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

硒宝 06-07 18:20 14次浏览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桃源县委书记汤祚国(中)在漆河镇富硒油茶基地调研。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桃源县县长庞波(右)在县富硒产业协会调研。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桃源县委副书记陈德(左)调研湖南辣妹子公司。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桃源县副县长陈会龙(前右二)调研富硒产业。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中科院雒教授(中)在观音寺镇考察

桃源富硒大米硒含量(富硒的大米)-硒宝网

桃源县硒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

(本版图片由桃源县富硒产业协会提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说到底是全民身体健康。近年来,被誉为“生命火种”、“长寿元素”的“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科学补硒、生活化补硒,富硒功能农业作为一大健康产业,在时代东风中正迅速崛起——

杨振华 王珊 谢雨玳

秋雨蒙蒙青山隐,良田美池落乡间。屋舍前小桃浅笑,阡陌间鸡犬相闻。农夫渔樵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常德桃源县这如画的风景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物怡人的桃花源何以如此钟灵毓秀,现代地质科学探明,原来这里埋藏着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硒!其面积之广、品位之高,国内罕见。这个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生命火种”的元素,千百年来,隐藏于桃源县的幽幽山水间,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桃源人。如今,乘着科技的春风,桃源县委、县政府带领桃源人民掘出“宝藏”,以最自然、最科学的方式呈现给世人,为“健康中国”献上了一份厚礼。

11月3日—8日,“硒湘汇”中国(湖南·桃源)富硒功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暨纪念硒元素发现200周年高峰论坛将在这里拉开大幕。本次硒博会不仅将集中展示全国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论坛暨纪念硒元素发现200周年高峰论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立、2017年全国硒发展地区党政代表团圆桌会议,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业界人士云集桃源共商发展大计。

这样高规格的全国性硒产业盛会,在我省尚属首次,它预示着湖南富硒产业发展将从此迈向新征程,也折射出桃源在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8月9日,许达哲省长、隋忠诚副省长来桃源考察调研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县富硒农产品展览。许省长对桃源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一定要把富硒产业搞上去,造福桃源人民。

产业焦点聚向桃源,这个以“世外桃源”闻名的湘北大县,如何擎起全省甚至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大旗?近年来,桃源在当地产业发展中究竟创造了哪些“硒”有财富?未来又将如何绘制富硒产业发展蓝图?

在本届硒博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来到常德桃花源故里,聆听硒旺桃源背后的故事。

顺应时代

勇立“功能农业”潮头

车辆驶入桃源县城,笔直的柏油大道沿线分布着一排排别致的商铺,随意数了数,十家铺子中就有三四家挂出了“富硒绿壳蛋”、“富硒大米”、“富硒茶籽油”等招牌。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富硒”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但据了解,各种富硒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是近几年的事。

随行的省富硒生物产业协会会长杨俊介绍,桃源是我省发展富硒产业结出硕果的十个重点县市之一。发展富硒产业,是桃源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顺应时代需要的超前决策。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生命营养素,近年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中国是缺硒大国,72%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缺硒地区。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全国人均硒元素吸收量为44.6微克,低于营养学会公布的标准60—250微克。

需求侧的缺口,呼唤供给侧加快改革。而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催促着富硒功能农业加速崛起。

三湘大地,风潮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富硒产业发展。省长许达哲就我省发展硒产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农委就硒产业发展做了专题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关于湖南硒产业发展的政府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出台。湖南首批将重点打造十个富硒产业发展示范县市。

新田、南县、新邵等县市你追我赶;桃源,更是一马当先,抢占发展高地。

“发展富硒产业,桃源有内生动力,也有先天优势。”说起桃源“硒”,桃源县富硒产业协会第一会长王加庆信心十足。

从需求看,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桃源通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粮食、油料、茶叶、畜禽、果蔬、竹木加工6大产业集群。但桃源农业仍然存在品牌不响、特色不鲜明、附加价值不高等问题。未来农业如何转型升级?富硒正是突破口。

