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查是抽血吗(微量元素抽血化验准吗)
前段时间,一项儿科检测在网上引起热议。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发现,儿科医生都会给孩子开一项微量元素检测。
不少家长发声,质疑这项检测的必要性,甚至怀疑是医院用来坑钱的“小把戏”;也有人表示,微量元素缺失也不要紧,无需补充。
测还是不测?补还是不补?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微量元素检测”。
01 “微量元素”有多重要?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锌、铜、碘、硒、钼、钴、铬等8种,它们主要来自食物,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种类也较植物性食物多。
在人体60多种元素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仅占人总重量的0.05%左右。
但千万别小看微量元素,它们在体内具有高度生物活性,极小剂量即能发挥强有力的功效。缺乏时人体不会立即感受到,如果长期缺乏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比如:缺乏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等;缺锌可能会导致厌食症、口腔溃疡、夜盲症等……
02 “微量元素检测”是否该做?
顾名思义,微量元素检测是指通过仪器检测微量元素的多少。
但是!划重点!
早在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对儿童微量元素的临床检测发出了通知: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儿童的常规体检项目。
一、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检测,但要规范取血技术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
二、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三、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也就是说,在普通体检、就医、打疫苗时,并不适宜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
而国家卫计委的文件里也说得明明白白,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要依法依规处理。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微量元素检查在诊治某些疾病时有其必要性,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这项检查。
03 检测结果是否“靠谱”?
对于有需要进行诊断治疗的儿童病患来说,做“微量元素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检测结果有多“靠谱”呢?
一、未有统一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检测暂无统一、准确的标准。不同的医院可能有不同的数据,因为不同的检测仪、不同的试剂,其参考值都不同,所以可能造成结果也不同。
二、检测结果并不准确
1. 血液检查
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见的是抽血检查,检查结果只能勉强测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量。而实际上,人体的微量元素绝不只是存在于血清中,更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多在细胞、组织中,这些元素的组织含量是没办法检测的。
另外,化验微量元素基本都是采手指的末梢血,扎一个小针眼,然后将血挤出来,在挤的过程中,会将组织液也混入血中,将血液稀释,化验结果数值一定100%不准确,只作为临床指导。
2. 毛发检查
人体的毛发包括了头发、腋毛、胡须、胸毛等,其中头发测试应用最广泛。
但是,头发长期暴露在外,相比血液,受外界影响因素更大。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头发微量元素含量并不相同。因此,头发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变化。即,它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体对微量元素摄取和代谢的变化情况。
此外,头发受饮食、肠胃疾病方面的影响较少。
3. 夹手检查(注意!是骗局)
至于有些母婴店,或者私立医院拿一个夹子给孩子夹手指、戴手腕,等个几秒就可以知道孩子缺什么的微量元素检测,就更没有任何可信度了。已经有不少新闻证实,这只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而设下的骗局。
综上,微量元素检测出来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同时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也很多。
缺少微量元素固然要补,但要用数据报告+临床症状相结合,不能简单迷信检测结果,就盲目地给孩子进补,关键是要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04 如何补充微量元素?
人体内各元素含量存在相对动态平衡,一种元素缺乏,必然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抑制其他元素的生物效应。
如铁和铜具有协同作用,缺铜会使铁的吸收减少,铁的利用发生困难,而缺铁又影响锌的吸收。
因此,缺乏或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都会打破正常平衡引起疾病,补充微量元素的根本则是保证食物的多样性,食谱应尽可能广泛,以包容尽可能多的微量元素。
一般来说,平衡膳食可满足人体对大多数微量元素的需要。
但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不妨“对症下药”,补充对应元素。
1.四肢无力、脸色苍白:缺铁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人体必须的酶,参与能量代谢。
当人体缺铁时,会出现四肢无力、不能持久担负标准工作、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肤色苍白等症状,称之为缺铁性贫血。
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瘦肉等;蛋黄的含铁量很高,但吸收率稍差。橙子、葡萄、奇异果等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2.食欲不振:缺锌
锌被誉为“生命的火花”,存在于人体的许多酶中,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当锌摄入量不足正常值的50%时,会出现味觉和嗅觉灵敏度下降,食欲不振、发育不全,如果严重缺锌,则使生长发育停滞。
富含锌的食物有:贝壳类动物、水生动物、肉类、蛋类食物等。谷物中含有锌,但谷物中的植酸和纤维会妨碍锌的吸收。
3.肤色变深:缺铜
铜在体内主要以铜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存在。
缺铜可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退化、皮肤色素沉着、影响大脑发育,过量会导致恶心呕吐、急性溶血、黄疸等。
富含铜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肌肉、硬果、贝壳等。
4.懒散瞌睡:缺碘
碘主要功能是在甲状腺内参与合成甲状腺素。
人体缺碘,甲状腺素合成过少,机体代谢减慢,使人显得懒散、嗜睡、无精打采,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但碘摄入过量时,也会患高碘甲状腺病。
富含碘的食物有:碘盐,紫菜、海带等海产品。
5.头发脱落:缺硒
硒几乎遍布全身,以肝肾胰中含量较多,能够防止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是提高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
严重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病、克山病。硒过多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脱发、指甲脱落、疲乏无力等。
富含硒的食物有:整粒的谷类、海产品、肝肾、肉等食物,植物中含量与产地土壤含硒量有关。
6.糖、脂类代谢异常:缺铬
在身体内,铬与烟酸、氨基酸等结合成葡萄糖耐量因子,机体缺铬,会引起糖、脂类代谢紊乱。
富含铬的食物有:坚果、胚芽米、米糠、动物肝脏、红糖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您解决有关“微量元素”的部分疑惑。
部分素材来源:根据微信公众号“京医通”“ 粤营养越健康”“楚天都市报”等相关文章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