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补钙老人方法好的有哪些)
骨质疏松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四位。但是,很多人还是怀着“人到中年,小病小痛很正常”的心态对其忽视大意。
其实,骨质疏松的危害并不小于高血压。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因骨质疏松而骨折,更为惊人的是,20%的髋部骨折者会在6个月内死亡。
所以说,正确认识、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如何识别骨质疏松,防治上又该怎么做呢?
警惕:4个常见症状
驼背变矮
不少老人存在“腰直不起来,背驼着,个子也不比年轻时候高”的情况,但很多老年人认为这是自然现象,但是事实真是这样么?
其实这正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椎骨压缩性骨折的结果。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常骨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当干家务、浇花、或者搬东西时,疼痛明显加重,甚至有些老年人夜间睡觉是也疼痛难耐,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者,连起床、翻身等日常行动都被疼痛所困扰。
胸闷气短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情况。
易骨折
在日常活动或者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发生了骨折,比如下公交车时跨步,咳嗽打喷嚏、屈身捡拾东西时,更有甚者在被小孙子追闹碰一下等情况下发生了骨折。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
正常情况下,此程度的外力作用是不会致使骨折的,故此医学上称此类骨折为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些骨折常见于脊柱、髋部、手腕之处。
防治有法:补钙+运动
要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适量补充钙,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补钙结合适当的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
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一些运动,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打网球、园艺劳动等。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一般采用中等强度的承重有氧训练(登楼梯、步行、其他可耐受的方式)、中等强度(8~12次)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增加肌肉的活动,这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
热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