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补硒日发起(全民科学补硒养生工程官网)
517,是“我要硒”的谐音,因此5.17被定义成中国的全民科学补硒日。全民补硒工程是国家卫生部发起,自2013年5月17日第一届全民补硒日开始,至今年的5月17日,已经是第10个全民科学补硒日。
科学被硒,就要认识硒
硒,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lA族(第六主族),是人体和动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15种微量元素之一。美国生物化学家克劳斯·施瓦茨发现硒是防止营养性肝坏死的保护因子,证实硒具有动物营养作用,是人类认识硒的第一个里程碑;世界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学会主席巴博亚罗拉博士曾说:硒是延长寿命最重要的元素,有了硒,人生百岁不是梦;世界著名科学家奥德·菲尔指出: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呼吁:“要像补碘一样抓补硒”,已成为营养学界的广泛共识。
科学补硒,就要了解硒
中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有四十多种疾病与缺硒有直接关系,还有一百多种疾病与缺硒有关联,此外,人类的抗衰老机制、免疫力调节功能也与硒密切相关,硒的神秘疗效不断被发现。硒具有十大作用:抗氧化、抗衰老、延年益寿(生命之光),保护、修复、活化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生命的火种),解毒、排毒、抗辐射(天然解毒剂),抑制肿瘤(抗癌之王),保护心脑血管(心脏的保护神),保护肝脏(肝病的天敌),帮助恢复胰岛功能(微量元素中的胰岛素),改善视力(明亮的使者),提高记忆力(微量元素脑黄金),提升生殖系统功能(生命天使),在有效防治风湿骨病、呼吸、胃肠道疾病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效。
健康保障,就要食(补)硒
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微量元素。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普遍缺硒,我国有3亿人严重缺硒,有6亿人需要补硒。硒,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硒标准食用指南:人体硒的最低需要量为17微克/每天,硒的生理需要量为40微克/每天,硒的营养推荐量为50-250微克/每天。
中国黑土硒都,食在健康海伦
有“中国黑土硒都”美誉的黑龙江省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黑土地核心区、松嫩平原富硒带核心区。硒是海伦的“灵”气,是大自然对海伦的恩赐,富硒是海伦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海伦465万亩耕地中,富硒耕地面积为13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8.7%;足硒耕地面积为325.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我市大部分农副产品均达到富硒标准,其中:大米平均硒含量0.0514毫克/公斤,富硒率达58.2%;玉米平均硒含量0.0351毫克/公斤,富硒率达80.3%;大豆平均硒含量0.066毫克/公斤,富硒率达100%;蔬菜类平均硒元素含量0.0304毫克/公斤,马铃薯平均硒含量0.0294毫克/公斤,畜禽肉蛋类平均富硒量在0.079毫克/公斤以上。
在富硒产业开发中提出了打造“中国黑土硒都”区域品牌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富硒产业、打造高精产品、提升农业档次、促进富民强市”的开发思路,积极推动富硒农业品牌的机制创新和纵深发展,聚力打造“中国黑土硒都”100亿级专属品牌。全市富硒产业生产总值达100亿,占全市农林牧鱼业总产值15%,GDP值达19.3亿左右。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授予海伦“中国黑土硒都”称号;2019年5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笔为海伦题字:“中国黑土硒都.食在健康海伦”,2020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授予海伦“全国十大天然富硒基地”称号;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海伦“中国富硒大豆产业基地”称号,2021年6月授予海伦“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2021年8月中国地质学会认定19157亩耕地为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2021年“海伦大豆”地理标志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海伦建设了富硒现代种(养)植产业园基地100万亩。基地种植实现了富硒标准化种植、企业基地核心种植为主、富硒功能食品精深加工的基地创建。成功申请了十大类46种富硒食品硒含量检测及生产的企业标准。坚持“打黑土富硒品牌,走精品高端路线”,开发高端产品,创建知名富硒农产品,共开发出13大类88种富硒农副产品,极大的丰富了富硒农副产品种类和满足市场需求。
撰稿人:张琪 审核人:徐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