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发展历史(紫阳富硒茶核心产区)

硒宝 05-31 18:15 85次浏览

翻开地图,在陕西的地界上要找到紫阳县,还是要费点功夫的。这个凹据于巴山北麓、汉江上游的县城,目前仅有28.67万人口。

紫阳富硒茶发展历史(紫阳富硒茶核心产区)-硒宝网

然而,就是这个可能不是很起眼的小县城,却有着它的独特之处:紫阳县位居陕西、湖北、四川、重庆四省交界处,是中国真正的“秦头川尾,秦风蜀韵”之地。

从紫阳往西走就到了四川的万源市,往东行就到了重庆的城口县。

紫阳是全国唯一一个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同时,也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

有山有水之地,云遮雾绕之处,自然是产好茶的地界。紫阳茶就产自这山水之间。

紫阳富硒茶发展历史(紫阳富硒茶核心产区)-硒宝网

紫阳盛产茶叶,且历史悠久,据相关文字记载,远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说武王伐纣时,巴蜀之地已经开始产茶。

而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的逐渐兴盛则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

在东汉时,紫阳毛尖开始被列为贡茶,不过当时茶名并不叫“紫阳毛尖”,而是‘紫邑宦镇毛尖’。

这样即便从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算起,紫阳茶迄今至少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可以说紫阳茶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茶。

紫阳富硒茶发展历史(紫阳富硒茶核心产区)-硒宝网

唐代时期,紫阳茶远输西域各国。

当时的国内运输路线,一是走子午道:从产地起程,先由水运或陆运至石泉,然后由石泉进入京城。

二是陈仓道:茶叶从紫阳装船,溯汉水而上至汉中,经眉谷、凤县、大散关到达渭水之滨的宝鸡进入关中,走驿道进入长安。

到了明代,《茶法》开始制定和实施,朝廷实行以茶易马,巩固边防,这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紫阳茶叶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繁忙景象。

紫阳富硒茶发展历史(紫阳富硒茶核心产区)-硒宝网

当时,紫阳茶叶产地多集于汉江以南以及汉江以北的蒿坪河、马家营。另外一点,当时有名的汉茶,实际上多数也为今紫阳县所产,据说汉茶当时一直处于产销两旺的状态。

到了清代,紫阳茶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西乡县志》载:“清代,陕南惟紫阳茶有名。”

清道光版《紫阳县志》称:“紫阳茶每岁充贡,清心明目,功者著矣!”

并进一步说明:“紫阳茶春分时摘之,叶细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入水色微绿,茶气充足,香烈尤倍。以后渐迟摘之为蔓子,为青草气,香味不及清明、谷雨前为佳。”

好茶来自优越的生长环境,紫阳县,溪水环山而流,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疏松肥沃且天然富硒,正是因为有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才孕育出历经千年仍旧熠熠生辉的紫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