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故里平利富硒茶(平利女娲茶价格表打印)
7月1日,《中国县域经济报》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刊整版关注报道平利坚持红色精神铸魂绿色发展。
从“生态立县”走向“处处美”
作为孕育出“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陕西省平利县,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建设“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风尚美、生活美”的五美平利,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循环发展振兴之路,生动诠释了从“两山论”到“两不负论”的发展理念,真情书写下“新时代样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平利实践。
生态立县追求“美丽”十八年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茶香平利,如诗如画。2003年1月22日,平利县党代会报告提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建设绿色平利,构建绿色农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奋力建设陕西最美丽乡村。正是这份报告让平利迈出追求“美丽”的第一步。平利县龙头村村民没想到,也是这份报告让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8年前,龙头村在“生态立县”战略框架下,成为平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003年11月13日,当时的县委书记在龙头村召开现场会,实施生态环境、特色民居、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工程”,实行四个一机制,一名领导,一个部门带动一批项目;落实一批人员,一定3年不变龙头试点建设。从农业产业上做观光休闲农业,将农业做成和旅游匹配的产业,民居上进行亮化,做成特色民居。平利县借鉴江西经验,结合当地徽商建造的特色民居,自创的陕南徽派民居建筑模式在龙头村率先推广。平利龙头村在“生态立县”规划构图下,按标准化种植生态休闲观光茶园2000亩、核桃园1000亩;按标准化建成精品乡村客栈、农家乐、传统手工作坊、特色旅游产品小店60余家,1500平方米“茶栖谷”和1000平方米的秦楚农耕文化园。随着“五大”工程建设,龙头村变化日新月异,既实现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腰建园赚票子,川坝产业钱袋子,河岸樟柳变样子”,还先后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平利县从“十五”期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到“十四五”规划建设“三县一区一带”目标,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质量强县的实施路径不动摇。平利县几届领导班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起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风尚美、生活美的“五美”生态平利。
产业兴县“点绿成金”二十载
5月21日,2021年“国际茶日”陕西分会场主题活动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启动。活动以“寻根世界最早的茶、品鉴世界首个富硒茶”为重点,讲好茶故事,做好茶品牌,做活茶市场。
2020年4月21日,春雨淅沥,风光旖旎。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步入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茶园,同茶农亲切交谈。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平利县种茶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朝时“三里垭贡茶”享誉朝野,享有“贡茶之乡”的美誉。平利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二十年打造一个当家产业,辛勤的努力得到了丰硕的回报。20年前,平利喊出“打造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第一县”的口号,历届领导班子坚持茶饮产业率先突破,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届接着一届干,从2001年提出“一县一业”率先突破茶饮产业到“产业兴县”,再到“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名片打造,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平利茶饮产业的发展史。如今,平利已成为“中国名茶之乡”和“茶业百强县”,“平利女娲茶”区域品牌价值达28亿。
平利县坚持把茶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加快实施茶叶主导产业建设的决定》和《加快名茶大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将茶饮产业发展纳入各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从体制机制上强化了茶饮产业的主导地位。同时,每年出台《茶饮产业建设奖扶办法》,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奖扶力度,有力保障了产业快速发展。
率先突破茶产业的背后,是平利县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平利县以“5个10万”(10万亩富硒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头生态猪)为抓手,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发展目标,以贫困群众稳步脱贫为目标,坚持长中短结合,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机制,走出了一条稳固长效的产业扶贫之路,形成了具有平利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的模式。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平利环保工业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科技化提升”的发展思路,围绕环保优先、效益为本、创新驱动三大标准,着力壮大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等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由75家增加到101家,2018年荣获陕西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荣誉,2019年荣获陕西省“新型工业强县”荣誉称号。平利县生态旅游,建成了天书峡AAAA级景区、长安AAA级景区、龙头村AAA级景区、桃花溪AAA级景区、马盘山AAA级景区,形成了“茶乡风情游·巴山风光游·人文景观游”三条旅游路线。平利后先被授予“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县”“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平利产业兴县围绕“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发展定位,坚持把茶园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景观来打造,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推进茶叶基地园林化、工厂茶楼景点化,实现山、水、茶、人的共生互融,建成了首个中国平利绞股蓝博览馆,长安十里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龙头村成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三里垭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平利小城建成“山环水绕、城在林中、湖在城中”的一河两岸十里水景。融“登茶山、游茶园、采茶叶、购茶品、赏茶艺”为一体的农旅休闲特色游也初具效应。近年来,平利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如今,平利处处皆景,处处绽放着“美丽经济”之花,处处好风景正变为好“钱”景。
质量强县“品牌”标准新时代
2016年12月,平利县正式成为全国首批获批开展“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的县级城市。以此为契机,平利县通过抓产品质量让产业更丰美,抓工程质量让城乡更精美,抓环境质量让生态更优美,抓服务质量让生活更甜美,抓文化质量让风尚更醇美,叫响“创品质平利,建美丽乡村”质量强县的主题口号,着力打造以产业美、城乡美、生态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内涵的“五美平利”。
建设质量强县,平利县始终坚持标准先行,将标准化的要求贯穿于建设管理全过程。在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中牢固树立全域标准理念,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统筹谋划城镇、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空间布局,做到了全县有总体标准、镇村有具体标准、农户有操作标准,使美丽乡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推进。此外,平利县每年设立200万元创建工作专项经费,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评重要内容。
