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富硒茶营销体系(安康富硒茶产业)
神州茶网1月23日 讯:安康生态富硒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握紧拳头狠抓安康生态富硒茶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政策上扶持,从项目资金上支持,安康生态富硒茶产业正在向新辉煌全速迈进。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安康是中国最早出产贡茶和人工种茶的地方,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考古发现汉滨区出土的隋代瓷水注、平利县出土的唐代青瓷茶水注、旬阳县出土的宋代黑釉滴茶盏等文物,都佐证了安康茶的辉煌历史,自古就有“谁语陕域无好茶,唐次纲贡紫阳芽”、“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的绝句。紫阳茶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清代“紫阳毛尖”是贡品中的佳品,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康茶园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茶640吨,占全省82.3%,长期占据西北市场。
截至2014年底,茶园达到63万亩,年产茶1.76万吨,产值27.5亿元。有106个镇、812个村产茶,涉及农民55万人,茶农人均收入3000余元。富硒茶品牌已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行列,先后在国内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百项金奖;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殊荣,紫阳县被命名为“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生态富硒得天独厚
安康生态气候极佳,是全国极少数不受雾霾困扰的城市。安康是难得的一片净土,山好水好空气好。森林覆盖率达64%,茶叶主产区森林覆盖率70%以上,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物种丰富,有种子植物4000多种,多种珍稀动植物在安康均有分布,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之美誉,空气良好以上天数全年保持350天以上,汉江出境水质常年保持2类以上,被专家公认为是地球上同纬度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安康是全国最大的生态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地层最厚,硒储量大、浓度适中,属于全世界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硒具有护心脑、保肝肾、防辐射、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被誉为“生命的火种”、“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的环境之中。经据科学测定,安康有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0.2mg/kg以上水平,生产的茶叶平均含硒量达到0.35-5ppm的富硒标准,高于毗邻省市,更高于国内其他茶区。在全世界很多地区缺硒和低硒的大环境下,安康富硒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符合饮茶传统,又顺应保健需求的天然补硒途径。
安康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是国家功能定位限制开发面积最大的地方。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三千里汉江,安康境内流长近三分之一,达680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68%以上的水量来自于安康。安康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近80%的土地被限制开发,为了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全市关停近300家企业。
安康生态富硒茶种质资源独有。3000多年的茶叶种植,逐步进化形成的紫阳群体种,1985年被国家确定为茶叶良种在全国重点推广。茶叶专家王衍成用20年时间,从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陕茶一号”,国家林业局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农业部批准在安徽、山东、湖北、河南等地试种,各项指标名列前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俞永明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刘栩副研究员等国内著名茶叶专家组成的茶叶品质鉴评会认为:“陕茶1号”芽叶肥壮、新梢持嫩性强,茶样感官品质优良,绿润匀整,汤色嫩绿明亮,香高持久,味鲜回甘,叶底绿亮鲜明,样水浸出物48.7%、氨基酸5.2%、茶多酚12.2%、咖啡碱2.8%,内含成分特点明显,开发优质高档绿茶潜力巨大,已被省政府列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
安康生态富硒茶发展潜力巨大。安康是《国家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发展区域;《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把安康作为陕茶发展的重点区域。全市有9县区适合种茶,有360万亩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其中适合种茶面积一半以上。因此,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富硒茶业的空间很大、潜力巨大。汉江清水已送入京津,安康水泡安康生态富硒茶,进入百姓生活。
主要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要达到100万亩,建成4个重点县、40个基地镇、100个标准化专业村;培育形成10个省级园区,40个市级园区;培育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企业和20家市级龙头企业;产量达到4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生态富硒茶大市。
建设汉江千里生态富硒茶示范区
做大基地规模。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区域推进”的思路,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高标准建园、建高标准园,积极构建“猪沼茶”循环发展模式,推动基地建设从布局分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从粗放经营向质量效益转变,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经营,鼓励企业跨县区、镇办建设茶叶基地,重点发展无性系高效茶园。到2020年全市建成高密植生态茶园100万亩。
做好现代园区。按照“合理布局、业主明确、基础配套、功能完善”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和技术,扶持建设茶业生态示范园区,着力提升园区的示范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园区机械化、种植标准化,把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向园区倾斜,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已建成省、市级现代茶业园区27个。到2020年全市40个茶业重点镇按照“一镇一园”的路径,建成10个省级茶叶园区、40个市级茶叶园区。
做强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合作、兼并、租赁等形式,壮大企业规模,培育茶产业“航母”。在现有涉茶企业中好中选优,倾斜政策,重点帮扶,着力打造引领全市茶产业领军企业。支持鼓励企业转变观念,与省内外大企业联合,组建上市公司,力争到2020年,打造一家涉茶上市企业,培育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企业。
做亮富硒品牌。加大品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13.5亿元和“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作用,举全市之力打造“紫阳富硒茶”。加强标准化生产,对不符合紫阳富硒茶生产标准、以次充好的,一律取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紫阳富硒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做优科技服务。抓住与中国农科院的全面合作机遇,安康龙头茶企与中国农科院茶研究所在良种繁育、茶品研发、标准生产、技术服务上进行深度合作,推动茶叶加工由偏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生产转变,推动茶类产品由注重绿茶生产向提升绿茶、开发红茶、主攻茶产品、发展茶食品转变。同时加大技术培训,让市县区涉茶部门负责人、茶产业基地镇书记镇长、农综站长、专业村书记主任、茶叶企业业主,都成为富硒茶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着力提高他们推动茶业发展、管理现代企业、经营现代茶园、开拓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富硒茶产业作为安康市农业产业的头号产业,在组织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市、县区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富硒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区10个部门包抓建设50个茶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项目、市场、人才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富硒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每年从发改、财政、林业、农业、扶贫、供销等部门捆绑1亿元项目资金,专项支持富硒茶产业发展。市县财政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茶叶育苗建园、市场开拓、品牌营销、宣传推介工作。积极协调农发行、信合联社为茶业发展提供信贷金融支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安康生态富硒茶产业,通过财政、项目和信贷支持,撬动民间资本每年投入富硒茶产业2亿元以上。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康市林业局)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