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补硒(农科院的硒多少钱一盒)
富硒产业是绿色健康产业,又是新兴战略产业。富硒功能农业是富硒产业的基础产业,是功能农业的突出代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功能农业今后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1月5日,由《生命时报》社、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主办,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中科院纳米所富硒功能食品研究院协办,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安徽)富硒产业、功能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
大会现场
《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黄建生;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荣誉理事长牛忠俊;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中共安徽省委原副秘书长、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荣誉理事长李祖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安徽省政府参事江海河;安徽省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汪沪敏;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安徽省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代理事长毛光祥;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刘少雄博爱基金会会长、主任医师、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少雄;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原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项纯文;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伍先达;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原院长、教授、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张自立;安徽省政协原常委、合肥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储昭平;安徽省政府参事、滁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王家琪;《人民日报》生命时报社副社长张家润;安徽中志集团董事长、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安徽省医学保健养生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执行理事长张立;安徽中志集团总经理、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秘书长曹玉兵;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朱毅敏;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安徽中医药科学院养生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教授、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唐巍;安徽省营养学会秘书长、安徽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阮亮;安徽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蒋澜;中志土壤研究院技术总监、博士、国际项目管理师、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毕德等领导及健康、食品、营养、微量元素、中医药、土壤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代表以及全国各地从事富硒产业、功能农业的企业家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此次大会。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围绕着“推动富硒产业、功能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主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富硒产业发展、交流功能农业前景。他们一致认为,富硒产业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更是现代农业的新天地、新机遇。推动富硒产业、功能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健康中国建设,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有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发表致词表示,《生命时报》长期坚守在健康传播的一线,一直非常关注功能性营养素的研究进展,富硒的概念也多次向广大读者作过介绍,为改善国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鼓与呼。《生命时报》将更加关注中国农业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发挥好主流媒体“海纳百川”的作用,收集多方声音、报道前沿科技、传递各方意愿,用媒体特有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推动健康产业合作迈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
《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致辞
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江海河在致辞中表示,一些传统农业产业中,有些处于过剩状态,大众需求量较小,从而无法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富硒功能农业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带来更多红利,打出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安徽省政府参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江海河致辞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功能农业、富硒产业发展联盟荣誉理事长牛忠俊在大会发言,他指出慢性病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挑战之一,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迎来了慢性病的高发期,给家庭生活人民健康及卫生服务系统和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志集团在富硒功能农业技术成果及其推广应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人民健康、生活幸福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牛忠俊致辞
大会论坛上,多位领导、专家并分别就行业政策、产业发展情况、社会影响、技术等方面发表主旨报告。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介绍了目前保健食品的发展情况并表示,目前,在富硒产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硒的好处渐渐为大众所知,但富硒产品市场泥沙俱下,一些保健企业不讲诚信,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夸大宣传等不规范现象,损害消费者权益。对此,黄建生有两点希望:一是有志于从事保健产业的企业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二是运用新的宣传策略、创新产品时,内容要真实、产品要合法。企业家要做到有情怀、讲良心,诚信经营。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作主旨报告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时代的来临,农产品消费也从能量消费转入营养消费。现代农业作为前端基础产业,正向着现代化、品优化、健康化、功能化升级。其中,功能农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为大众带来健康的产品,也为农民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
2017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和应用,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中国科学院2010-2050年农业发展规划》也将“农产品营养化和功能化”列为未来四十年中国农业新的发展方向。
