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的含量有多少(茶叶富硒)
紫阳茶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紫阳富硒茶综述(1.中国陕西省紫/1日-g-J.民政府;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紫阳富硒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从历史上讲,紫阳荼生产已有4000余年,紫阳茶叶伴随了汉唐盛世,成为朝廷贡品,滋养了道教南派始祖紫阳真人面壁修炼八年时间,在抗日战争期间茶叶也曾有过很大贡献.从现状来讲,紫阳茶因富硒而被称为(<健康佳品,驰誉神州》(1),因营养保健的研究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形成了《(紫阳茶香飘四海,白毫齐培誉九洲》(2)的现代生产格局.对紫阳茶的未来有四大方面的寄语:一是用现代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改造更新目前的紫阳群体种;二是科研与新产品开发是富硒茶发展的后劲所在:三是大企业集团的加盟,是富硒茶作大作强的必由之路,小规模分散的经营应建立拍卖市场来规范;四是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最后希望富硒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应当成为动力,使富硒茶的明天更美好.关键词:茶,紫阳,富硒茶历史茶叶有文字记载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3)紫阳茶叶生产起于商周,兴于秦汉,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悠久历史。
期间虽几经盛衰,但总体是延续发展的,不曾间断。(一)紫阳是我国的北界茶区。春秋时,包括紫阳地区在内的巴国,就已“园有芳弱香茗”,“茶、麻等产品皆纳贡之”(5)。“香茗”就是茶叶,“纳贡”就是上税,说明当时茶叶就是应税产品了,而种植成园,经营缴税,也说明茶叶生产在当时业已初具规模。秦末,刘邦被项羽赶到汉中(4),紫阳的汉城,中国的汉江、汉语、汉人均以汉王朝而命名。为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刘邦推行了重农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包括紫阳茶区在内的茶叶生产发展。南北朝时。大批流民涌于大巴山区,再次促进了山区开发和茶叶发展。陆羽<茶经》有载,唐代金州境内的“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成为山南茶区的一部分,朝庭将茶叶列为该地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贡品(5)。西城即含今紫阳之地。至明末,紫阳置县,有了明确的地理区域,紫阳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茶叶基地地位得到具体确认。抗战初期,中国地理研究所人文地理组王成敬和綦江县立中学贾秉温对紫阳茶叶生产进行综合考察后指出:紫阳“居陕南茶区之中心,全县产茶。因而陕西茶叶普遍即以紫阳称之,所有外销都亦多称紫(--)紫阳茶叶是历史名茶。自唐代始,紫阳之地就有贡茶生产,今“紫阳毛尖”的前身,就是唐代金州上贡“茶芽”的传统产品(5)。
有资料记载,初唐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恭都曾慕名购买“山南茶”,即今紫阳茶(5).“至清代。陕南唯紫阳茶有名”(6)。可见紫阳茶成名既早,知名度也很高。(三)紫阳茶叶产量曾左右全省茶叶产量千百年。唐代的“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为紫阳茶开辟了广阔的西北市场(10)。“汉中之茶产于西乡”,“西乡茶地唯三里耳。三里去县义四百里,其民昼夜治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而莫之能办也。”(6)过去受交通条件限制,紫阳茶要批量销往西北,只好溯汉水而上,先集结予汉中、西乡。所以自明朝至民国的汉茶,实际多为紫阳县所产。现今省内一些新兴产茶县,原来都是紫阳茶叶的销区。出生于清光绪年间以前的紫阳人,很多都有至西乡、汉中、陇南以及其他地区卖茶的经历。据统计,1985年前,紫阳是陕西省唯一年产万担茶叶的县,茶园面积占全省的33.3%;自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间,平均茶叶产量占全省408总产量的57.1%,其中1952年其至rI疆0了80.9%。之后,由于全省茶区范闱逐步扩人,紫舟I茶产比例相应降低,1978年为60%,1985年为39.9%,2005年为20%左右,仍为产茶县的龙头(5)。(四)紫脚j的茶叶生产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宗教文化紧密相连。
在封建社会中,紫刚茶发挥着联系中原与西北边疆、汉族与少数比族的纽带作用。统治阶级也看中了这一点,被刚米作为对付西北少数民族的重要武器。“以茶制番人之死命”(7),曾是明、清王朝的统治策略之一。宋代由于对此方少数民族作战需要大量马匹,以茶易马拉动了茶叶生产经营,国家税收人增。抗战期间,湘、皖等南方产茶人省沦陷,南茶无法北进,紫阳茶销簧迅速扩大,供不应求,茶叶产量迅速增长。至抗战结束,茶叶产量超过500吨,比抗战初期增长两倍以上(5)。1949年后,西北局于1953年在紫阳建立西北茶叶指导所,以紫阳为重点进行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促进了茶叶生产,当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26000亩,产量750吨。之后的20余年,受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产量徘徊在650至900吨之间,1984年走出徘徊网,超过1000吨。茶叶生产成为紫阳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紫阳财政收入的支柱项目,1977年至1985年的9年间,茶叶税利平均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8%紫阳茶叶与紫阳的宗教和文化渊源也极深。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和种茶饮茶互为媒介,互相传播,对茶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紫阳茶孕育了道教南派始祖,紫阳真人八年修炼圆满。
