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贡茶是碧螺春吗(贡山碧螺春)

硒宝 06-04 10:28 98次浏览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历代贡茶中国贡茶,是我国古代专门进贡皇室供帝王将相享用的茶叶。贡茶初始,是各地方官府征集各种名茶以土贡名义进献朝廷。后来,土贡不能满足需要,便由官府设置茶场,直接管理,督造御茶,精制各种名茶入贡朝廷,成为一种制度。贡茶制度是一种变相的“税制”,无疑是对茶农的剥削与压迫,是其消极的一面。然而,由于历代皇朝对贡茶品质的苛求和求新的奢欲,迫使贡茶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历史名茶几乎都曾被列为贡茶。因而,贡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名茶的开发,其中包括茶树的栽培、制茶技术的提高,以及包装贮存技术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贡茶的发展为中国名茶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贡茶也是封建社会上层人物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所以贡茶的出现,既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又是中国文明史的社会礼制的一部分,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历史上主要贡茶产地有三:唐代为顾渚山贡茶院;宋代龙凤贡茶故乡北苑官焙;元代为武夷山四曲御茶园,福建闽北占有其二。宋代北苑贡茶被茶学界誉为中国古代精制茶的发祥1、贡茶的起源贡茶起源于西周之初,迄今已有3100多年历史。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将自己的一位宗亲爵封于巴。巴地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土植五谷,牲具六是中国名茶最早作为王侯向天子进献贡品的记载。但这仅仅是贡茶的萌芽而已,既未形成制度,更未历代相沿袭。时到西汉,贡茶的事迹间接反映出来,并逐步明朗化。如王《僮约》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之句,反映了上层杜会的饮茶和茶叶商品化的情况: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檟笥”,反映了茶在贵族生活中的地位;后来又有反映西汉皇室用茶的文学作品,如《飞燕外传》。东汉以来,不独有贡茶,而且出产御苑茶。晋代,宫廷饮茶的用量数量相当庞大,除了皇室饮用之外,还包括赏踢大臣的御茶在内。到了南北朝,贡茶同御茶已作为王朝君臣普遍享用的饮料珍品,同时,也成为朝野内外祭祀鬼神的冥品。从此,上自天子,下至庶民,乃至“三才”(天、地、人)和鬼神,都能共同享受到清心静性的茶饮。茶叶得到朝廷的青睐而逐渐增加贡额,乃至设立官焙而终于成为一项岁有定额的经济制度,则正式确立于唐代。贡茶的缘起,一方面固然是政治统治的约定,另一方面也有地方上的主动奉献。人贡者,一般都是优质茶;进贡,无疑是古代优质茶叶昭名于世的最佳快捷方式,促成了优质茶的脱颖而出。贡茶由民间进人上层社会后,形成了经济政权干预茶业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自唐代开始设立官焙后,贡茶对中国茶叶生产和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

富硒贡茶是碧螺春吗(贡山碧螺春)-硒宝网

2、唐代贡茶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荼”去一划,始有“茶”字;陆羽作《茶经》,才出现茶书;茶始收税,才建立茶政;茶始销边,才有边茶生产和“茶马贸易”;各种茶宴、茶会兴起,并进人宫廷;名茶产区多有贡茶生产。贡茶制形成于唐代。其较为直接的缘由主要是佛教于茶事的活动。据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各地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各寺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者,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僧人坐禅,昼夜不眠,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上层人物和皇帝信仰佛教、支持佛教,并把敬茶作为封建帝王礼敬佛祖最高礼仪,于是王室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十分崇尚饮茶;重视贡茶生产和民贡:即由地方主动贡献。朝廷还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州郡纳贡。当时的贡茶地区计有十六郡。这十六郡包括今湖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南等十个省。因此,不难看出,凡是当时有名的茶叶产区,几乎无例外地都要以茶进贡。官焙:随着饮茶需求的不断扩大,朝廷又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开辟了贡焙制,是贡茶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方式。

大历五年(770),一所著名的贡茶院在湖州长兴和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山东临太湖,西北依山,峰峦叠翠,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茶树生态环境优越。顾渚贡茶院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管理精细,制作精良。除中央指派官吏负责管理外,当地州长官也有义不容辞的督造之责。贡茶院有茶厂3O间,役工3万人,工匠千余人。每年初春时节,清明之前,贡焙新茶制成后,快马专程直送京都长安,献给皇帝。从长兴顾渚到京都行程三四千里,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十日赶到,所以叫“急程茶”。据《长兴县志》载:“顾渚贡院建于唐代大历五年(770),迄至明洪武八年(1375),兴盛时期长达达6053、宋代贡茶宋代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旧籍说茶业兴于唐,盛于宋。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颇深,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宋代贡茶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制造上更上一层楼,无论采摘,焙制、造型、包装、递运、进献诸方面都有明细规定,命名也十分讲究。宋初,贡茶规模很大,五代遗存的割据政权南唐、吴越、闽均向宋廷大最贡茶。宋代焙局除保留顾渚贡茶院之外,在建州北苑又设专门采进贡茶的官焙,规模之大,役工之多,采造之繁,远远超过前代。