针对硒缺乏,富硒农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依据局部土壤硒含量水平实施和开展针对性的农作物硒营养强化,优化人们饮食中的硒含量水平,是硒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安徽省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代理事长毛光祥表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逐渐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方向转变,富硒产业、功能农业的发展符合这一方向。富硒农业是富硒产业的基础产业,是功能农业的突出代表。自2010年4月13日,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向省政府领导提交了“引进功能性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硒高效农业的建议”。几年来,富硒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初步统计全省富硒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富硒产业和经济发展。但目前,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富硒产业标准化体系。仅有少部分地区制定了地方标准,为适应发展需要,制定全国统一标准迫在眉睫。只有完善标准,才能健康前行。
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安徽省政协原副秘书长、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代理事长毛光祥
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在大会上介绍,经过6年的努力,中志集团已成长为集研发设计、土壤改良、种植、食品生产与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为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所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已多达130个品种,富硒种植基地覆盖全国13个省,共100多个富硒种植基地,推动部分地区产业扶贫,将种植业、养植业、物流业、旅游业、养生养老业等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表示公司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我国富硒产业、功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为人民健康,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努力。
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讲话
大会合影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腰缠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一日三餐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如今,人们的饮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吃得健康”。多吃五谷杂粮、果蔬、鱼禽蛋奶等均衡营养的理念,大多数人已习以为常。但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矿物质导致的“隐性饥饿”却并没有得到重视。硒就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1817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硒。这是硒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但直到1934年,它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含有一定量的硒,尤其在肝脏、肾脏中浓度最高,肌肉组织中总量最多,能占到人体总硒量的50%。
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首次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证实,硒是长寿元素,具有抗氧化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
适宜的硒水平有助于保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此外,硒具有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的作用,还能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白内障者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补充硒后,可改善视觉功能。
虽然硒的每日需求量很小,但如果摄入量不能达到人体所需水平,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比如,如果人体内的硒含量低,会造成免疫功能缺失及抗氧化能力下降;硒缺乏还会使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速率改变,体内产生的大量有害自由基也无法及时清除,从而影响脑部功能。但是硒多了也不行,会引起硒中毒,出现呕吐、头发脱落、指甲变形、烦躁、疲乏和外周神经病等症状,必须科学补硒。
硒属于矿物质,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只能从外界获取。然而,自然界中的硒是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人体无法吸收。因此,人体中的硒主要通过食物获取。农作物可以将自然界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从而为人体所用。
全国有2/3的地区缺硒
膳食结构中食物的硒含量决定了摄入量,食物中的硒来源于土壤。土壤中硒含量通常是农产品和居民膳食硒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据统计,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是缺硒“重灾区”之一,约有72%的地区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从而导致居民普遍缺硒。1980年全面国土硒普查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地区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超过1/3为严重缺硒地区。
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适宜摄入量为60~250微克/日,最高耐受量为400毫克/日。但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甚至不到日本、美国的1/3。
如何提高食物中的硒含量,如何摄入足量的硒,如何提高硒在人体的转化吸收,一直是行业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一些企业的富硒产品实现了由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茶……在市场上出现得越来越多。“富硒”已成为健康新名词,“富硒农业”也迈入了日常生活。
富硒功能农业助力全民健康
富硒功能农业是指利用富硒地区土壤硒资源,或在非富硒地区采用富硒技术,通过生物转化来发展富硒种植业,生产富硒农产品;或采用富硒饲料来发展养殖业,生产水产、家禽家畜等产品。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于2010年4月13日向省政府领导提交了“引进功能性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硒高效农业的建议”,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做出系列指示,省农委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要求组织开展有机硒技术的应用,发展富硒农业、富硒产业,尽快形成规模品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富硒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开始小面积试种。如白湖农场共有15万亩耕地,仅试种500亩水稻。现在种植面积达万亩的已有数家,如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自己种植和合作种植的富硒农作物已达3万多亩,已成长为集研发设计、土壤改良、种植、食品生产与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为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带动了富硒产业与食品、养老、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的融合发展,成为富硒功能农业的示范企业。初步统计,全省富硒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全国约200万亩。
第二,品种越来越多。品种上主要有: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家禽、家畜、水产类、茶叶类以及以天然有机硒为原料生产的各类产品。比如富硒饮料、富硒酒、富硒代餐粉、富硒调味品、各种富硒粉剂、片剂等。据不完全统计,达到了200多个品种。
第三,范围越来越广。立足安徽,辐射全国。现在除了西藏,全国各个省基本上都有天然有机硒的项目。
第四,影响大,成效显著,取得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有益于消费者健康的良好效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富硒产业,一头牵着全民健康,一头牵着农民增收。未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