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镁和硒哪个重要些(镁的作用和补硒的好处)
由于长期的药物治疗,癌症患者体内更容易缺乏营养物质,尤其是下面5种营养物质
01 、什么情况提示缺钙?
钙是人体生长和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矿物质,具有调节肌肉活动、神经脉冲传导和帮助血液凝固等功能。
1.缺钙怎么看?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分析血钙含量。根据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数据,血钙标准为男60.3-100.5mg/L,女58.9-103.7mg/L。
但是血钙不能作为缺钙的直接证据,还需要结合年龄、临床症状、骨骼X线、血清25-(OH)-D3等项目协助诊断。缺钙会导致:肌肉乏力、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疾病。
2.缺钙怎么补?
2017NOGG指南推荐,每日摄入700-1200mg钙,以及合理晒太阳,尽量通过膳食达到推荐的摄入量,必要时使用补充剂。通过钙剂进行补钙需要遵循医嘱,以免过度补钙造成高钙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痛、便秘、肠梗阻、疲乏、嗜睡等症状。
02 、什么情况提示缺铁?
铁具有维持躯体和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对生长发育、运动、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
1.缺铁怎么看?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分析指标。
血清铁(SI)含量参考值:女505-1755ug/L,男650-1755ug/L;
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参考值:女10-120ug/L,男20-250ug/L;
血红蛋白(Hb)含量参考值:女110-150g/L,男120-160g/L。
上述指标均能够作为诊断缺铁的依据,但是一样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一起看。缺铁最典型的症状: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枯黄、手足冰冷、饮食不化、头昏耳倦、心悸气短。同时缺铁还可能导致精神症状,如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迟钝;导致皮肤症状,如口腔炎、舌炎、口角干裂、皮肤干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甚至变平呈勺状[1]。
2.缺铁怎么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每日铁摄入量为9-20mg,建议不超过45mg,否则过量补充铁剂会对人体产生各种危害,如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影响胰岛素分泌,引发代谢综合征。因此建议尽量从膳食中补充铁,不能盲目使用铁剂补充[2]。
03 、什么情况提示缺镁?
镁能够影响生命活动各个方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运动等。
1.缺镁怎么看?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分析血清镁浓度。血清镁低于1.0mg%时,可能为低镁症,但同样不能作为唯一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缺镁主要有以下表现:
躯体症状:不规则震颤、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惊厥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紧张、焦虑、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视听幻觉、癫痫等;
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咽下困难等。
一般来说,食物中含镁量丰富,平时摄入量远超于需要量,能够正常进食,通常不会有镁缺乏,但是喜欢酒精、咖啡、茶、碳酸饮料、高盐、高糖等饮食,长期服用利尿剂(噻嗪类、甘露醇、尿素)、硫唑嘌呤、肾病患者均可能发生低镁症[3],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镁。
2.缺镁怎么补?
推荐每日镁剂摄入量为300mg。轻度镁缺乏,调整饮食补充,中重度可以通过口服镁剂补充,但具体剂量需要遵循医嘱,尤其肾病患者,盲目补充镁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对病情反而不利。
04 、什么情况提示缺锌?
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14种微量元素中重要的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重要生理功能。
1.缺锌怎么看?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分析血清锌浓度。血清锌<9umol/L或尿锌、发锌、红细胞锌含量减少。该实验室指标同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确诊是否缺锌。
缺锌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表现有食欲不振、味觉异常、嗜异癖、皮炎、脱发、生长迟缓或停滞、精神抑郁等。
2.缺锌怎么补?
推荐成人每日摄入7.5-12.5mg锌,可采用饮食补充(动物类食物来源的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口服制剂治疗。口服锌剂选择硫酸锌最佳,补充锌过度(150mg/d)会导致锌中毒,引发胃肠道反应。
05 、什么情况提示缺硒?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必需元素之一,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癌等作用。人体缺硒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还容易导致骨科疾病。研究表明,硒还能够预防服用激素造成的股骨头坏死。
1.缺硒怎么看?
通过实验室指标(空腹抽血)和临床症状评估,缺硒的症状有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出现肌肉酸痛,神经系统病变等。
2.缺硒怎么补?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人摄入硒的安全和合适范围为50-250ug/d,膳食硒最高安全摄入量为400ug/d,界限中毒量为800ug/d。过量摄入硒会导致硒中毒,主要症状有严重脱发、脱甲、碎甲、断眉等。
总结
营养补充最好的方式是从食物中摄取,但如果患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就有必要进行营养干预了,比如严重缺钙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钙片(膳食补充剂)。
本篇文章觅健科普君为大家详细盘点了钙、铁、镁、锌、硒五种元素缺乏的症状和补充方法,由于篇幅限制,其他营养物质后续将会陆续科普,记得关注哟!
参考文献
[1]郎海燕, 陈信义, 杨文华.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2]程义勇.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J]. 营养学报, 2014, 036(004):313-317.
[3] Johnson S . The multifaceted and widespread pathology of magnesium deficiency[J]. Medical Hypotheses, 2001, 56(2):163-170.
[4]陈积圣. 锌与外科及锌缺乏症的诊治[J]. 实用外科杂志, 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