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

硒宝 03-17 18:20 107次浏览

低蛋白血症又称为蛋白营养不良,或者水肿性营养不良。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负氮平衡的结果。若血浆总蛋白低于60g/L,或血浆白蛋白低于35g/L,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很多人不了解低蛋白血症,认为此疾病危害性不大,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健康影响。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其疾病较为复杂,如果出现后没有做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多种危害症状出现,如加重肾病、增加药物毒性等。具体的详细及营养介入方法如下:

低蛋白血症的危害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肿瘤疾病与低蛋白血症

浮肿:肌肉流失,头晕乏力免疫力低下

感染:药物治疗效果下降,副作用增加

血栓:蛋白质下降和血脂紊乱等,容易导致静脉血栓。

如何改善低蛋白血症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加强蛋白摄入是首要!

正常人1日所需蛋白量:54g

老年人1日所需蛋白量:72g

卧床患者1日所需蛋白量:72g

低蛋白血症患者1日所需蛋白量:90g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为了提升蛋白水平,必要时可以选用医用乳清蛋白粉,高效升蛋白!乳清蛋白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也是母乳蛋白的主要成分。

母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约为8:2,而在牛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恰恰相反,约为2:8,100g牛奶中仅能提取7g乳清蛋白。

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误区

人血白蛋白直接入血,体现在指标的表观临时上升,并不代表营养的改善。

WHO 已于 2O00 年从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了白蛋白,美国 UHC 标准也指出“ 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来说,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

口服优质蛋白质才能“治本”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营养状况的改善,不是表面上白蛋白的升高,而是人体自身合成血浆蛋白,进而显示出的白蛋白的升高。

案例如: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一个月后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联合方案提升白蛋白

白蛋白<35g/L :人血白蛋白,迅速提升至35,提升血容量,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

35g/L<白蛋白<40g/L:以乳清蛋白粉为主,可少量配合人血白蛋白用量,从根本上稳步提升自身白蛋白指标,改善营养状况;

白蛋白>40g/L:乳清蛋白粉,长期营养补充,满足疾病状态人群的高蛋白消耗。

联合营养支持必要性:

1、血清白蛋白是评价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白蛋白

2、白蛋白半衰期为21天,如果不联合营养支持,输注人血白蛋白半衰期过后,血清白蛋白又会往下掉;

3、白蛋白不是营养品,缺乏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

案例:

肺癌术后2个月,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持续引流,肺炎再住院,营养师建议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全营养配方,一个多月来,食欲和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复查总蛋白和白蛋白指标恢复正常,胸腔积液减轻,拔除引流管。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一个月以后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提升白蛋白还需高能量全营养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2种

9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2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Q-亚麻酸;

1种碳水化合物(也称糖或糖类);

1种水;

14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B6、烟酸、泛酸、叶酸、B12、生物素、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A、D、E、K;

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 ;

8种微量元素(碘、硒、铜、钼、铬、钴、铁、锌)。

低蛋白血症的饮食建议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1、首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

一般来说,动物来源的蛋白质的质量都会比较好。所以肉、蛋和奶毫无意外的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的质量会比动物来源的相对差些。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钠偏低怎么补(钠偏低补液无变化)-硒宝网

2、少量多餐,增加总能量:

目的:增加总能量的摄入,满足身体需要

方法:①少量多餐,采用3+2 ( n )模式

②餐餐有蛋白类食物

③两餐之间和睡前分别口服营养补充

以上为改善低蛋白血症的几点建议,如果大家还有不清楚的欢迎私聊跟营养师直接沟通,营养师可以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并制定每日饮食食谱!

参考文献

[1]Jpen Journal of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2013, 37(5):66S-72S.

[2]安友仲. 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正确认识生理物质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8, 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