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量元素(生物微量元素)
当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时,作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一定的缺乏症状,如叶片大小和形状,叶片颜色变化,茎的生长速度等方面都会反应出来。因此,外形诊断可作为判断作物营养短缺的一种方法。但是,有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症状比较相似,许多情况下仅根据形态诊断难以正确地作出缺素判断;也由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多为潜伏性缺乏,有时虽无明显症状,但却存在着严重营养障碍;此外,作物缺素症状往往和某些病害或某种环境因素的干扰相混淆,容易造成误会。所以,采用外形诊断时,还必须配合其他诊断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外形诊断
鉴别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时,首先看症状的出现部位。一般缺Fe、Mn、B、Mo、Cu都是首先在新生组织上出现,症状从新叶开始,有时出现顶芽枯死;而缺Zn在老叶上先出现小叶病,以苹果、桃、李和葡萄果树最为明显。缺硼叶片肥厚、叶片卷曲、皱缩、变脆。缺乏其他微量元素时,叶片大小和形状变化不明显。此外,要注意叶片失绿的部位,缺锌、缺铁和缺锰都会产生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仍为绿色。缺锌最初在植株下部老的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及黄绿相间呈明显的花叶,严重时出现褐色斑点。缺铁植株有野也买件失绿黄化,严重时整个新叶变黄或发白。缺锰时新叶脉间失绿,类似缺铁,严重时叶片上有暗棕色细小斑点。
二、根外喷施诊断
如果根据外形诊断不能肯定缺乏哪种微量元素时,可采用根外喷施诊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具体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 的含某种微量元素的溶液,喷到病株叶部,或者采用浸泡、涂抹等办法,将病叶浸在溶液中1~2h,和将溶液涂抹到病叶上。隔7~10d观察施肥前后作物叶色、长相、长势等变化。如果病叶有所恢复或新叶出生速度明显加快,且叶色正常,即可确认该作物病症是由于缺乏某一微量元素所引起。为了使微量元素易于渗入植株体内,可在喷施溶液中添加0.1%湿润剂(如中性肥皂、茶子饼浸出液等),或增加喷施次数。
三、化学诊断
化学诊断系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和植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照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的临界值加以判断,用以指导施肥的一种诊断技术。
1、土壤诊断:土壤是微量元素的主要给源,因此土壤中微量元素供给情况的研究对于指导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有重要意义。
2、植株化学诊断:是评价作物体内营养丰缺状况的主要技术,随着现代化仪器分析的发展,已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植株化学诊断一般采用全量分析,在作物不同生育期取正常植株和不正常植株的同一部位如叶片、叶柄等,测定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多采用干样品。在进行大量试验和积累大量试验数据后,可以分析判断出植株某种微量元素正常、缺乏或过多的含量,以供施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