富硒贡茶是碧螺春吗(贡山碧螺春)-硒宝网

建州的地理环境与湖州顾渚相比,丛山深岙,云雾缭绕,纬度更低,更靠南面,气候决定茶叶质量优异,还能保证“京师三月尝新茶”。在太平兴国初年,北苑贡烙只造龙凤团茶一种。到至道初,除龙凤茶外,又造石乳、白乳以进。庆历年间,造小龙团以进。自小团出,龙凤遂为次。元丰年间,又造密云龙,其品又高于小团之上。绍圣时,又改密云龙为瑞云翔龙。徽宗赵佶崇尚白茶,于是白茶遂为第一。北苑贡茶争奇斗异,代有新品出产;新品一出,前茶即降为凡品;以致名目愈来愈多,举不胜举。以北宋末年的北苑贡茶为例,即有40余品目。宋代在建州大规模设置贡焙,客现上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闽南以至我国整个南部茶叶生产的发展。另外,据记载,建州所产蜡茶已开始从海上向海外输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4、元代贡茶唐、宋时期茶叶消费生产多以饼茶为主。到了元代,除了继续前人的饼茶制造,出现散茶消费生产,而且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元代以生产散茶、末茶为主,团饼数量很少。元代团饼茶仅限于充贡,主要是供皇室宫廷所用。民间饮茶之风趋向条形散茶。元代,是中国贡茶经过唐、宋的发展高峰到明、清的继续发展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元王朝的统治阶级是游牧民族,逐渐接受了汉族的茶文化的熏陶。

元代宫廷饮茶,宋风尚存,至元十五年(1278)朝廷还设有专门官职,掌管内廷茶叶的供需。他们虽然对茶极为需要,但是没有唐宋王朝那样奢侈讲究。朝廷用茶虽然仍继续保留宋代遗留下的一些御茶园和官培,但是贡茶制有所削弱。据统计,大德三年(1299),全国还有120处茶园受朝廷控制造贡茶。当然,宫廷与民间之所好,并无绝对,即使散茶、末茶,有一些精品在元代王室宫廷中,也有所用。宫廷有酥茶与清茶,皇宫就例用酥茶,大臣日常则用茶芽烹制的清茶。蜡茶在民间也偶有所用。元代的茶叶的饮用,主要还是沿前人的煎煮法。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蒙古宫廷饮茶,吸收了某些汉族的饮茶方式,结合了本民族饮茶特点,形成了具有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 5、明代贡茶 明代贡茶经历了一个变革时期。 明代贡焙制又有所削弱。太祖朱元璋出身元末农民起义,转战江南广大茶区,对茶事有所 接触,并表同情。他在南京称帝后,见进贡的是精工细琢的龙团凤饼茶,感叹不己。他认 为这既劳民又耗国力,因之诏令罢造。这一举措,实质上是把我国唐代炙烤煮饮团饼茶, 改革为直接冲泡散条茶“一瀹而啜”法,遂开我国数百年茗饮之宗,客观上把我国造茶法、 品饮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富硒贡茶是碧螺春吗(贡山碧螺春)-硒宝网

茶叶到了明代,产制方法又有一大的变革,不但将饼茶改成了散形茶,而且将蒸青改为炒 青,为今日绿茶生产莫定了基础。到了明中后期,改制已臻完善。 有些名茶历代皆为贡品,始终保持着传统地位。明代也有一些茶叶虽然没有列为贡品,但 也天下传名。由于明代贡茶采用散茶,宋代建立的北苑龙团贡茶制度,历时260 多年后, 于明三十六年(1557)被终止。 6、清代贡茶 清代茶业进人鼎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产茶著称的区域和区域化市场。贡茶产地进一步扩 大,江南、江北的著名产茶地区都有贡茶,出现了大量的历史名茶。有些贡茶则是皇帝亲 康熙三十八年(1699),圣祖玄烨南巡路过江苏太湖,巡抚宋荦购朱正元独家精制的品质极为优异的洞庭山所产“吓煞人香”茶进贡。圣祖品尝后人为赞赏,赐以其名,称碧螺春。 从此,该茶每年必采办进贡,并成为绿茶的极品,中国茶之代表。 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为搜刮地方名产,诏令曰:“进献贡品者,庶民可升 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当时老竹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 高宗就赐以“大方”为茶名,也岁岁精制进贡。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 高宗游江南时封为御茶的十八棵茶树。

据传,乾隆十八年(1753),高宗在杭州游览了天竺, 观览了茶民采茶焙制方法以后,又微服私访至龙井狮峰,品尝了胡公庙前茶树上所采茶叶 制成的龙井茶,果然香味尤佳,遂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更大,岁 贡更多。 唐、宋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兼有蒸青散茶,民间叫食茶。元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开始改 贡芽茶,炒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采摘细嫩芽叶,炒制成形态各异的茶叶。这时蒸青 茶、烘青茶,炒青茶并存。至清,在明代贡茶的基础上有了扩大,以烘青茶与炒青茶为主, 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外形干姿百态。明景泰年间,武夷山御茶园荒芜,茶叶向三坑两涧转 移。茶农以传统做青工艺,创制了乌龙茶,后来又出现红茶。在其他贡茶产地出现了黄茶、 黑茶以及白茶和花茶等,广大茶区形成了多种茶的贡茶。 清代前期,虽然采取历代产茶州定额纳贡制,但在中叶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贡茶制 度则随之渐趋消亡。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