目前以茶歌为主体的紫阳民歌,已独树一帜,在全国民间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03年紫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现状1989年紫阳富硒茶在北京通过科学鉴定。传统名茶增加了富硒保健的现代内涵,由此揭开了紫阳茶叶生产的新篇章,到2005年,紫阳茶园采摘面积已达8万亩,年产量约300万斤左右,销售收入已达8000余万元,成为中国北界的最大茶区。关于富硒茶的意义,还得要从硒对人体的作用说起:一、硒的发现硒Se元素发现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Berzlius发现并命名,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年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健康遭受到严重损害.WHO建议,成人每天应补200ug硒。由于硒的地球化学分布不均,缺硒遍及世界五大洲许多国家,在我国72%县市谷物含硒低于0.05mg/kg,约有2,3人口居住在低硒或缺硒地带(10),高硒地带则很少,到目前已经科学证实的仅有湖北恩施、陕西紫阳、贵州开阳和安徽石台四处。(11)二、硒的生物医学功能目前已知许多疾病在发生过程中,体内硒水平下降,这些疾病包括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骨骼系统、皮肤及粘膜、视觉器管、智能缺陷、衰老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多种癌症等等。
上述近百种疾病,不一定都是缺硒引起的,但是J【}j硒治疗或辅助治疗是有效的,这一点己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8)l、硒对人体的功能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米表达的,每分子的GSHpx含有四个原子的硒,并成为该酶的活性中心物质。GSHpx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有害的过氧化物H202自由基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从而保护细胞膜不受损害。有资料证实,在防治动物肝坏死上.硒的抗氧化能力比VE大5卜500倍。在哺乳动物中还发现了另外二种含硒酶,其生理功能不断被揭示。近年来-与硒代半胱氨酸相对廊的遗传基冈密码TGA(mRNA中的UGA)在生物体内被发现,由此证明硒在遗传基因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使硒在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更广泛和更深入。4092、硒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元素,人体器官在衰老的过程中自由基损伤人体各个器官,当适当补充 硒后,能部分清除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华中科大徐辉碧教授等人研究发现,百岁老人血硒含量 比一般人要高3—6倍。更为有意义的是,目前已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审定确定的五个世界级的长寿之 乡,其硒的背景值是高的。(欧亚交界的高加索地区。南美洲厄爪多尔维利巴姆的比尔卡巴村。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的罕萨。
中国新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中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10) 3、硒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在动物的疫苗中加硒,能够提高免疫效价。在中美合作的防治人 类克山病的研究发现。当时克山病因有两种学说,既硒缺乏和柯萨奇病毒致病,美国科学家用动物 试验证实,在加硒条件下该病毒不对心肌造成损害。当处于缺硒环境下的该病毒变异毒性增强产生 心肌损害。在研究流感病毒时发现,在缺硒的环境下病毒株的毒力明显增强。第六届国际硒会议主 席陈君石教授说:在各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营养素中,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一些直接关系的营 养素。(12) 4、硒被称为抗癌之王。癌症是当今医药界奋力攻克的难题,多年研究发现硒是癌病的克星之一。 美国的ClarK教授等人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了13年的补硒双盲干预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 充200 ug硒,总癌症发生率降低了37%,死亡率降低了50%,其中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 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6%、63%和48%,该研究被称为——硒防癌的里程碑。中美合作于1982—1991 年在河南林县食道癌高发区,进行了双盲试验,受试人群为29584人,结果发现每天服用200 11 可显著降癌症患者的死亡率。
