百香果等果树一千亩,流转土地1000亩,涵盖高多村300余户村民,1400多人受益,提供就业岗位150个。

2020年5月16日,第一块富硒农业产业基地标识牌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竖立。与此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154处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内的337个100亩以上的富硒基地也将陆续竖牌。

值习近平总书记于都调研一周年之际,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又来到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大棚,但见黄的花、绿的果,一簇簇丝瓜藤上生机盎然。与种植户和务工村民交谈,刘奇详细了解了富硒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带动效应。村民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村民孙观发家用数字总结了“年度成绩单”:奖状增加了六张、收入翻了一番。

成果调查不忘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基本查明有益元素、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分布;提出富硒土地资源区、重点污染区、绿色土地发展区分布状况与成果应用建议,建立土地质量档案;为区内精准扶贫服务,准确划分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土地规划和管理服务等……”这区区百余字不只是印在项目书上的铅字,更是900多万客家儿女几代人的期盼,字字句句刻在地质队员的心里。

2017年~2018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担瑞金市和石城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共调查面积800平方千米,基本覆盖了瑞金市和石城县的农耕区。此次调查是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对该地区土壤最为全面的一次“体检”。瑞金市和石城县的调查成果有“四大发现”:一是瑞金市和石城县土壤环境质量优越,清洁土壤约占98%~99%。二是土壤中富含有益元素硒和锌,发现富硒土壤119平方千米,发现富锌土壤150平方千米。三是发现了富硒、富锌以及富钙、磷、钾、锰等其他营养元素特色农产品。瑞金和石城的莲子矿物元素丰富,堪比“天然维生素补充剂”。四是发现并圈定了特色农业基地,绿色富硒农业产业基地16个,绿色富锌农业产业基地10个。

2018年12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任齐亚彬向瑞金市人民政府移交了《赣州市瑞金市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和《瑞金市农业基地档案集》。2020年,上述调查成果已经被应用于《瑞金市推进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富硒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中。

在移交成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地球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矿物元素与人体健康》科普讲座从公共医学、医学地质、健康地质的角度,讲授了人体中微量元素与地壳中微量元素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体必需矿物质元素钙、铁、硒、锌的生理功能、获取途径、摄入量与健康风险。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与瑞金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制作了《土壤中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宣传折页,展示了土壤与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与人体健康,富硒、锌土壤与硒、锌的营养健康价值,以及天然富硒、锌农产品开发,特色富硒、锌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合力书写赣南新“硒”望

实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助力赣南脱贫攻坚,离不开地方的支持配合,也离不开团队的奉献和智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联合了多家江西省地勘单位,同时也得到了赣州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作为调查项目的“向导”,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南京地调中心副总工程师陈国光是赣南土地质量调查工作的总负责人,也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克服赣南地区特殊地形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入深山、下农田,多少次风餐露宿,多少次田间地头研讨,多少次成果推介,最终完成了赣南统一野外调查和成果表达的技术方法,为实现统一技术要求的多兵团作战奠定了技术基础。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成员以80后为主,连续多年常驻赣南,以青春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以深情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南京地调中心张明是赣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野外调查工作组组长。4年来,他跑遍赣州市18县(市、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区,与家人聚少离多,女儿一转眼已经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为三年级的少先队员了。干净的野外工作服、整理好的行李箱是妻子背后的默默支持。岩溶地质研究所何师意、刘凡,水环中心刘雪松,测试中心刘斯文,物化探所杨柯,南京地调中心周墨、唐志敏等常年驻守在赣南野外一线,从刚去吃不了辣到现在的无辣不欢。唐志敏因常年坚守野外一线,错过了多次姻缘,每次谈起,他都腼腆一笑,“先做事,后成家。”还有湛龙、梁晓红、张洁、周强强、文帮勇、刘冰权、邹勇军、李红、雍太健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团队成员无怨无悔地行走在赣南的红色土地上,一处处富硒产业园不仅是他们多年艰辛呈交的成绩单,更是对赣南人民的长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