不懈的努力带来了瞩目成就,2018年,平利县获评“全国质量之光·质量魅力城市”;2019年,平利县被命名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1年5月17日,平利县工业集中区被陕西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平利绞股蓝”“平利女娲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恢复创新的秦汉古茶被中国茶学泰斗称为“丝路瑰宝”;平利创建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8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茶饮企业通过欧盟质量标准认证。质量逐渐成为平利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展现出充满勃勃生机的平利品牌力量。(李彦东、邓荟雯、熊荣军)
临湖叙旧事 依山品芳茗
平利已拥有六张独具特色的名片: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中国最美乡村、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绞股蓝原产地、中国最古老长城的留存地、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红色名片,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廖乾五同志出生于平利县八仙镇,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策划者,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在廖乾五精神感召下,一代代平利党员干部追寻红色足迹,用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
彩色名片,中国最美乡村。“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山庄”是平利独特的风景。长安十里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三里垭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平利小城建成“山环水绕、城在林中、湖在城中”的一河两岸十里水景。现在的平利已是“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色名片,中国名茶之乡。平利在唐代就被列为全国八大茶区之一,乾隆年间平利三里垭毛尖成为贡茶。平利县20年打造一个当家产业,“平利女娲茶”区域品牌价值达28亿,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平利现已成为“中国名茶之乡”和“茶业百强县”,3家茶饮企业获得欧盟认证,5家获得有机认证,“平利女娲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秦汉古茶”在平利恢复创新,被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泰斗陈宗懋先生称之为“丝路瑰宝”。
特色名片,中国绞股蓝的原产地。绞股蓝有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血管、降低血脂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医学界誉为东方神草。“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曾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民喜爱产品”。
历史名片,中国最古老长城的留存地。现存于平利境内的关垭古长城,是东周时所筑的楚长城遗址,起点在平利关垭子,终点在河南泌阳县,总长500公里,距今2700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
文化名片,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平利是女娲故里,早在东晋《华阳国志》、宋代《新唐书》中均有记载。2003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在平利举办了首届全国女娲文化研讨会,一致认为,平利是女娲文化目前史料记载最早、最集中的原发地。
平利在六张名片形成过程中,以红色精神为魂,走绿色发展之路,以“厚德陕西·弘德安康·德润平利”为指引,推进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持续开展,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由“一处美”“一片美”向“处处美”蔓延,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越走越美好。(李彦东、熊荣军)
红色精神铸魂绿色发展
走进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平利县,追寻他的红色革命足迹,重温党史明初心,聆听他的传奇故事,感受他的英雄精神。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平利党员干部用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书写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新篇章。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四川省、湖北省的党史研究专家组在全国寻访到革命先烈廖乾五的籍贯。陕西党史研究专家组辗转17个省市,走访上千人,终于率先寻得廖乾五的故乡乃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
廖乾五是南昌起义主要策划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贺龙元帅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发动了南昌起义,起义前的7月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区甘棠湖中的一艘小划子上,一场名为“小划子会议”的重要会议召开,当时开会的正是廖乾五和贺龙、叶挺、叶剑英、高语罕五人。“小划子会议”确定了南昌起义主力部队的军事行动,为顺利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证作用。起义后,廖乾五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与周逸群一起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除了南昌起义,“二七大罢工”、北伐战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廖乾五的身影。他曾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陕西入党最早的人之一,是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是北伐“铁军”的政治部主任……廖乾五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转型,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199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平利县中学塑建廖乾五纪念像。在陕西省平利县烈士陵园,也矗立着一座廖乾五的雕像,供后人瞻仰和缅怀,纪念他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
廖乾五的革命事迹通过报刊书籍、电视新闻等被广泛宣传。出书记录英雄事迹。《廖乾五》《廖乾五在大革命中》《永远的丰碑》《廖乾五连环画》出版,以此致敬英雄,让全国人民在字里行间重温革命先驱廖乾五烈士的感人瞬间。银屏呈现英雄形象。《叶挺将军》《热血军旗》《彭湃》电视连续剧均有廖乾五的人物形象。陕西省广播电视局报送立项的重大题材纪录片《廖乾五》,以烈士廖乾五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依托历史文献、影像资料等,真实反映他为建立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树立廖乾五烈士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高级政治工作干部的光辉形象,纪念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宣传弘扬英雄精神。2006年,廖乾五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对廖乾五进行了一次集中报道,称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政治、军事干部”。2018年7月4日,新华社刊发《廖乾五:文武双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政治军事干部》,2019年12月29日,CCTV《新闻联播》“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以“廖乾五:我党早期优秀政治军事干部”为题对平利籍英雄烈士廖乾五的革命事迹进行了报道。让全国人民能更深入了解革命先驱廖乾五波澜壮阔的一生,让他的精神代代相传。(李彦东、梁真鹏、熊荣军)
主办:平利县委宣传部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