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紫阳富硒茶西安(紫阳和平茶业西安专营店)
5月24日下午,“2016陕西紫阳富硒茶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茶城隆重举行。这是今年紫阳县委、县政府策划实施的紫阳富硒茶“走出去”系列活动之一。推介会上,紫阳县政府与中国茶互助联盟签订紫阳富硒茶北京市场经销战略合作协议,向马连道茶叶经销商颁发了《紫阳富硒茶证明商标使用许可证》,盘龙、和平等紫阳茶叶企业与北京11家茶叶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这标志着紫阳富硒茶正式亮相“中国茶叶第一街”,也揭开了紫阳茶迈向大市场新的一页。余兴福汪可平记者李孝华文/图
从名盛业衰到实至名归
紫阳茶业历时千年,曾长期入贡宫廷。建国后数十年间,紫阳曾长期稳居西北第一产茶大县,茶叶产量一度占到全省81豫。改革开放后,国家全面放开茶叶市场经营。由于种种原因,紫阳茶市场萎缩,茶厂倒闭,茶园荒芜。到上世纪末,紫阳茶叶产量已跌至全省20豫以下,紫阳茶步入了“名盛业衰”的阴影。
千年贡茶遭遇滑铁卢,紫阳富硒茶出路何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紫阳开始了十余年重振紫茶雄风之路。
与众多发展特色产业的地方一样,紫阳也曾面临了一场“鸡”与“蛋”命题的大讨论。到底是先发展产业,还是先开拓市场,各方一直不乏争论。就在此时一件“天大的喜事”降临,某铁路局要一次性购买6吨紫阳茶,顿时全县上下一片沸腾。然而,县里却悄悄把订单退了回去。因为当时即使搜遍全县,也凑不齐6吨茶叶。面对几近耻辱般的教训和尴尬,紫阳人沉默了,但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更加统一了必须率先发展基地的思想认识。
大规模的茶叶基地建设热潮由此掀起。紫阳不断加大对新老茶园的建设改造力度,以当地茶树良种为种源,采用扦插技术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良种繁育苗圃,推进茶叶栽植良种化和规模化。全县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7.38万亩扩张到2015年的20.27万亩,相继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产茶重点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
一边扩张基地,一边狠抓质量。该县于2003年制订了《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成为国内第一个省颁天然富硒茶地方标准。2012年,该县又对《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进行修订,在这项标准里从种植、管理到加工一共有18个文本,为紫阳富硒茶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标准。
2016年5月16日,《中国质量报》对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进行专访,发表题为《魅力品牌实至名归》的文章,充分肯定了紫阳富硒茶品牌建设成就。紫阳富硒茶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015“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等三十余项殊荣,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连续10年达到100%。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茶叶类“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抢占了茶叶类“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制高点。
擦亮品牌才能走出去
谈起紫阳十年前的茶叶品牌整合,和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朝和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品牌杂乱必须整合,但整合品牌不是简单地归大堆,必须建立一个共享共存的机制。品牌从无到有,管理从杂乱到有序,紫阳富硒茶在品牌建设和管理上,也经历了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商场如战场,品牌是招牌。紫阳长期有名茶而无名牌,给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贩造成了可乘之机,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紫阳茶的声誉。县内各个茶叶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平、盘龙、闽秦、紫阳春等二十多个品牌相继投放市场,但各个茶叶企业各自为阵,内耗严重,市场难认可。
下力气整合品牌,打造名牌,合力做出声誉,共同开拓市场,是紫阳茶业思想解放的一场大仗。县委、县政府迅速将整合紫阳富硒茶品牌提上议事日程,不遗余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2005年1月用市场机制注册成立了紫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载体,将众牌子整合为“春独早”一个品牌,全面推行紫阳富硒茶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五统一。“聚指成拳打天下”的品牌整合初衷,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紫阳茶产业的发展进程,但品牌整而不合,手指互掣的弊端很快显现。
紫阳富硒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破解小规模经营与大品牌建设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该县派人外出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借鉴安吉白茶的“母子商标”模式,即以“紫阳富硒茶”作为母商标实行品牌共享,核准使用。配套出台商标分层级使用与管理的政策,分标杆企业、骨干企业、初制加工厂、复制加工厂四个层级,对企业使用“紫阳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标识的使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对于茶叶这样的农产品,品牌越响亮,市场就越认可。采用“母子商标”模式,既能鼓励发挥现有企业作用,又可防止部分企业浑水摸鱼或搭便车而影响紫阳富硒茶母商标品牌声誉。和平、盘龙等茶叶企业维护本企业商标声誉的做法,不但没有损害紫阳富硒茶母商标的品牌声誉,而且大大提高了紫阳富硒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的产品多次在国内国际上获奖,且有稳定的销售市场,便是有力的证明。
走在振兴陕茶的前列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也给振兴陕茶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4年,省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80万亩。其中,在安康建设以紫阳富硒茶为主的优质富硒茶生产基地90万亩。安康也提出了“两个一百”的宏伟目标,即“十三五”末,全市实现100万亩茶园、100亿元产值。
今年5月9日,紫阳县召开茶产业发展座谈会,省、市、县有关茶产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发展良策。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陕茶的根在紫阳,陕茶的魂在紫阳,振兴陕茶,紫阳应该主动担当,走在前列。”
进入“十三五”,紫阳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富硒茶产业上动作频频。计划每年筹措600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品牌培育营销、质量安全管控、生态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茶文旅发展等系列创新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茶业主要指标翻番目标,即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到11000吨、年产值达到18亿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县上领导每年都要带着茶叶项目走出去,带着茶叶企业走出去,带着新观念和新资本回来,这已成为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抓茶产业的基本工作方法。今年刚刚履新紫阳的县长陈莲已多次带着茶叶企业到西安、京津推介紫阳茶,她用自己的心得激励企业人士说,只有大胆走出去推介,才知道市场欢迎什么,也才知道自己还缺什么。
为鼓励茶企“走出去”,该县还按照“规范县内市场、主攻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瞄准缺硒地区”的营销策略,出台奖励扶持办法,鼓励县内茶叶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紫阳富硒茶销售连锁专营店。去年新增区域性销售中心、超市网点、直销店、加盟店134家,总数超过300家。销售区域由西北逐步辐射到北京、上海、山东等省份,部分茶企产品已销往美国、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紫阳作为陕茶优质茶叶产区和安康核心产茶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富硒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紫阳茶文旅组合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多元化业态推动紫阳富硒茶产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县长陈莲对未来充满信心。
原载2016年7月1日《阳光报》12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