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质量好的富硒茶(富硒茶批发)
江苏省情影像志
为进一步丰富地方志记录历史的形态,更好地传承文脉,留住乡愁,讲好江苏故事,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托镇、村地方志书,实施《江苏省情系列影像志》制作计划。第一批推出60集乡土江苏系列,每集5分钟,围绕历史文化名镇(村)、经济强镇(村)、红色名镇(村)和生态名镇(村)四个主题,通过拍摄镇、村影像,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招商引资,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地情文化的需求。
马集,瑞应福地
马集,地处仪征市中部偏南,因有马、贾两户人家于此砌房造屋,坐地经商,故取名马贾集,后俗称马集。镇域面积64.55平方公里,境内丘陵与平原地貌交错,生态优美,水源充沛,宋朝时就有“瑞应福地”美称。
马集镇区位独特,交通便捷,S125纵贯南北,S353、G40横穿东西,沪陕高速仪征出口、宁启铁路货站均坐落境内,加上在建的仪禄高速、北沿江高铁,轻轨、高速、高铁将立体串联、畅达八方,“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历史悠久 人文厚重
据《隆庆仪真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因建玉清昭应宫,宋真宗赵恒诏令在马集一座小山上熔铸圣像,青鸾、白鹤常常盘绕翱翔冶炉之上,仙气缤纷相随。此等祥瑞之象令宋真宗大悦,诏立青鸾、白鹤二亭,并赐名“瑞应福地”。
马集的手工业源远流长,汉文帝时期,境内小铜山已开始冶铜铸钱,唐宋时冶炼、制造等工业已相当发达,宋真宗因此选择在境内二亭山熔铸金像。明清以来,以编织和粮、油、酒为主的手工业作坊遍及镇域各地。改革开放以后,马集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镇内金营村、蔡湖村、爱国村、岔镇村村办集体工业跨入全市先进行列,特别是金营村,1991年利税在全市位列第二,产值位列第三,曾被誉为“苏北第一村”。
马集自宋朝时,就成为倍受文人青睐的游览胜地,二亭山壮阔绮丽的风光引得骚人墨客登亭作赋。韩世忠之孙—南宋真州知府韩梃游玩后留有《游仪真观》,北宋诗人张舜民也留下《题仪真观》。1814-1818年,清代盐商巴光诰在今方营村吴庄组、爱国村西洼组兴建朴园,耗用白银二十余万两,设亭台楼榭20多处,皆以长廊连通,并遍植奇花异草。据《履园丛话》记载:园内叠石成山,临水栖楹,匠心巧构,曲径通幽,被誉为“淮南第一名园”。
生于北宋的陈旉隐居真州西山,躬耕于马集二亭山一带,他把自己年轻时在外游历所见所闻的各地种植经验,结合家乡土壤、气象与实际情况,摸索出改造山田的经验,汇集成《农书》。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总结江南水稻种植技术的农书,于明代收入《永乐大典》,对古代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马集的农业专家杨家保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为国家农业科研带头人,先后参加全国土壤普查、双季稻试种、“山芋下蛋”等科研工作,并被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宣传报道。
继承遗志 奔赴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集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纵横交错的乡村振兴之路。马集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扬州市首批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镇”等荣誉。
陈旉富硒大米一路好“丰”景。宋代农学家陈旉、近代教育家鲍勤士等杰出人物所传承的耕读文化流传至今,“耕读传家”的精神镌刻在马集人的血液中,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耕乡村振兴,不断探索“硒+农业”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国硒中心指导下,马集镇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制度化管理,目前种植富硒水稻约1500亩,年产量700吨,亩均产值达6000元,每亩增收2000元。
富硒茶田
黑莓的香甜弥漫在田野间。十年磨一剑,如今的黑莓产业,走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在稳步扩种黑莓的基础上,马集镇紧扣产业链延伸持续发力,着力打造黑莓文旅园,以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依托黑莓产业,马集镇合心村获评国家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仪征黑莓”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上:黑莓园
左下:合兴村右下:百汇园
白鹤青鸾的仙气福韵仍在,乡村振兴的蓝图在这里徐徐展开,马集人紧跟时代步伐的奋斗,成为这片沃土新的注解。时光里,马集不断向前,奔赴瑞应福地绿色生态发展的灿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