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发展现状(紫阳富硒茶厂有哪些)
非公有制经济助推紫阳经济跨越发展——紫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紫阳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紫阳县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2011年末,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15.51亿元,较2005年增长3.4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37.1%提高到2011度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非公制经济主体从20051935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713户,企业222户)增加至2011年799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503户,企业490户),较2005增长4.4倍,注册资金达67.3亿元,较2005年增长近3户非公企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201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纳税8499万元,解决城乡就业45512人,发放职工工资50397万元。2011年度私营企业情况统计表行业分类户数其中:分支机构投资者人数注册资本(出资金额)合计49农林牧渔业22473738采矿业511139587制造业551241304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6828115建筑业122014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40370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12173批发和零售业2596625412988住宿和餐饮业10361959金融业房地产业101976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广告业12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6225教育100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52215其他补充资料:期末实有注册资本100-500万元65户,500-1000万元20户,1000万元-1亿元27二、制约紫阳县非公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企业人才短缺,制约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家族式管理,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欠缺,特别一些规模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再提高一个层次,管理人才特别是有经验、有能力、有水平的管理人才更是难求。
另一方面非公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研发力量薄弱,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等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另外,本县企业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食宿条件差、晋升渠道窄、员工流动性大导致招工难、队伍很不稳定也是一个主要因(二)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实力。我县一部分企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大,仅着眼于短期利益,只求“短、平、快”,不愿投入技术改造。而另一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发展后劲。特别是在今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形势整体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县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困难,问题益发凸显。(三)融资难仍是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由于紫阳非公有制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少,企业间融资难度大,民间资金也很有限,非公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紫阳县内5家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严格,风险控制谨慎,审批手续繁琐,非公企业贷款较为困难。在今年月下旬召开的金融座谈会上,32家企业的融资意向就近8亿元。资金瓶颈已成为制约紫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加快紫阳县非公制经济发展的建议(一)重点培育1个IPO非公有制企业。
根据紫阳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笔者在此大胆建议,以紫阳富硒茶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创建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契机,将全县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成立紫阳富硒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实行集团化运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初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从而撬动资本市场的杠杆,以资本的力量形成真正的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龙头骨干企业,将之打造成新的融资平台,辐射带动一批县内龙头骨干企业。(二)提供人才技术保障。一是积极引导非公有制投资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鼓励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二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才为非公有制企业出谋划策,提供技术咨询,并为非公有制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三是不拘一格发掘和培养一批能人志士,在技术上、资金上、信息服务上进行重点扶植,使之成为创业的典范。四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开发和策划人才,提高紫阳县投资项目的开发水平,努力改变紫阳项目开发水平低、开发滞后的局面。四是组织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增强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拓宽视野,以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把富硒食饮品和新型材料开发作为县域非公经济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水平。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以“紫阳富硒茶”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引导鼓励设施蔬菜、蒿坪矿泉水及魔芋、皮豇豆、果醋、荞麦面、大蒜辣子等一系列富硒食品大力争创驰名(国家级)、著名(省级)、知名(市级)商标,提高产品的附加(四)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用足用好有关税收扶持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结合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小、急、快”特点的实际需求,要求县内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适时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建立与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需求特点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加大对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提供转贷款和担保贷款业务。
(五)大力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调整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政策,放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和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拓展新的投资领域,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各行业的投资份额和所占比重,全面推动在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的投资进入深度。(六)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一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制度。制定灵活的激励制度,让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进行自我激励,突破企业用人瓶颈。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在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具有”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一共同的奉献理念,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三是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由县工商联统揽全县非公党建工作,县经贸局负责规模企业党建工作,县工商局负责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和小微企业的党 建工作,扎实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找双培”活动,把分散的党员组织起来, 引导“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重新“回家”、亮 明身份、找到组织,从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在企业发展中 的政治引领作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 维护各方利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培育诚 信经营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6 年阜蒙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5 年12 月26 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十五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四 次会议上 县长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5 年及“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2015 年是稳增长异常 艰难、保民生极为艰巨、促稳定最为繁重的一年,也是全县上下团结 一致、共克时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一年。一年来,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县政府团 结带领全县人民,努力克服国内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经 受住了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 开拓奋进,全力确保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民生工程有序实施,全县稳 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坚持科学务实发展,经济指标趋稳向好。围绕县域“三化”和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实施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做实财政 收入等经济指标,坚决挤出原有数据水分,经济运行逐月改善,呈现 出降幅收窄、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到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132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3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万元。
高标准编制完成“十 三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全面转型发展战略,我县产业基础优势在全 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彰显。 (二)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县招商局及45 个招商分局,招商战略和主攻方向进一步明 确。参加省、市招商及开展自主招商活动 26 次,全年招商引资签约 项目63 个,其中亿元以上21 个,招商引资到位额预计实现40 亿元, 出口创汇预计实现4200 万美元,全市出口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项 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全县研发包装5000 万元以上项目 44 个、竣工投产2000 万元以上项目78 个。新开工投资2000 万元以 上项目61 个,其中亿元以上13 个。神华五间房风电场、惠农生物质 热电联产、凯莱英医药原料及中间体等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华润 驿马池风电场、十家子国际玛瑙宝石城、巴新铁路白玉都车站货场等 亿元以上项目投产运营。 (三)坚持优化服务环境,工业经济运 行平稳。积极应对经济下行,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市场难 题,累计为企业协调落实贷款 3.25 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 值预计实现97 亿元,增加值预计实现22 亿元。
伊利乳业、晟宇铸造、 大鹰水泥、天予化工、力达铸造等一批骨干企业产销态势平稳,成为 全县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五年居全省第 一。五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进一步清晰,累计入驻企业 130 户,新开工项目19 个,预计实现产值124 亿元,投入9520 万元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集群辐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四)坚持 扩量提质增效,现代农业亮点凸显。示范带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大 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完成各类工程建设33.34 万亩,成功打造辽 宁金地番茄种植及深加工、辽宁金果树莓二期、桑港现代农业科技园、 金亿亨冷棚葡萄产业园等104处精品示范典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 纵深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年内流 转土地38 万亩。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 家、农民合作组织 249 家、家庭农场 24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 农业基 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节水农业 16.4 万亩,完成农田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