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补钙(补好精神钙)
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全国各地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来纪念烈士。当我们想到这些烈士的时候,脑海中总会闪现一个词:英雄。的确,每一位烈士都是英雄,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没有烈士的牺牲,就没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对年逾七旬的尹阿姨来说,烈士就是英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雷锋。”尹阿姨已经退休近20年,之前是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在接受采访时,老人对自己心中的英雄如数家珍:雷锋、焦裕禄……她的工作让她经常接触英雄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激励她更好地工作。即使退休了,她觉得这些人依旧影响着她。
但英雄不都是烈士,那些活着的人也有很多人可以称为英雄。比如,见义勇为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等,不胜枚举。这些人身上都有一种精气神儿,让人感受到力量。
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喜欢阴柔之美,对过去以及现今的英雄以及榜样置若罔闻,缺少青少年应有的阳光、有力量、朝气蓬勃,这引起了社会的担忧。因此,对青少年应该注重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英雄或榜样的精气神儿在青少年的身上传承下去。
图为第83集团军某旅优秀官兵代表将英雄部队旗帜插上先烈战斗过的一江山岛主峰。 谷 冲摄(新华社发)
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
什么是英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有的人会说,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这些出现在中小学教材里的人物,都牺牲在战场上,是响当当的英雄。没有这些英雄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还有人会说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他们虽然没有冲锋陷阵,但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也是值得敬仰的英雄。
但每个人心中还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出生在不同的时代,经历过不同的事情,从事不同的职业,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人对英雄的认同。
尹阿姨就是这样。出生的时候新中国还未建立,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在他们那个年代,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都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和尹阿姨同龄的任阿姨也是这样。与尹阿姨不同的是,任阿姨家里就有革命烈士,“我的基因里就有革命烈士的传统。”所以任阿姨对于烈士、英雄的感情里还有着对亲人的怀念。
曾经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的刘称莲是一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接受采访时,她也谈起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称莲,对周恩来总理一直十分敬仰。“我成长的那个年代连电视都没有,获取知识都是从报纸上,经常在报纸上看周总理,就对他印象很深刻,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更多的是佩服。”刘称莲说。除了周总理,刘称莲还喜欢江姐,这是从连环画里认识的英雄,用她的话说,“周总理和江姐,他们都是伟大的人,我小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刘称莲的女儿李若辰是一位“90后”,也是一位才女,读大学期间就出版过书。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中学做英语老师。当问她什么是英雄时,她说:“一时也想不出具体的英雄定义,因为英雄的含义是多面的。我在很多人身上看到了值得欣赏的地方。”比如,在北京一个中学有一位英语老师,多年投身英语教学并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也算是行业翘楚,这让李若辰钦佩不已。
唐红是一个“70后”,现在在新疆某高校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当问到她心目中的英雄时,她和李若辰的反应基本是一致的,一时间说不出来。但稍加思考后,她说:“对那些优秀的记者,我是很感动和钦佩的。比如科尔文、法拉奇、张翠容等。”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地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和报道,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种精神令她感慨不已。
在采访的最后,唐红又说出了一个她心中的另一类英雄:那些很早就来新疆屯垦戍边的人。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新疆有一条独库公路,修这条公路的时候牺牲了很多战士,而他们大部分牺牲时都很年轻。”唐红说,“我走过那条路,路过一个埋葬这些战士的烈士陵园,进去看了之后,我特别感动”。
对老一辈人来说,那些战斗英雄,那些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是英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离了战争,英雄的行为不再是轰轰烈烈的。别人危难时出手援助,在自己领域辛勤工作,为个人理想不懈奋斗的人都可以是英雄。英雄的含义变得更加广泛。
“我更坚定留在这片热土上”
很多人也许一时说不出英雄是谁,但是榜样却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无论是英雄还是榜样,他们的精神和气质异曲同工,其实就是一种有大爱,肯吃苦、肯钻研,无私奉献,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感的精神。
英雄和榜样并不只是让人景仰,学习英雄或者榜样并不一定是要和他们做相同的事,而是要继承他们的精神和气质,不懈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优秀记者和屯垦戍边的建设者是唐红心中的英雄,这些英雄也深深地影响着唐红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她不断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做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更加踏实、更加努力去钻研学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以后要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认真、严谨,负责任、接地气。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信仰。”唐红说。
对新疆的感情,唐红则更为深沉,尤其是对那些戍边的建设者们。“我觉得他们的生命很有意义,我在想我这辈子到目前为止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感到汗颜。”唐红说。这也让她更坚定扎根新疆的决心,“我很感激这些为建设新疆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更坚定地留在这片热土上。”
