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紫阳富硒茶品牌(安康紫阳茶厂)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句广告词不仅寓意着陕西省紫阳县的茶文化,也催动着无限商机。中国·紫阳第八届富硒茶文化节于近日圆满落幕,以民歌推介富硒茶、以茶宣传民歌,茶与歌的互动,产业与文化相互辉映,成为紫阳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紫阳的茶产业也像茶歌里唱的那样,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四季春风拂茶山,茶香不散歌不落。”紫阳茶从上古香飘至今,飘香了几千年!紫阳县是陕西省境内农作物越冬及四季气候水热自然条件最佳匹配区,生产名优茶有着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自古以来,紫阳县就是历代名茶的主产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紫阳茶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年西北第一家茶叶指导所成立,从此紫阳茶产业走上了科技发展之路,也生产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优良茶叶品种。“紫阳种”是全国第一批推广茶叶良种,适制名茶,品质甚佳,以生产“紫阳毛尖”而闻名全国。“八五”期间,紫阳县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推广烘炒型新工艺,紫阳茶叶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国内首次通过审定的紫阳富硒茶,为国内富硒茶开发研究开创了首例,赋予了紫阳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义深远。
富硒茶作为紫阳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紫阳县大力实施富硒茶品牌战略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茶产业化效益实现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茶叶综合收入高达6.3亿元。
为了强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紫阳县把茶产业作为重点纳入政府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不仅提高了对茶产业的综合管理,更加带动了紫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紫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紫阳县茶叶基地规模也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如今,紫阳县有茶叶面积17万亩,新发展标准化密植茶园5.2万亩。
从最初的粗犷经营,到现在形成产业化规模,紫阳茶产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蝶变”。随着茶叶科技和机械化加工的广泛推广,紫阳结束了千百年来手工制作名茶的历史,紫阳茶产业深加工体系开始向机械化清洁化迈进。目前,紫阳县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5个、初制茶叶加工厂63个,形成清洁化茶叶生产线11条,购进各类茶叶加工机械设备2000余台,茶叶加工厂家发展到200余家,茶叶加工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历次茶叶质量评比中荣获40余项大奖。
随着紫阳富硒茶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脚步的加快,紫阳茶产业的品牌意识也不断加强。2004年,紫阳县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紫阳富硒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紫阳富硒茶证明商标。2008年,中国茶叶协会授予紫阳“中国名茶之乡”的称号。而随着中国·紫阳富硒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紫阳茶叶的名气更加响亮,紫阳茶叶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光明。再加上各类茶叶技术培训,项目资金扶持、市场信息资源共享等扶持举措,紫阳茶产业不仅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也走向了品牌整合之路。目前,紫阳县茶产品名称已经规范为紫阳富硒茶,分为“紫阳毛尖”和“紫阳富硒绿茶”两大系列10个品种,统一注册使用“春独早”商标;紫阳的茶产品也统一实施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五统一”管理。难怪紫阳富硒茶能以9.6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打进201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20强,位居西部地区茶叶类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
尽管紫阳茶产业已经取得了6.3亿元综合收入的不俗成绩,但是紫阳县仍旧将推动茶产业发展作为民生工作的一件大事来办。据了解,紫阳县将按照“抓品牌、强龙头、创新品、建基地”的要求,新发展茶叶专业村60个,改建本地种丰产茶园5万亩,茶园总面积稳定在20万亩,新建标准化加工厂10个、清洁化初制加工厂50个,发展专营连锁店200家,实现茶叶综合收入达10亿元以上,努力把紫阳富硒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富硒茶著名产品,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