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补硒的保健品(老年人硒)
“硒是什么之王?哥哥姐姐们看这里。”在某直播间里,主播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网页截图,写着“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
在主播口中,这一枚枚绿色的硒片简直“包治百病”。“平时这儿高那儿高的,感觉浑身都不得劲,都是因为硒元素在流失。”“20、30、40、50、60都可以吃,老人小孩都可以吃。”“感觉身体明显走下坡路了,小心脏老是突突的,要赶紧补硒了。”
100多元就能买到的“长寿元素”“抗癌神药”,猛一听颇有诱惑力,直播间显示的月销量在6000单以上。从商品评论看,老年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一次购买十几瓶,“给全家人都吃上”。
然而,记者在外包装上看到,该硒片并非药品,而是“压片糖果”,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山梨糖醇,一种不挥发多元糖醇,常被用于食品中作为甜味剂、保湿剂等。
“在全国多数地方,人们可以从常规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量,缺硒并没有成为公共健康问题。”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专家云无心通过个人微博公开表示,“补硒抗癌”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富硒食物抗癌”更只是一个营销概念。
将普通食品吹出功能疗效的营销在直播间里屡见不鲜。“今天还在吃饭,明天人没了,身边的这种事还少吗?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尽快吃上。具体能解决哪些问题,小助理给大家打在了公屏上。”一家推销“纳豆激酶”的直播间里,主播话音刚落,公屏上便显示了一系列疾病名称及疗效,包括降血脂、血压、血管堵塞、血糖高、尿酸数值不正常、失眠多梦等。这款产品同样属于压片糖果。
事实上,纳豆的所谓长寿功效早已被学界祛魅。“纳豆本质上就是一种发酵豆制品,纳豆激酶是纳豆提取物的主要功效成分,它可以分解蛋白纤维,产生一定的抗血栓作用,但是想达到类似药物的效果并不现实,无需神化纳豆提取物的功效。”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顾中一表示。
伪装
躲避禁用规定疾病都有小名
基于广告法的规定,各短视频平台的规则中明确了大量禁用词,包括降糖、活血等病理性术语,高血压等疾病及病患名称,防癌、抗癌等医疗效果词语等。在宣传化妆品、食品等商品时出现这些禁用词,直播间会面临减少曝光甚至永久封禁账号等处罚。
直播间里的主播们是如何绕开监管的呢?近期,网友“翻滚吧花花”发布的一则视频,揭开了秘密的一角。
“翻滚吧花花”称,自己为给母亲治病已负债20万元,母亲却将买药钱全部花在了直播间,购买某百万级主播张某口中“防癌”化妆品。“让你的家庭再也碰不到这个字,两个点、一个广、三个口、一个大山的山。”据“翻滚吧花花”晒出的截屏记录,直播中,该主播并未直接说出“癌”这一字眼,网友们却依据其描述,在评论区齐刷刷地打出了“癌”字。
记者连续数日蹲守多个直播间发现,明示或暗示食品、护肤品等具有治疗疾病功效的主播们,一般不会直接说出与疾病相关的字词,而是使用各种各样的代号,故意不好好说话。
“咱们这个膏方是草本萃取,没有某添某加,小甲、小肺、乳宝宝都可以用。”在某直播间里,主播手拿一个小罐子,正在热情地推销。这种怪异的表达方式让很多初进直播间的网友摸不着头脑,但稍加思考就会恍然大悟:“没有某添某加”指代的是无添加,“小甲、小肺、乳宝宝”指代的是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和乳腺结节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叫“小糖人”,看病叫“看白大褂”,老中医叫“老中中”……直播间里不仅是“黑话”盛行,甚至,主播还会刻意使用错别字。以该款膏方为例,直播页面中显示“有结?进!把结疏一疏”等字眼,但仔细一看,所有的“结”字都少写了一笔,要么少一横,要么少一提。
话术
有保险能退货质量信得过
用“黑话”成功躲避监管后,为了让老人相信小小药片能有大大疗效,主播们还准备了另一层话术——不满意有保险。李女士一家就对此苦不堪言。
李女士回忆,去年父母买过一种饼干,一包70多块钱,“具体多少克不记得了,反正挺小的,就比一包奥利奥长一点”。主播说能治胃病,但其实就是普通饼干,这样的事频频发生,为此两代人吵了不少架。李女士曾偷偷看老人手机里的浏览记录,发现直播间里的主播有不少惯用话术,正切中老年人的心态。
“先跟你说有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货,让你先买6瓶、8瓶的,打开一瓶吃了不合适,能免费退。但一买回来,老人也不退,跟我说至少要吃一个周期才能看到效果。”令李女士深感无奈的是,每一次她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老人油盐不进,对自称“老师”的主播们深信不疑。“老人还反复跟我说,人家有保险公司的认证,质量肯定好。”
保险背书可信吗?记者浏览直播间看到,大量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都印有“PICC中国人民保险”“本产品由中国人民保险承保”等字样。一位主播在介绍时更明确说:“我们的产品是人保认证的,交了几十万的保证金,你的产品质量要是不过关,是不会给你认证的。”
为此,记者通过网络渠道与此类保险代理商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只要提供营业执照和产品名称,花费三千元到四千元不等,就能拿到人保或太平洋保险的认证,“慢的话三到五个工作日也能办下来”。该代理表示,还可以为公司办理“一带一路”国宾伴手礼的认证,“这个显得更高档,之前是一万五一年,现在名额比较紧张。”
声音
万物皆可播时平台应加强监管
网友“翻滚吧花花”的经历引发热议后,拥有105.5万粉丝的涉事账号已被封禁。截至发稿前,平台已经下架了相关产品,但对该涉事主播的处理结果尚未公布。
“依据广告法来说,除了药品、医疗和医疗器械,其他任何产品都是不能宣传具有治疗疾病功能的,就连医疗用语都不可以使用。在这个层面,不管主播是明说还是用暗号,比如小糖人之类的,都没有实际的差别。”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此类问题的症结在于,直播带货中主播的口播宣传到底算不算商业广告、什么时候才构成商业广告,目前仍未有定论。
陈音江解释,如果不构成商业广告,就算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也是事后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虚假宣传的责任。而一旦构成商业广告,就要纳入事先监管,受到更多且更具体的法律条文的约束。
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正式生效。《条例》通过将规范性文件《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上升为法定义务,明确了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
“网络直播平台对规范主播行为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实时监控等数据手段对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信息的真实性。”陈音江谈到,如今“万物皆可直播”,面对海量主体,事前监管压力不小,但从消费者角度,缺少了事前监管的守门把关,加上大量主播和经营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遭受各种虚假夸大宣传欺骗或误导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