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补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补充)
微量元素缺乏成为儿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其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社会的关注度高。
随着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被广泛知晓,市场经济催生了一些医疗机构,甚至有些儿童看护和食品销售机构,把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实施。
针对此现象,2013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3〕29号),指出检测微量元素需要根据儿童的临床症状,使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仪器设备、应用规范的技术流程进行。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或普查项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对儿童开展非诊断治疗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防治微量元素缺乏是儿科的大事,更重要的原因是儿童健康的需要、儿童家长的关注。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每个儿科医生都必须面对很多儿童家长关于微量元素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总结为这八大方面:
问题1:预防微量元素缺乏,儿童应该怎样吃最合理? 需要定期体检检测微量元素吗?
答:均衡合理膳食最重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特别要注意让儿童吃到初乳,初乳含锌量为成熟乳的4倍,是新生儿微量元素锌的主要来源。对可能发生锌缺乏的情况如早产、人工喂养者、营养不良儿、长现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应适当补锌。瘦肉、内脏、蛋黄、菌藻等食物中含锌量较高。
问题2:常年补充锌钙铁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吗?是否需要吃几个月就要停一停?有人说过度补充也有毒,不补万一缺乏了又怕对不起孩子。
答:锌钙铁硒等微量元素都是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必需的营养素,一般需要注意食物中含有足够的锌钙铁硒等微量元素即可,常见补充相应的药物或保健品不是必需的;如果要补充,相对来说国药准字号的营养药品更加安全,含量也明确,补充生理需要量的可以不停。
问题3:儿童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微量元素?依据化验检测指标吗?
答:当儿童出现相关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测也证实是缺乏的,就需要正规补充了。
问题4:如果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会有什么表现呢?家长如何早期发现?
答: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大多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的早期表现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生长发育迟缓、精神情绪不好、免疫力下降、以及出现皮肤黏膜毛发异常等非特异性表现,家长发现这些异常变化时即可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
问题5:如何正确诊断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
答: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化检测指标等临床依据综合判断,相关微量元素治疗有效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问题6:如何治疗微量元素缺乏对儿童最好?
答:补充相关缺乏的微量元素的药准字制剂是治疗的最好方法,疗程要足够,至少3个月,具体疗程长短依据病情而异,一般在3~6个月之间,也可以更长的疗程。
问题7:有无提高儿童抵抗力的补充微量元素的营养保健品啊?很多商店和网络推销这样的产品,敢不敢给孩子用啊?
答: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力,补充相关缺乏的微量元素的药准字制剂是治疗的最好方法,疗程要足够,至少3个月,具体疗程长短依据病情而异,一般在3~6个月之间,也可以更长的疗程。如果不缺微量元素,补充相关的营养保健品不能提高抵抗力。
问题8:关于补锌的问题最多:有人说孩子头发稀少、人瘦小、体质不好就是缺锌,就需要补锌,对吗?又有人说,一般情况下孩子不需要额外补充锌,补多了会中毒,对吗?
答:缺锌的孩子会出现头发稀少、人瘦小、体质不好,但缺乏铁硒等微量元素也会出现这些表现,因此确定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测指标低下等临床依据综合判断,相关微量元素治疗有效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额外补充太多锌没必要,会影响孩子的胃肠道功能、增加肝肾负担,但锌中毒的发生几率很低。
3、病史和临床表现是诊断微量元素缺乏的必须依据
任何疾病的诊断,病史和临床表现都是最重要的必须依据,对于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准确的病史资料采集和体格检查也是正确诊断的重要基础。微量元素的检测为诊断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如国卫办医发〔2013〕29号文所述,检测微量元素需要依据儿童的临床症状,即当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时才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以儿童微量元素锌和铁缺乏症为例,当出现下述6项病史和临床表现之一时,即可以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目前大多数医院是把锌铁钙铜等元素一起查的,这样做也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其他元素的异常。
1.消化功能减退:缺锌铁等元素时,儿童可出现消化及代谢需要的各种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味觉敏感度下降及味觉异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异食癖等。
2.生长迟滞或停止:缺锌铁等元素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会出现障碍,可导致致纳差、体格和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迟缓。患儿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青春期性发育迟缓,如男性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女性乳房发育迟及月经来潮晚等。
3.智能发育延迟:缺锌铁可使脑D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谷氨酸浓度降低,从而引起智能迟缓。儿童严重缺锌铁可影响脑功能,表现为急躁、嗜睡、抑郁或学习能力差等。
4.免疫力差:缺锌铁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皆可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5.贫血:缺锌铁可影响血细胞的合成,特别是缺铁,可导致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2岁以下儿童常见的、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
6.其他:皮肤发炎、复发性口炎、伤口愈合延迟、毛发易脱落。
4、微量元素锌缺乏的诊断依据
1. 微量元素锌缺乏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上述锌缺乏的病史、临床表现、低血锌等临床依据综合判断,补锌类药物治疗有效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2.血清锌元素的检测能反映近期锌的动态平衡状况,除外急、慢性感染与肝、肾等疾病,空腹血清锌<11.47μmol/L(75μg/dl) 正常值13.94(91.14μg/dl);餐后血清锌浓度反应试验(PICR) >15%有诊断价值。
5、微量元素锌缺乏的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补锌是治疗锌缺乏的有效疗法,疗程要足够,至少3个月,具体疗程长短依据病情而异,一般在3~6个月之间,也可以更长的疗程。常用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口服,每日服用剂量为锌元素0.5~1mg/kg,可以11-2次/天。
2.查明病因:查明发生锌缺乏的原因并尽可能祛除之。锌摄入不足是小儿锌缺乏的主要原因。长期素食易造成缺锌,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植物性食物含锌少。特殊情况需要全消化道外营养者,如果没有及时加锌也可致严重缺锌。
3.饮食疗法:母乳喂养,特别要注意让儿童吃到初乳,初乳含锌量为成熟乳的4倍,是新生儿微量元素锌的主要来源。瘦肉、内脏、蛋黄、菌藻等食物中含锌量较高。
4. 疗效观察:补锌治疗后,注意观察儿童的饮食变化、生长发育状况及皮肤粘膜的变化,若都在好转变化中,提示治疗有效。
5. 疗效评价:补锌有效后血清锌浓度逐渐上升,2个月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复查血清锌水平需要在有效治疗2个月后。
6、微量元素锌缺乏的预防及预后
1.日常注意补足生理需要量的锌:我国膳食中锌的安全界限及需要量标准为:婴儿3~5mg/d,儿童10~15mg/d。合理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对可能发生锌缺乏的情况如早产、人工喂养者、营养不良儿、长现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应适当补锌。
2.注意合理足疗程治疗,锌缺乏症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
了解更多儿科常见病,来一本徐灵敏老师撰写的《儿科常见病解惑》吧!得到更多育儿知识,还帮助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