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平安区富硒产品(无锡平安区富硒产品有哪些)

硒宝 05-23 10:10 87次浏览

无锡平安区富硒产品(无锡平安区富硒产品有哪些)-硒宝网

虽然时至大雪节气,但河湟谷地仍被暖阳包围。在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黄鼠湾村,一只只绵羊忽闪着可爱的大眼睛,牦牛低头吃着草,牛栏内发出阵阵沙沙声。这里就是海东市“西繁东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项目所在地,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实验性养殖和试运营阶段。

东西携手 兴产业促振兴

产业兴旺能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海东市大力培育和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牦牛、藏羊产业园、产业集群建设,加大现代农牧业设施配套建设力度,突出人工智能、智慧网络、大数据应用,建设了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智能化示范基地,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它又有和其他重点项目不一样的地方——这个项目并非海东“独资”项目,该项目投入了东西部协作资金,并倾注了江苏省无锡市援建人员的大量心血。

“无锡海东两市高度重视海东‘西繁东育’基地建设,东西部协作资金投资的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是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贾永福介绍,2022年,10万头(只)牦牛藏羊“西繁东育”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6万头牦牛屠宰线1条,20万头牛和100万头牦牛屠宰线生产车间主体已经完成,新增牦牛养殖基地100家、藏羊养殖基地84家。

黄鼠湾村原本是一个寂静的小山村,之前的县乡公路上偶尔才有几辆汽车经过,如今却是车水马龙,这一切都源于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项目的落地。“现在我们村里越来越热闹,产业园让我们搞养殖更有信心。”养殖户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村海拔在2600米至2900米,属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山区,比较适合牦牛养殖,所以当地群众普遍从事养殖业,这也是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选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发展产业、集中打造品牌、解决散养环境脏乱问题,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辐射2个乡镇19个村,项目占地81.71公顷,总投资1.5亿元,采取EPC模式建设,得到无锡海东两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多次组织考察交流。截至目前,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459.46万元。

“‘十四五’后续计划再投入市、区级东西部协作资金40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计划总投入6000万元)。按计划,项目建成全面投产后年存栏牦牛1.1万头、年出栏牦牛2.2万头(年出栏2批次,每批次出栏1.1万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土建工程包括育肥舍、繁育舍、检疫牛棚、饲料库房、消毒室、堆粪场等,设备购置主要包括饲料搅拌机,有机肥加工设备、运输车辆、智慧养殖系统等。受疫情和项目用地征拆、EPC建设模式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项目将于2023年验收并交付使用。”贾永福向记者描绘出了项目的未来蓝图。

“硒”望无限 同梦想共奋斗

“我们积极衔接,终于促成了‘西繁东育’基地建设的中西部合作。”海东市平安区东西部协作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平安区东西部协作工作组结合《东西部协作工作要点》工作任务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形成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园区共建,增强结对地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关要求,全面启动了这一项目建设,形成东西部协作资金与中央衔接资金、地方资金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模式,共同努力支持地方发展产业、扩大就近就业、推进生态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无锡驻海东市平安区联络组按照既定方案和资金预算,积极履行分工期间和协助期间职责,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督促地方政府和实施单位规范建设项目、规范使用资金,按进度推进项目。”该负责人说。

从小小的养殖户到大型养殖企业,转变的不仅是思想观念,还有管理的体制机制。

“我们专门成立了混合所有制运营公司,以此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户有效增收。”贾永福介绍,园区以青海华丰高原富硒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区属国有企业)为主体,联合大型养殖企业成立混合所有制运营公司,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运营公司负责牦牛产业园整体运营,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协调银行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保险,带动引导农户、合作社及养殖企业养殖。

同时,园区还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运营公司以绿色发展理念评估长期战略风险防控和控制短期现实风险,围绕“养殖牦牛来源、饲养技术、疫病防治、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通过确保牛源渠道品质安全、保证饲料安全和保障供应、做好疫病防控管理、全面实行保险制度、积极降低运营成本等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自然风险等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你想知道自己吃的牛肉来自哪儿吗?这些牛肉到底是不是富硒产品?”针对这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贾永福告诉记者,对此园区还建立起了牦牛生产溯源体系,运营公司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及富硒牦牛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利用园区智慧养殖系统,应用现代化、智能化、数据化生产管理理念,建立平安富硒牦牛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对牦牛养殖喂养环节、检疫检验环节、疫病防治环节等进行全程监控,使牦牛肉产品从生产到屠宰到餐桌都有完整的信息记录,实现养殖过程全程具有可追溯性,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充分利用平安区“高原硒都”区域品牌及富硒饲草等特有资源,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通过园区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重点推进富硒牦牛肉品牌打造,积极协调商标注册,申报富硒牦牛肉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提升富硒牦牛肉知名度。

“目前我们已制定《青海农畜产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平安区富硒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制度标准,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使产品生产符合与其市场开拓相适应的标准,为品牌建设提供质量、品质保证。”贾永福说。

产业延伸 同富裕不掉队

“园区最大的亮点就是建立起了利益分配(带贫)机制,让当地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洪水泉乡副乡长梁国平说。

平安富硒牦牛产业园运营公司对进入基地的养殖户、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具体管理,最终形成“运营公司+合作社+养殖户(产业园集中饲养)”的合作方式。运营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利润(即扣除饲养及管理成本),根据混合所有制公司股东产权划分按比例分红。联合社及合作社所得分红利润,由园区固定资产管理主体(乡人民政府)按照合作社章程及扶贫资金带贫机制相关要求,向合作社成员(农户)兑现分红。

与此同时,在延伸园区产业链条中,通过吸纳周边脱贫户进入园区务工,订单鼓励农户及合作社发展饲草种植,传授现代化畜牧养殖模式以及养殖技术,激励引导农户及合作社扩大标准化养殖规模,引进饲草料生产、有机肥加工、屠宰加工、冷链分割、仓储物流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等形式,不断延伸园区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牦牛产业产品附加值,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机结合,同步提高,形成牦牛养殖产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

在发挥社会效益方面,园区还将有效解决项目区农户散养、防疫水平差等问题,解放650户养殖户劳动力,对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梁国平介绍,园区饲料主要依靠平安区燕麦、苜蓿等优质饲草,项目的建成将带动当地畜牧业和饲草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向广大农民传授现代化畜牧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拓宽农民发家致富的路子。项目运行后,可提供8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工资收入可达2.84万元。

此外,通过优化区域内农牧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整合各农业生产要素,提倡合理种植、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施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成分,再生利用畜禽排泄物、农副产品废弃物,净化生产、生活污废水,使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最小化,可以进一步改善土质,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现代生态循环农牧业,通过流转荒滩地种植饲草,减少地表径流、冲刷量,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遏制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