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补多了会肝不好吗(吃硒片对肝病有好处吗)
最近幼儿园快开学,入园时很多幼儿园都会要求体检,其中,微量元素检查,是很多家长关心的。是啊,一旦孩子哭闹不止、不爱吃饭、头发黄,家长们就难免担心孩子是不是缺了微量元素。
也有不少的医院,在面对就诊的宝宝时,会开具微量元素检查。
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
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
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
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
什么是微量元素检测?
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一般采用头发检测、指血检测和静脉血检测 3 种方法。
关于这项检查,我们来看一份比较常见的微量元素报告单模板:
大家对照前面提到的微量元素定义就会发现,检测项目并不只针对“微量元素”。
其中,“钙”“镁”都属于常量元素,而“铅”则属于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虽然含量甚微,但也不应归为微量元素。
检测这些元素,是因为长久以来,家长都非常关注宝宝是否“缺钙”,是否存在“铅中毒”,使得钙、镁、铅等非微量元素也成了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必查项目,让这项检测变得名不副实。
从检测方式到检测结果都不科学
1. 血液检查——偏差大
通过手指取血:取血过程中,可能会有组织液或外界的同种元素混入,造成结果偏低或样本污染,也不是可靠的方式。
通过静脉取血:很多微量元素存在于血液中只是极少量,有的微量元素甚至还不到身体储存量的1%,静脉血检查也只能反映身体血液中瞬间的必需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的情况,在采集标本过程中也极易受到污染。因此化验结果也不值得参考。
2. 头发检查——不科学
除了抽血检查外,另外一种已经在大多数地区停用的头发检查就更不科学了。
宝宝的头发长期暴露在外,相比血液,受外界影响因素更大。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只能代表既往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元素积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样长时间的元素沉积,与宝宝体内身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有相应的比例关系。
通俗点来讲,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多或少,并不能代表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
3. 夹手检查——是骗局
至于有些母婴店、或者私立医院拿一个夹子给孩子夹手指、戴手腕,等个几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那缺那的微量元素检测,就更没有任何可信度了。
已经有不少新闻证实,这只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而设下的骗局。
这项检查已被叫停 5 年
早在 5 年前,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对儿童微量元素的临床检测发出了通知: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并且强调: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 6 个月以下婴儿。
这也就是说,在普通体检、就医、打疫苗时,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属于违规操作!
国家卫计委的文件里说得明明白白,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可是要依法依规处理的!
儿科医生张思莱也在其微博多次强调:微量元素检查没有意义。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测?
一般微量元素检测是孩子有了症状以后才进行的排查。
比如说锌参与人体内酶的代谢过程,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在排除了感冒发烧或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后,就会考虑是缺锌造成的,通过微量元素检测做出是否缺锌的排查后,再寻找原因,对症治疗。
此外,先天不足的婴儿,比如早产儿、多胎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在成长发育中出现长期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缓慢、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可以在正规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有事没事都补点,总没坏处?
请注意:在这种有必要做微量元素检测的情况下,化验结果也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单凭一份实验室报告就进行判断,更不要单纯凭检测结果———正常了就狂喜,不正常了就狂补。
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是一个动态水平。
比如家长看到孩子的检测结果里铜超标,就担心孩子铜代谢障碍,其实孩子如果没有肝功能及神经系统方面等症状的话,很有可能是这段时间海产品、香蕉吃多了,或吃了受污染的食品。
此外,微量元素之间也会有竞争关系。
比如锌铁钙对人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但钙、铁、锌、铜等都是二价阳离子,在胃肠内吸收途径相似,锌补多了,会影响铁的吸收;铁太多了,又会影响锌的吸收;钙补得过多,肠道对锌、铁的吸引就会减少。
所以,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在正常范围内,吃饭香香,营养均衡,没有频繁的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没必要检测微量元素。即使查出来有偏高偏低,也不用过分担心。
如果医生需要确诊某个微量元素是否异常,是不会只看单一的检测结果的,还会结合一些其他的指标来判断,所以家长也别自己盲目给宝宝下诊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