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富硒茶价格多少(重庆市江津富硒农产品)

硒宝 05-31 10:10 124次浏览

采摘猫山富硒茶。通讯员 贺宝胜摄

“富硒牌”唤醒沉睡老茶山

2015年3月28日,江津区首届富硒猫山采茶节在蔡家、李市、嘉平等三镇交界的猫山山顶启动,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前来参加。

猫山位处江津南部,属大娄山余脉,从南向北横跨蔡家、李市、嘉平三镇。江津自2013年12月全面实施富硒品牌战略后,唤醒了这座沉睡多年的老茶山,茶农收入实现了数倍增长。

“过去的茶叶不值钱!”江津嘉平镇寒坡村二社茶农刘孝全说,在两年前,茶厂给他们的鲜叶收购价只有2至5元一斤,他家的2亩茶园每年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但从去年开始,茶厂给他们的鲜叶收购价开始猛涨,今年最高收购价达到40元一斤,最低也有8元一斤。今年以来,他的2亩茶园已收入了1.2万元。

“是富硒品牌提高了茶叶身价!”江津区农委副主任张洪说,过去,猫山的茶叶以中小叶川茶等老品种为主,当地茶厂大多规模小、设备落后,生产出来的茶叶大多是走散装市场的“大路货”,每斤只卖200元左右。而现在,他们都可用区农委注册的富硒茶集体商标“江津硒茗”进行销售,平均每斤售价达到1000元,茶农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5 6 7 共7页

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展出的猫山茶叶。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金字招牌带来“掘金”机遇

江津位于重庆西南部,幅员面积3219平方公里,辖29个镇街,总人口150万,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2012年6月,江津区被评为重庆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长寿之乡”,并创下了寿乡评选的“三项全国之最”: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寿星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

江津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长寿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可能为当地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该区决定以荣膺“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赴江津考察调研,更加深入、系统地解读江津的“长寿密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江津“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为揭开长寿之谜,江津区开展了两项科学研究:一是联合重庆市6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对江津的长寿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二是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对江津的富硒资源进行普查。其中,中科院的调查历时一年多,覆盖全区32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共提取土壤、农产品、水资源等各类样本8312个。

在第一项科研中,他们通过对大量百岁老人的头发硒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津当地土壤富含被誉为“抗癌之王”的硒元素是江津人长寿的重要原因。在第二项科研中,中科院地化所详细调查出了江津区各地土壤、水、农副产品硒含量数据。

第二项研究的检测数据显示,江津区中硒及高硒土壤占比为90.21%,土壤硒含量适中,分布合理,所出产的大部分农产品富硒,这样的土壤出产的农产品硒含量适中,长期食用既可以补充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硒,又不会导致硒中毒。

经过科学检测证实:物产富硒是江津人长寿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这为江津区发展特色农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抓住富硒产业,就是抓住了江津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江津区负责人说,我国许多地方缺硒,科学证明江津却是一个富硒地区。硒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纷纷追求高品质的农产品。江津如果能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产业,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1 2 共7页

富硒水产品基地。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全区一盘棋”科学布局富硒产业

科学严谨的检测,为江津发展富硒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对哪些地方富硒,适合种什么养什么等“家底”心中有数;二是对如何发展富硒产业心中有数。

江津区负责人表示,发展农业产业,政府的责任应当是做那些市场不好做、不愿做的事情,并履行好监管的职能,而不能把手伸得太长,今天告诉农民应该种这个,明天告诉企业应该如何发展。

为此,在扎实完成上述基础性工作后,江津从2013年底开始全面发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江津区积极行动起来,抓紧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湖北恩施、陕西安康等富硒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考察,并主动配合市质检局工作,制定出了《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

在富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江津区政府没有大包大揽,主要致力于“搭平台”和“管质量”,将怎么发展的权力充分交给市场,一下子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首先,江津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5名区领导任副组长、20多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江津区富硒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其次,区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并整合3000多万元农业项目资金作为富硒产业专项资金。

