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吃什么食物好(食物吃好补铁效果好吗)
原创 阮光锋 科普酱紫蛙 收录于话题#科普酱紫蛙153#“食”间智慧14#菠菜2#补铁1
有人说,菠菜能补铁,缺铁的人应该多吃菠菜。
这一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菠菜中的铁真的多吗?
以100克计,菠菜平均含铁量是2.7毫克,只要不与猪肝这种“变态”地达到22.6毫克/100克含铁量的极品相比,这个数值在蔬菜家族中绝对算是佼佼者。
要知道,哪怕是猪肉、鸡蛋,每100克的含铁量也不过是1.6毫克和2毫克。因此说“菠菜中的铁和其他蔬菜差不多”是错误的。
不过,想靠菠菜来满足人体对铁的需要并不靠谱, 吃菠菜补铁效果并不好。因为菠菜中所含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人体对这种铁的吸收利用率很低。
膳食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主要存在于动物红肉、肝脏、血液中;植物性食物以及豆类、谷类、蛋类中,一般都是非血红素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对比来说,动物性食物总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有10分的话,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还不到1分,只有零点几分,相差十几倍。
菠菜中铁的吸收率,理论上比其他植物性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更低,因为草酸等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菠菜补铁效果并不好,没有多大的意义。
虽说菠菜补铁效果不理想,但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对于铁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菠菜本身味道也不错。
烹饪菠菜时,应先在水中焯一下,这样就完全不必顾虑草酸的问题了。
孕妇也不必忌讳吃菠菜,因为菠菜中除了含有草酸,还含有叶酸,这是对胎儿和孕妇健康很重要的营养素。
贫血了,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出现贫血,我们该怎么办呢?
该吃什么呢?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
其实,如果真的出现贫血了,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贫血,再对症处理。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承担着运输氧和营养物质在全身流动的功能,一旦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就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器官和组织了,人体就会出现“贫血”反应,比如脸色发白、掉头发、失眠等。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总体上有两种原因比较普遍。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
失血性贫血,比如身体的凝血功能出现问题,或者严重的外伤、肿瘤、消化性溃疡、痔疮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都会导致失血性贫血。
我们对贫血有很多误区,一说到贫血就只会想到营养不良、缺铁。
实际上,导致贫血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治疗或者缓解贫血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仅靠饮食调节能解决的非常少。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脏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能促进铁的吸收,对于改善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好处。
如果不是缺铁性贫血,仅靠吃点补血食物,不仅不会缓解贫血症状,还会耽误病情。
如果是因为外伤失血过多,就得输血才能解决了,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去医院就医。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贫血症状了,还是尽量先去医院看医生,找清楚问题所在,再对症处理。
该服用药物还是饮食调节,遵医嘱即可。
吃什么食物补铁效果好?
那么,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到底吃什么食物补血效果好呢?
日常生活中,首先可以多吃富含血红蛋白铁的食物,其次可以多吃富含植物性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推荐的食物如下。
红肉
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红色肉的铁含量比较高,牛肉中铁含量为3.3毫克/100克,羊肉的铁含量为2.3毫克/100克,而且这些铁的吸收利用率高。
动物血和动物内脏
动物血中的铁都是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高。以猪血为例,铁含量为8.7毫克/100克。
动物内脏,如肝、肾等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建议每月吃2~3次动物内脏,每次25克左右。
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的新鲜果蔬
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也有利于铁的吸收。
因此,在补铁的同时,吃一些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丰富的新鲜蔬菜或水果,如菠菜、西兰花、橙子等,对于促进铁的吸收很有好处。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妈妈来说,平时更需要提高动物性食品、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在饮食中的比例,帮助补充所需的铁元素。
日常饮食中,红肉、动物血、动物肝脏这类畜禽肉类,每天可以吃40~75克,大约一个巴掌大小。
新鲜水果每天吃200~350克,1~2个中等大小苹果的分量。
蔬菜每天吃一大盘,300~500克。
当然,如果膳食无法满足每日铁元素的需求,也可以服用一些铁的补充剂,帮助您来补充一部分营养。
划重点
①在蔬菜中,菠菜含铁量较高,但吸收效果并不好。
②出现贫血应先找到原因,再对症处理。
③补铁食物推荐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及新鲜果蔬。
编辑|于娟 赵若汐
审校|许明双 郭新宇
阮光锋 著
《走出时令饮食误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
以时令饮食为主线,从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出发,食品领域科普达人解读时令美食的选择秘籍。生动有趣的漫画,风趣平实的语言,有理有据的科学知识,帮助读者解开选择时令美食时的困惑,分辨流传多年的食品谣言,避开营养与食品安全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