中国于玉树教授对江苏省启东县肝癌高发区历时16年,对13万居民日补硒20011 g预防肝癌实验证实,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比对对照组下降35%,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 率下降50%。目前,美国、英国、丹麦、瑞典以及芬兰五国正在进行一项被称为“硒改变世界”的 医学临床试验,参试补硒人员高达52500人,为期十年,全部结果已于2004年底结束,结果报导: 月光元素硒露出明亮的一面。(13) 5、硒的抗癌机理为:(8、9、ll、13) 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抗癌能力。 抑制癌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复制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提高强人体内解毒酶的活性,使致癌物质降解为无毒物质。 通过GSHpx含硒酶,发挥抗氧化功能。 硒在人体内产生的甲基化产物具有抗癌作用。 硒能拮抗降低某些有毒致癌物质重金属的毒性,如汞、铅、砷、镉等。 6、硒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有临床研究证实,在放化疗前后服用较大剂量的硒制剂,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与不用硒制剂比较有显著提高,这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一类昂贵药物要经济 得多。(13) 7、硒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13)在美国的缺硒地区,死于心血管、中风及其它高血压有关的 病人,比高硒地带高三倍。
芬兰和新西兰是心肌梗塞死亡率最高的两个国家,但恰恰也是土壤含硒 最低的两个国家。王月华等测定了4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硒为43.32 ug,I,92例正常人血清硒为126 II g,I,相差2.97倍。在缺硒的青海省门源县上西滩村普查255人中有28人患有心管病,发病率为 1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倍以上。 8、硒能保护胰脏改善糖尿病代谢功能。(13)在极度缺硒的情况下,鸡的胰腺萎缩。Jameson 观察到8名糖尿病患者的GSHpx活性降低。服用硒后7名患者改善了糖尿病的代谢功能,尿中的葡 410 萄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降低了。 9、硒能保护视力。鹰以视力敏锐而著称,能从3000m高空看清地面的小动物,鹰的视网膜含 硒600--800mg/kg,而视力极著的豚鼠视网膜含硒仅为8—10mg/kg。白内障患者晶体中含硒量仅为 正常人的1/6。上海曾对42名老年白内障患者日补硒150u g,三个月后。血硒及GSHpx、SOD显 著升高,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3、11) 10、硒能有效的保护肝脏。(14)国际硒会议发起人Schwarz教授是在研究动物肝坏死时发现硒 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研究发现硒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中国是一个低硒的国家,也是乙肝患病最 高的国家,携带病毒人数占总人群15%左右,总感染人群已近2亿人,目前研究的硒蛋白制剂在乙 肝及肝损伤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11、硒能提高生殖机能。研究发现,人体内足量的硒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精子膜硒蛋白能维 持精子的游泳能力,提高对卵细胞的穿透力。给缺硒的母牛补硒后,受精率为100%,不补硒者为 41%,每天补充一定量的硒对生殖机能的维护是有益的。(13) 12、纳米技术、基因工程与硒。纳米硒技术,(15) 中国科大的张劲松博士等人研制的纳米硒 胶囊,已经上市,经国家微分析结构中心测定,所含硒粒子直径为20--60rim,平均为36rim。电子 自旋共振试验证实,纳米硒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比亚硒酸钠提高了5倍。对比试验证实,纳米硒抑 制肿瘤效果比亚硒酸钠好。在免疫调节功能上也显示出积极意义。中英专家的联合试验中证实,在 传统的绿菜花中提取了一种抗癌物质,与纳米硒组合在一起,抗癌效果提高了20倍。海藻多糖硫酸 酯与纳米硒相结合,提高了抗病毒效果。上述成果被新科学家杂志誉为——激动人心的机遇——纳 米生物医药。 硒与基因工程方面。已有研究证实(16)。在中美合作研究中,已成功地将十字花科和葱属的植 物中,富集的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的基因转至小麦中,并已成功地生产出该种小麦,并同时生产出富 硒牛肉、富硒花椰菜。并在中国四川梁山德昌缺硒区的人群进行补硒防病试验,试验已进行了三年, 最终目的是开发富硒的保健产品和药物。
从目前已知的初步结果来看,效果明显。 硒在人体内的总量约为13mg/60kg.人左右,但作用极大,中国在硒防治人类克山病、大骨病、某 些癌症的干预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效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3)。 三、紫阳富硒茶 紫阳境内118个茶叶样分析平均含量为0.6530ppm,最高值达3.8536ppm。含硒O.3—5.0ppm的 富硒茶标准已由国家2004年发布,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13)。 采用Se75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茶叶中硒表明,其中80%为硒蛋白,除少量同色素、茶多酚、 核酸、果胶呈结合状态外,其余绝大部分的硒蛋白呈游离状态。硒蛋白中21.91%硒为硒代甲硫氨基 酸,无机硒仅占总量的8%左右(17)。 紫阳茶叶含硒平均值0.6530ppm,高于江、浙、皖、闽名茶含硒量的5.5—8.5倍,高于日、英、 肯尼亚茶叶含硒量的5.6--19倍。 紫阳茶叶硒的水浸出率平均为9.44%,范围6.17一12.34%之间,从补硒的角度考虑,建议饮完 茶汁后吃茶叶。 饮茶能增加人体抗感染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uKowSki博士的最近研究证实,他们从 茶叶分离出一种L一茶氨酸(L--theanine),证明该物质在人体内能有效抵抗细菌和病毒。L一茶氨 酸在肝脏中分解为乙基胺,则可刺激血中的免疫细胞一y一6 T细胞作出免疫反应。干扰素是由病 毒侵入细胞后所产生的抗病毒蛋白质,是人体抗击传染病的主要成份.T细胞能够促进干扰索分泌。 4ll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