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补钙吗(喝豆浆补钙不)
——正文———
维生素D和钙,补不补,怎么补,会造成血管钙化么?看这篇就够了!
缺钙是个大问题,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1/3会骨折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超过2亿人,我国骨质疏松的患者同样众多,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老人面对的重要健康问题。与此同时,骨质疏松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骨折的风险高达30%以上。因此,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不容小觑。
这一点,从《国家居民膳食建议》里建议的中青年钙摄入参考量和老年钙摄入参考量的区别中可见一斑。老年人的钙摄入参考量为1000 mg/d,比中青年的800 mg/d多了整整1/4。
老年人需要补钙,已经实锤。然而提起钙这个关键词,大家能想到的除了钙片,还有动脉钙化。骨质疏松和骨折固然可怕,但比起这两者,更让老年人头疼的是心血管疾病。动脉钙化引起的心梗可比骨折要命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平时补钙、补维生素D会不会“堵塞”心血管呢?JACC的这篇文章从心血管专业的角度给了我们关于钙及维生素D同心血管、骨骼之间的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图1 文献截图
补钙,补维生素D
效果如何?看这4点
文章首先探究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家们对于维生素D和钙补剂到底是什么看法?有没有统一的意见?
答案就是,科学家们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大体上界内观点可以总结成两个观点和两个建议。
在总结观点之前,我们先补充一个必须知道的小知识点。
提问:什么是观察性研究,什么是随机对照研究?
回答: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两者说白了只有一个关键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为干预。观察性研究不做干预,而随机对照研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改变变量来影响实验结果。
在观察性研究中,血液中低水平的25-羟基维生素D提示存在更高的心血管风险。但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补充维生素D并不会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
简单来讲就是观察性实验中干扰因素太多了,不能确定低水平维生素D和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者举例说明,血液中的25-羟基维生素D含量低很可能是源于被测者本身就肥胖超重或是缺乏运动。因此,维生素D和心血管疾病相关,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而当你把维生素D变成一个单一变量去补充控制,又没法得出补充维生素D有心血管获益的结论。
即是:补维生素D,大可不必。
而对于补钙,这篇研究的态度就更加不支持了。因为研究发现无论是观察性实验还是随机对照实验乃至大样本荟萃分析,都有研究证明钙补充剂会增加心梗和中风的风险。
也就是说:补充钙剂,最好不要。
图2对比维生素D补充剂和钙补充剂
事实上,不久前发表在JACC子刊上的另一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补钙,可能真的存在增加冠脉斑块的风险。[2]
研究人员使用连续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方式分析了9个前瞻性随机试验共计5147位患者的冠脉畅通水平,比较了使用钙补剂的冠心病患者(n=447)和未接受补钙的冠心病患者(n=4700)动脉粥样斑块体积(PAV)和钙指数(al)百分比在试验的18到24个月中变化的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间PAV的年化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服用钙补剂会使年化Cal增加15%。(OR:1.15;95% CI:1.05~1.26;P=0.004)
更明显的变化可以从冠脉超声的对比结果中看到(图2)。
图3超声血管对比图
此次研究归纳了血钙浓度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中的机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图4补钙产生的生理变化机制
综上所述,血钙浓度增加会增加心梗,中风,慢性肾病(CKD)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非必要人群不应该补充钙剂,如果因为疾病需要补充钙剂,医患间应当提前沟通补钙有可能带来的心血管及其他疾病风险。
补钙补维生素D具体应该怎么做?
4类人群,请对号入座
图5对于四类人群关于补钙和补充维生素的综合建议
对比两类补剂的获益,维生素D补剂对骨骼健康有一定的效果,而对心血管健康没有效果;钙剂则有增加肾结石风险、结肠息肉风险,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诸多缺点。
那么,如何权衡预防骨质疏松与承担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利弊呢?我们究竟该怎么做?研究人员给到了我们具体的建议。
他们把人群分为了四类:
总而言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钙片和维生素D的钱,可以拿去买鱼和牛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