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补硒酵母片(肝癌患者可以吃硒酵母片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肝癌的整体存活率一直不高,为啥呢?
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肝癌患者比较特殊,他们普遍同时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
一个是肝癌,另一个是基础性肝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以及它们带来的并发症等。所以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全面兼顾,不仅要控制肿瘤,还要控制基础肝病。其它肿瘤都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它比较难治。
第二,高危人群没有定期进行体检的习惯,没有早期发现。
中国很多患者发现时就已是肝癌晚期了。其实,早期肝癌通过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还是有希望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但现实中,这类患者的只有15%,其余85%的患者都丧失了手术时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70%多的肝癌患者为HBV阳性。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效筛查很重要。
第三,新药及研究比较匮乏。
欧美发达国家肝癌的发病率较低,这不仅导致针对肝癌的新药研发有限,而且结果也不一定能直接惠及中国患者。加之早年我们引进国外新药速度比较慢,更让医生和患者望眼欲穿。但最近,随着政策改革,针对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已经大大加快,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开放,让中国患者在第一时间就能从新药中受益。
(三)
PD-1类免疫疗法是最近很火的新型治疗方法。2017年9月,美国FDA首次批准了全球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用于肝细胞癌二线治疗。那它的数据如何呢?
纳武利尤单抗之所以能在美国上市治疗肝癌,主要是基于一项名为CheckMate 040的全球临床研究。它是一项非常经典的试验,打开了晚期肝癌免疫治疗的大门。由于该试验在不断地随访和更新入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因此从2015年到现在,几乎每一个临床大会,无论欧洲,美国,还是中国,都会谈到这个试验,可谓经久不息。
这个研究设计非常丰富,患者中包含很多亚组,比如,按照是否使用索拉非尼,可以分为一线和二线;按照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分为无感染,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病毒感染。
重要的是,从结果来看,这些患者都是获益的。
比如说客观有效率(肿瘤显著缩小患者比例):纳武利尤单抗的一线治疗有效率在20%左右,二线治疗有效率则在15%左右,这比索拉非尼当年临床试验中2%-3.3%的数据有了显著的提高。
重要的是,患者生存也能获益。试验中,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28.6个月,二线治疗中位总生存也在15个月以上。在肝癌这个挑战很大的领域,这个结果是非常让人鼓舞的。
免疫疗法还有个优势就是副作用比较可控。
是药三分毒,希望一种药物没有任何一点毒性是不可能的,临床专家最关心的有几点:
·是不是可以预测
·是不是很严重
·是不是可以治疗和处理
·是不是停药后可逆
免疫治疗副作用相对可预测可控,总体来看,安全性比化疗等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