从条件看,桃源发展富硒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据中科院2014年调查报告证实,桃源已查清的63%国土面积中,硒含量>0.4mg/kg的富硒土壤约占50%,达330万亩,全县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达0.73mg/kg,远高于世界中位值和中国平均值,富硒面积之广、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不止如此,桃源发展富硒功能农业起步早,早在1998年,县富硒功能产品研究所的一批老专家就开始从事富硒技术研究。2008年,县政府成立了富硒产品开发领导小组,有组织的推动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这为桃源富硒农业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桃源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016年,桃源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作为全县今后五年关乎全局发展、惠及全县人民的“十件大事”之一。

2017年初,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意见》(桃发〔2017〕2号),正式吹响了桃源新一轮富硒产业发展号角。

常德市副市长、桃源县委书记汤祚国十分重视富硒产业发展,他说:“农业经历了高产农业、绿色农业,未来的发展属于功能农业。桃源农业要因势利导、因需而变、因地制宜,打好‘富硒产业’这张牌,打造‘硒旺桃源’品牌。”

以县委书记、县长为顾问,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县里提出了实现“富硒111”工程、创建全国首批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和功能农业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县财政局、特色办牵头,整合资金2762.27万元,建立了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引导基金;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被列入全县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估考核范畴,实行重点考核……

重视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保障前所未有!在高昂的号角声中,为了100多万桃源父老乡亲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汤祚国挥毫题字:“一定要把桃源打造成全国最大富硒农产品基地县”。自此,桃源人以最饱满的激情,推动富硒功能农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产业崛起

走好转型升级之路

兴隆米业是桃源家喻户晓的老品牌。10年前,为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董事长刘兴海作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决定——生产富硒米。

那时,富硒农业还是个新鲜名词,富硒大米生产技术也不成熟。兴隆米业却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与中科院专家合作,在水稻生产中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取得了富硒大米生产的重大技术突破。此后,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全面推进质量溯源管理;上马智能化、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在全省率先研发富硒香米、多维锌硒米、高必需氨基酸米等多种功能大米……兴隆米业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富硒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5.37万亩,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集约式发展的转型,从“市级龙头”向“省级龙头”的晋级。

兴隆米业的嬗变,是桃源富硒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桃源农业生产沿袭千年,如何在发展上寻求突破?近年来,桃源以富硒为功能农业的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为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方向,多措并举推动富硒功能农业大产业发展,为农业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基地建设“布好局”。采取“一类产品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联结一批同业农户、一批同业农户建立一个合作组织、一个合作组织挂靠一个骨干企业”的模式,推进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南茶北米、东果西油、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

产品质量“把好关”。制定《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积极建设“湖南省富硒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促成《湖南省富硒农产品团体标准》出台,为抢占市场打好了质量基础。

科技创新“助好力”。独创“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牵头制定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等64项生产技术规程被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地方标准。兴隆米业、博邦油脂等企业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湖南农大、长沙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发多款优质富硒产品。

市场开拓“抱好团”。坚持“差异竞争、统一抱团”的原则,全力打造“桃花源富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公共品牌。中国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中商北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硒之润公司、上海钲沁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宝月集团、广州宏烨富硒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销售实体,乡城品、“一带一路”、大众联、硒旺、博邦等本土电商公司,还有在一二线城市布设的实体店面、展销体验等平台,联成一张网,把桃源富硒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为桃源富硒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县委、县政府又巧用杠杆支持、引导产业发展。企业、老百姓纷纷加入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大军,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发展成果越来越丰硕——

截至今年6月,全县已有25个乡镇、300多个村参与硒产品开发,建立富硒生产加工基地37个,漆河富硒优质稻等8个基地被列为全省“1223”富硒工程万亩示范基地。

全县共开发富硒优质农副产品23类、75种、150款,预计今年富硒农产品总产量将达7.4万吨,总产值突破20亿元。博邦、康多利、百尼茶庵、章鸭子等企业积极发展富硒产业,不少产品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湖南老字号、湖南著名商标。