和唐红一样,刘称莲的英雄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她是做家庭教育的,她对教育有着敬畏感。当问起周总理、江姐对她有什么影响时,她很坚定地说:“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着深深的使命感。我要为我们国家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无论是尹阿姨、任阿姨还是李若辰,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或者榜样。英雄或榜样就是一种精神,影响他们去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实现心中的理想。然而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对明星崇拜至极,对英雄知之甚少。而对明星的崇拜更多的只是聚焦于他们的颜值、情感经历等。在很大程度上,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心理学教师周若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明星更多注重自己的颜值,却不注重自己演技水平的提高。”在他看来,这些人占据了媒体的资源,却传达一些不劳而获的扭曲价值观。相比之下,还是老一代明星有社会担当。
他举了梅兰芳的例子。梅兰芳在舞台上是以妩媚多姿的女性化角色而闻名,但是他面对侵略者时,内心却无比坚定。为了不演出,他甚至蓄须明志。“这体现了梅兰芳大师的社会担当精神。”周若愚说。
让英雄精神在青少年中开花结果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英雄和榜样的精神应该在青少年中开花结果并代代传承。做到这一点,教育是关键。
今年清明节,在河北省肃宁县北曹庄村无名烈士墓纪念碑前,曹颖老人向学生讲述八路军抗战事迹。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大众媒体过度报道娱乐明星,而且主题经常跑偏,有时对青少年产生着不利影响。“在孩子价值观形成阶段是需要榜样的,而榜样一般是曝光率高的公众人物。”刘称莲不无忧虑地说。
尹阿姨和任阿姨年逾七旬,也都有孙子或孙女,对孙子孙女崇拜的偶像明星,两位老人都只是笑笑,略显无奈。在谈到如何让英雄的精神在隔辈人身上传承时,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加强教育,尤其是红色教育,要在社会上形成崇尚英雄的气氛。任阿姨还表示,在国庆假期还要带着孙子孙女去北京的一些革命纪念馆参观。
刘称莲建议,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让他们感受到价值感和存在感,“要让孩子形成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尤其是在两三岁时,当他表现出要独立自主的时候,家长要合理引导,而不是代劳。尤其是父亲要承担起责任,父亲对孩子精神气质的培养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刘称莲认为要关注一个“把什么样的人引入孩子的视野中”的问题,尤其是媒体。她建议,要多做一些青少年励志类的节目,比如《开讲啦》,向青少年介绍英雄或榜样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对娱乐明星不是不能报道,明星中也不乏很多优秀的演员,也是青少年值得学习的榜样。周若愚建议,“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是偶像,就要有足够的担当和诚信”。这样的明星,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成长。刘称莲也同意这个观点,“不是不可以报道,而是要关注这些明星成才的艰辛,而不是他们的颜值”。
现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传播和传承英雄和榜样的精神也应该创新方式和手段。“现在短视频比较火爆,可以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多做一些平民英雄的短视频。”周若愚建议。要用青少年喜爱的方式开展英雄或者榜样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原题为《英雄,永远不会成为过去》)
让英雄精气神代代相传
彭训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共和国69岁华诞之际,我们也迎来了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以国家名义,向英雄烈士致敬。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那些为了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那些为了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荣光。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偶像。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在接受采访时,很多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出生的人,对英雄的崇敬让人动容。一位1947年出生的阿姨,家中出了两个烈士。她说,父母常说,我有两位伟大的家人,没有他们和其他烈士的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如今,我更有责任和使命把这种精神传给我的儿孙。
很多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将雷锋、焦裕禄视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焦裕禄始终保持的敢做善成的勇气,逆势而上的豪气,让那个年代的人们获得了前行的勇气。
如今很多“80后”“90后”,将航天员杨利伟、舍生忘死救他人的潜水员官东、前NBA球星姚明等视为英雄。这些人,在各自行业或关键时刻体现出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的精神,给年轻一代树立了样板。
英雄是时代的脊梁。人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是因为英雄身上集中了我们崇尚的品格,代表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寄托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会出现迷茫,一些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可能凸显,一些青少年对审美、对精神气质的追求可能偏离正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营造好、弘扬好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对个人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需要以英雄精神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个人性格气质,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培育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对一个社会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激浊扬清、净化风尚的需要。一个社会推崇什么,这个社会就会形成什么风尚。当今社会,一些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现象,正散发着颓废、虚无的气味,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我们提倡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并让它蔚为风尚,就是要让社会多一些清风正气、少一些歪风邪气,多一些奋发之志、少一些颓靡之风,就是要让更多即将和正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战胜险阻、实现梦想的动力。追忆八路军击溃日军的黄土岭之战,作家魏巍曾这样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今天,我们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过险滩、攀高峰,靠什么?同样要靠英雄,靠新时代的英雄精神。
有诗人曾说,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蜡烛有燃尽的时候,而英雄的精神将会永存。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赓续好英雄精神,并以之涵养个人气质的养成,英雄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个人就会大有作为,民族和国家就会大有希望。
(原题为《让英雄精气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