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茶银针价格(紫阳银针茶多少钱一斤)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紫阳和平茶业董事长曾朝和,也是紫阳县最早用心务茶专注扶贫攻坚的第一人,是紫阳茶叶加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技术攻关成功的第一人。他在接受陕茶功勋人物专题访谈时,说出了自己做好茶的奥秘,那就是“十个字”:环保、科研、良心、责任、专干。
曾朝和出生成长在紫阳和平乡的一个村,那里历来就是出产名茶的地方。1979年,19岁的曾朝和当兵入伍,经受了6年艰苦锻炼,于25岁复员回老家,当了农业生产队副队长。从那时起,从小在茶乡环境的熏陶和家传手艺的耳濡目染下的曾朝和,便开始了琢磨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和茶叶的制作技术。
和平茶厂创办于1980年,因经营不善即将倒闭,乡政府找到曾朝和承包经营。曾朝和贷了1200块钱的贴息贷款,买了1000多斤茶籽,把生产队里的荒山开垦出来,种成新茶园。
但曾朝和笃定进行科研提升是茶叶增产和提质的重要环节,必须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当时紫阳县科委把茶叶生产科研当作重要工作任务,选择和平茶厂作为技术协作单位。1984年秋,曾朝和承包的紫阳县和平茶叶初制厂与紫阳县科委签订《提高紫阳毛尖品质研究》课题协议。协议规定,课题组负责总体设计、经费筹集、技术指导与培训,科研数据收集整理,经验总结与推广,和平茶厂负责茶厂工人组织、加工设备燃料准备、全力配合按课题设计操作要领进行科研协作,并作好后勤服务等工作。1985年春,和平茶厂作为技术协作单位,紧密配合紫阳县科委课题组开展“提高紫阳毛尖茶品质研究”。从此,曾朝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把家也搬到茶厂来了。和平茶厂与课题组像一家人一样,技术人员挤住在茶厂小阁楼的地板上,白天上茶山,指导茶农按标准采茶,采回鲜叶按标准验收,分等定级,坚持优质优价,晚上便一门心思搞研究。
紫阳毛尖是贡茶的历史名称,过去是晒青,没有烘青和炒青。通过四五年的事件研究,曾朝和他们研究出烘炒型毛尖茶,并形成了企业品牌。随后研制出了紫阳翠峰、紫阳银针、紫阳仙毫,且都是用烘炒青工艺制成。1990年到2001年之间,只有和平茶厂使用这一套流程。由于流程较复杂,成本相对高,一般企业怕承担不起。但曾朝和始终坚信科技是未来紫阳茶发展的关键,但是手工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便是紫阳茶发展的方向。曾朝和把这种想法说给机器制造厂家,制造商们刚开始都不肯相信,他们说制造了那么多机器,还从没按手工工艺要求做过加工机械。但最终在曾朝和的坚持下,制造厂商还是按照曾朝和通过多年制茶提炼的技术参数等进行研制加工机械。
“设备制好后拉来,试生产发现有问题,运返杭州原厂家进行修改,为此多花了100多万元。这套设备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机器手,就等同于我在做茶,挪个地方,没人能用。有高投入,好工艺,好产品,就有高收成。”曾朝和通过这一套工艺流程把紫阳茶内在品质透发出来,茶叶外形上更加好看,价格随之提高,市场供不应求。
曾朝和认为,做茶不是暴利,需要逐渐提升。管茶园、用鲜茶,好比培养小孩。营养要跟上,更要教育好,才能出好茶。做好茶要专心,工艺上差异化的细节要自己去摸索,专心专一就能把茶做好。能加工茶的多,会加工茶的少,懂加工茶精髓的更少。很多人不能专心、专一,只是平平过。俗语说:“本分本分,终有一份”。安分守己、认真做茶,都能得到应得的回报。社会认可了,大家评价好,才算是好茶,社会才乐于接纳、分享。市场公认优秀,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在曾朝和的悉心钻研下,传统技艺让紫阳茶焕发青春,为茶乡赢得更多荣誉。1998年5月,和平茶厂选送的烘炒型新工艺毛尖在“98陕西名茶评比”中荣获优质名茶金奖,受到省农业厅表彰。在“2001中国紫阳富硒茶文化节斗茶会”上,和平茶厂“紫阳翠峰”得分最高,获得“茶王”称号,500克拍卖了1.5万元。2005年后,获得陕西秦巴赛茶大会第一名、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第六届国际名茶金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5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帝伟.沙多慕名专程到紫阳,实地考察了和平茶厂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采摘以及加工制作。2007年7月,曾朝和作为茶乡紫阳的代表,带着省政府选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紫阳翠峰,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卡卢加州宣传推广活动。2012年6月,陕西省文化厅命名曾朝和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让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传承,曾朝和在授徒传艺上做到了有问必答、毫不保留。每年不定期免费举办非遗手工制茶培训班,现场演示,让学员在制茶过程中真正深刻体会何为匠心、何为工匠精神,增强品质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经过培训,一些小作坊、小茶场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用心制茶,专心制茶,加工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