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紫阳天然富硒茶(陕西省紫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紫阳县-
“紫阳疆域,为安康锁钥,任河路径,实川陕咽喉;峰有千盘之险,路无百步之平。”此语作为贾平凹《紫阳城记》的开篇,用来描述紫阳县城再合适不过。
这座得名于南派道门祖师紫阳真人的陕南县城,地处川陕咽喉,浩荡汉水之上,孤城压江,一座城倏然的矗立在江面上,延山而建,层层叠叠,颇有些重庆一般的3D感觉,也难怪贾平凹会写下“”上完三百六十阶,才看见斗大一城”这样的文字。
紫阳正是这么一座奇妙的城,“”有如重庆至盘旋,却比重庆更迷丽;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在陕南巴山与秦岭的围绕之下,就这么横在汉江水上数千年,见证了无数“君向潇湘去,我向秦”的悲欢离合,却只与悠悠汉江水为伴,凝望世人。
循着贾老的脚步,沿着江水找去,有嘹亮号子响彻的地界儿,便到了紫阳城。
//煮一壶汉江水,饮一杯富硒茶//
无忧何必要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说起紫阳产的富硒茶,贾平凹给出了这样一联。
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富硒地区之一,紫阳的土地上生长出的作物天然富含硒元素。
自上古巴国起,紫阳便产出茶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至有唐一代,成为朝廷贡茶,供长安王公贵族,文官武将们饮用。 而到了宋明时期,朝廷以茶易马,引得当地人“昼夜制茶不休,男耕女织,皆因茶而废”。数千年间,紫阳的茶,早已成为了传奇一样的存在。
“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清代兴安知府叶世卓的诗句,正是紫阳富硒茶的最佳代言。紫阳出产的“紫阳银针”与“”紫阳毛尖”,外形秀美,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醇香宜人。
、
清明时节,紫阳大大小的茶山上响起了茶农们的茶歌号子,茶客们捻起一撮刚炒出新茶,以煮沸的汉江水洗过三道,一口入喉,沁凉的茶香自才下喉头,便向心头,萦绕口鼻,馥郁长久。
//山水柔情,凝与歌中//
社火是秦地特有的新春习俗,是灯火、游行与表演三位一体的完美融洽,而在紫阳,社火上多了特有的“紫阳民歌”。
早在两周春秋时期,《诗经》之中的周南与召南部分便有二十五首诗歌流传于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江上游地区,以此为源头,紫阳人世世代代都爱以歌曲展现生活。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形成了紫阳民歌的根骨,将山歌与号子镌刻进陕南人的骨血之中。
而真正为紫阳民歌注入灵魂的,则是源于五湖四海的人们迁徙至此,带来了各色斑斓的文化。明清两代,陕南战火纷飞,大量人口或死或亡,土地被荒废。因而在局势稳定后各地居无定所的流民们选择在此定居,再加上朝廷强制推进“湖广填陕西”事件的进行,陕南一隅的紫阳成为了各种文化交织的交点。
“郎在对门(哪)唱山歌(呦),姐在房中(呃)织绫罗(呃)。”“腊月采茶下大雪,王祥为母牡丹花,王祥卧寒冰上,天赐鲤鱼跳龙门。”这首《郎在对门唱山歌》是紫阳民歌之中最负盛名的一曲。嘹亮的声音与歌舞一直响彻小小紫阳城的大街小巷,在汉江两岸久久萦绕。
2006年,紫阳民歌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赋予了民歌之乡的名称。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紫阳老人何耀信道:“紫阳民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都可以唱,而且唱腔还各不一样。”老人说,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着他自己的故事。正如此言,紫阳民歌,唱的不是王侯将相英雄豪杰,而是家乡的山山水水,生活的柴米油盐,绝非昆曲般的阳春白雪,却自有下里巴人的妙味在其中。
//秦巴百里山川,掩不住的紫阳味道//
陕南菜中的压轴之作,作为扛鼎的绝对硬菜存在的蒸盆子,就发源于紫阳一地。
紫阳自产的土鸡,全鸡下锅,佐以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蛋饺、水发墨鱼与其他干菜。经过四个小时以上的蒸煮,山海珍味集于一盆之中,各种食材原汁原味却又相互和谐,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
这道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的菜品,最初只是汉江上艄公歇脚聚会时的烩菜,却在时间的沉淀下成为当地人除夕团圆宴上的压轴大菜,这道菜一如紫阳一般融汇山海江河,八方口味皆能满足。
除却蒸盆子,若你来到紫阳做客,被当地人奉为座上宾,“三转弯”的宴席便一定少不了。一转弯,是前菜的点心凉菜,二转弯,是蒸盆子与其他主菜,最后三转弯,则是下饭菜与主食。三转下来,口腹皆满,好不快活。
//巴山里的“小重庆”,汉江上的紫阳魂//
初到紫阳城,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摸不清道路,川音阵阵,某时某刻恍然间仿佛是在嘉陵江边的雾都。向周边人问路,却只知此街巷无名无姓,使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就像《紫阳城记》中所写,身处紫阳,只要记得向上走,所有的路都会在山顶交汇。每每有巷子会和,必有商店或饭馆。在这样奇妙的城中,茶摊遍布,随意走进一家,点上一壶驰名天下的紫阳清茶,提神解渴,心旷神怡。
“紫阳并不大,却给人以离奇,并不繁华,却恰似热闹,可见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进而又想:虽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往前知去途,回首见来路,硬进而上,转身便下,只有登到顶上,更知来去之向,脉络形势。”相信八方来客,到了紫阳,也会如贾老一般,发出此等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