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的药品有哪些(补钙的药有副作用吗)
补钙是一个重要话题,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其他低血钙人群经常会面临这个问题。
钙是人体电解质系统中的重要一种,90%的钙存储在骨骼里,但细胞(尤其是肌细胞)和血液内也含有钙,钙具有以下功能:
骨骼和牙齿的形成
肌肉收缩
酶的正常功能
凝血
正常的心律
1. 补钙还是补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能够促进肠钙的吸收并增强肾脏对钙的回收,减少钙从尿液中的排泄,补钙的同时应该和维生素D一起补。
乳制品摄入丰富的婴幼儿仍需补充维生素D,2岁以下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3 400IU;配方奶喂养但日奶量在500ml以下时,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3 200IU。
2. 儿童需要补钙吗?
由于大部分骨量的累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骨量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80%),另外受到很多环境因素影响,包括膳食钙、体育锻炼等。
《澳大利亚成人膳食指南》指出,大量数据表明在骨骼成熟之前,儿童期充足的钙摄入不但可使在青春期达到较高的峰值骨量,而且对于降低老年期因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危险性有着重要作用。
儿童需要有充足的乳制品和合理的膳食结构以达到钙的推荐摄入标准。但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谷类为主,乳制品、豆类及豆制品摄入不足,植酸和植物纤维素摄入量相对较高,钙的吸收受到影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12mg/d,远低于参考摄入剂量(800~1000mg/d)。而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我国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钙摄入量(约为530mg/d)也普遍低于推荐摄入量(600~800 mg/d)。
儿童应通过调整膳食结构,增加牛奶(最好的补钙食品)、虾皮、豆腐等高钙食物的摄入,或者适当添加钙制剂。
3. 液体钙更好吸收吗?
大量研究显示,钙源的溶解度对钙的吸收率几乎没有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在胃部强酸环境下,大部分的钙制剂都能很好的溶解。
评价一个钙制剂的效力主要看其钙含量和吸收率的高低。传统理论认为钙主要在胃中离子化后,在小肠中借助维生素D,并通过钙结合蛋白才能被吸收。因此钙离子解离程度和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率关键。
无机钙如碳酸钙等由于分子量小,含钙比重较高(40%),同时溶解度低,溶解需依赖胃酸,但溶解后钙离子的解离程度大,能较快的解离并转运吸收(吸收率可达39%)。
有机钙如醋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钙含量低(分别为22%、24%、8.9%、13%),溶解度大,但离子解离度小,吸收率反而较低(分别为32%、30%、27%、32%)。另外,钙制剂中添加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维生素D3(1,25-二羟胆钙化醇)可显著增加钙的吸收。常见的口服钙制剂的特点汇总如下:
一些新的理论认为,钙还可以与氨基酸等结合以大分子或小肽形式吸收,如新型的钙制剂氨基酸鳌合钙,L-苏糖酸钙,吸收率达90%,但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没有相关的药品批准文号。
长期补钙特别是孕妇等敏感人群补钙,不能盲目听信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建议选用审查和监管严格、工艺成熟的OTC药物。
4. 补钙应该个体化
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补钙剂,并非是价格愈高愈好。每一种补钙剂都有其最适用的人群与并不适用的人群。
例如胃酸不缺乏者应采用无机钙类、胃酸缺乏者就应采用并不需胃酸参与作用的有机酸钙类。对身体缺钙较严重者就应选择含钙量较高的碳酸钙或柠檬酸钙等。
5. 补钙会便秘或者肾结石吗?
对于成人来说钙的最高安全摄入量为2000mg/d(儿童随年龄递减),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运动强度,增加乳制品的摄入、调整膳食结构补充钙质,建议钙量相当于液体奶300g,酸奶360g或奶粉45g。
儿童、孕妇、乳母、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等钙缺乏人群可适当添加钙制剂。在补钙的同时应多喝水,多吃纤维食物,多运动,并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预防便秘或肾结石等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