近三年,桃源县共获得各类全国性荣誉66项,获评“中国硒乡”、“中国十大富硒之乡”,获批“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项目,被授予“中国富硒稻米之乡”。市场调查显示,桃源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在全国硒发展地区位居前列。

追逐梦想

向着“第一方阵”奔跑

“富硒是桃源农口企业的一张‘王牌’。” 章鸭子负责人谈起富硒产业深有感触。

章鸭子是一家从事休闲食品和特产的企业,也是“湖南省著名商标”企业。前年,乘着县里发展富硒产业的春风,公司开始研发富硒产品。挂上“富硒”标签,章鸭子更健康更有特色,市场辨识度更高、销路更好。“明年,我们准备在富硒鸭的基础上,再推出富硒毛豆和富硒藕。”

在桃源,像章鸭子一样的富硒企业还有很多。他们不同程度感受到了“富硒”的魅力:兴隆米业,推广富硒技术后增产10—15%,生产的富硒香米每吨价格较常规米增加45.8%;桃源县龙山特种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商品蛋和绿壳鸡蛋售价是同类常规蛋的2.5倍和2.1倍,且产品供不应求。

企业尝到甜头,发展劲头足;老百姓普遍受益,积极性高。

百尼茶庵董事长饶文兵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自从公司带动农户种植富硒茶以来,基地农户每亩可增收500—800元。公司共有富硒基地1.2万亩,折算起来每年可为农户增收近千万元。在马坡岭百尼茶庵崖边野茶生态园里,12户低保特困户,就通过种植富硒生态茶解决了收入来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德市乌云界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桃源大叶野茶为材料,生产加工“圣龙春牌”名优茶系列,“梦九里”生态富硒系列产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富硒茶四大类几十个品种,以口感上的清香、味醇、甜美;视觉上的亮丽、紧结、细嫩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016年,桃源县富硒作物种植面积达29.34万亩,实现总产值19.63亿元、利润1.48亿元,助农增收1.77亿元。富硒基地优先纳入贫困户,加工企业就业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成为桃源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其中提到了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富硒产业是健康产业、富民产业,也是扶贫产业,必须大力推进。”汤祚国的话简洁而有力。

2017年,经过多轮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为桃源县编制了《富硒功能农业总体规划(2017—2025年)》。翻开桃源富硒产业发展蓝图,我们看到,到2020年,桃源计划建成1个上千亩的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以上,富硒农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富硒农产品产业链产值将达到250亿元。

目前,在桃源漳江创业园,一个按照综合服务、精深加工两大功能分区,占地面积1500亩的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已在规划建设中。在综合服务区,将集中设置“一院六中心”,即富硒功能农业研究院、产品展示中心、科普培训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富硒商品交易与电子商务中心,物联网信息服务与仓储物流中心。

与此同时,该县正积极打造“1+2+N”的富硒产业体系,以桃源硒米为龙头,富硒功能油品、富硒茶叶为重点,富硒红薯、笋用竹、皇菊、桃源黑猪、肉牛、禽蛋、蜂业、水果和水产品等为特色,辐射带动全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着力打造3个公共品牌:“中国硒乡·硒旺桃源”区域品牌、“硒湘汇”会展品牌、“桃花源富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品牌。为夯实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基础,桃源倡议推广了“2112”科学补硒工程,提倡每个农户种植2亩左右富硒主要作物;养殖1头或1群富硒畜禽水产;种植1亩左右富硒瓜果;栽种2分左右富硒蔬菜。通过在多个乡镇办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补硒探索到一条新路。

“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领跑湖南硒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首批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和功能农业示范县。”谈及未来,汤祚国的眼神坚定而深邃。

过去,人们眼中的桃源之美,美在田园气息、美在山水形色;而今天,因为硒的“点睛之笔”,桃源的茶园竹林、桃源的良田美池变得更有生机、更显灵动。

硒旺桃源,托起了百姓健康的新希望,也托起了桃源发展的新希望!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