由此,江津富硒产业形成了“全区一盘棋”的格局,推进了富硒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联动发展。

在生产上,江津区根据全区硒资源区域分布和农产品富硒含量分布,就富硒产业发展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集中成片发展粮油、花椒、茶叶、蔬菜、果品、畜禽、水产等富硒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猕猴桃、橄榄等富硒特色产业,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达120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基地27万亩、水产基地2.2万亩、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300万头(只),形成30多个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场(园),带动各镇街的富硒产业基地发展。

在加工上,白沙工业园设立了富硒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了重庆骄王花椒、重庆北顺食品、江小白酒业等多家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另外,引导区内的中粮集团、重粮集团、益海嘉里、山东鲁花等大型企业加强与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合作,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要求,重点抓好富硒花椒、茶叶等鲜活农产品精深加工,让农副产品就地“一产”转“二产”,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比如重粮集团“寿硒源”富硒大米,经加工筛选后最高已经卖到近30元一斤。

在销售上,依托西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津双福农贸城,建设面积1200余平方米的富硒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旅对接,富硒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近酒店。目前已在重庆主城和江津城区建成富硒农产品展示窗口和专卖店30余个,年销售额达2600万元。富硒茶叶、大米、“浩兄”泥鳅、“綦河”生态鱼等进入新世纪、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成功注册了重庆富硒网、江津硒货淘宝旗舰店等,大力发展直销农业和订单农业,花椒、茶叶等近20种富硒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其中两江艺龙的有机蔬菜实现会员(2000多家)制销售。画眉湾农场通过微信平台,把自己生产的土鸡蛋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9至10月,江津区商务局还牵头举行江津首届富硒餐饮大赛,连起富硒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两大产业链条,使江津富硒农产品销路大开。

1 2 3 共7页

富硒猪肉市场热销。通讯员 袁孝春摄

品牌战略引领富硒产业“全面开花”

江津富硒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品牌推动战略,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促使各种资源向富硒产业集聚,形成了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合力。

首先,江津区利用“中国长寿之乡”授牌、中科院地化所公布江津富硒资源调查结果、西部农交会等机遇,在区内外大力宣传富硒产业,在人口聚居地、交通要道等设计灯箱、车身和户外广告,有力提升了江津富硒产品的知名度。

其次,江津区以展会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重庆品牌全国行”、“川滇黔渝毗邻市特色产品展销会”、“渝交会”等展会,展示富硒农产品良好形象,推动富硒农产品走出去。

另外,江津区还联合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坚持向品牌要效益。江津区富硒检测中心通过了重庆验收,具备了实验室认定认证资质。申报了“江津硒”、“江津硒茗”、“江津硒针”三个公共品牌。

截至2015年6月,全区已授权10余个企业近20个产品使用江津区富硒农产品标志。全区已认定认证富硒绿色食品72个,无公害农产品250个,认定无公害产地59个;培育了“江津硒”“江津硒茗”、“江津硒针”3个公共品牌、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30个;认定地理标志2个(江津茶叶、江津大米)。

这些措施使江津富硒产品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如重粮集团江津分公司生产的富硒大米,零售价由过去每斤2元多提高到现在8元左右,最高已达30元;贾嗣富硒生态鱼由过去每斤6元提高到现在12元左右;石门李家村的富硒冬豆由过去每斤3元提高到现在6元左右……

经济效益的提升,调动了镇街政府和农民发展富硒农业的积极性:该区贾嗣镇已建成富硒果桑、花椒等标准化种植基地超过3000亩,富硒水产面积超过2000亩;吴滩镇发展富硒花椒、蔬菜近3万亩亩;夏坝镇富硒油菜、富硒高粱等特色种植13000亩,富硒牛、富硒猪等一批特色养殖发展红火,吸引2000多户村民加入富硒产业,农户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先锋镇建成高标准富硒花椒基地8万亩,培育出“九叶青”、“椒乡”等多个富硒花椒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农户人均年增收1300余元……

4 共7页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