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补钙的女生吃)

硒宝 02-21 18:21 133次浏览

本文来源:选自《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34(3): 202-206.

钙和维生素D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一直是国际学术机构所推崇的维持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但目前一些研究对其补充是否获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也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困惑,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骨质疏松症负担沉重的大国,有必要对此进行解析,理清疑惑,规范防治策略。

钙、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及

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一)钙是骨骼的基本组分,骨代谢与维持钙稳态密切相关

钙约占成人体重的1%~2%,99%的钙与磷结合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骨中的钙盐发挥维持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和硬度,进而支撑人体的作用。剩余1%的钙存在于内环境及其他组织细胞中,起着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肌肉收缩、神经递质和腺体分泌等作用。

人体内血钙的调节主要受甲状旁腺激素(PTH)和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两种激素的影响。PTH可促进骨钙释放及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1,25(OH)2D则主要促进肠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并对骨骼有直接作用;PTH可通过促进肾脏1α-羟化酶的合成来升高1,25(OH)2D的水平,PTH又同时受血钙水平负反馈调控,机体这个完整的调节系统使血钙维持稳态。当食物中钙缺乏时,机体为了维持血钙的平衡,通过升高PTH和1,25(OH)2D来动员骨钙释放,使骨质分解。

(二)保证足量的钙营养对获得峰值骨量及维持骨骼健康很有必要

根据骨骼生长发育的情况,将人一生中的骨代谢特点分为三个时期:成年前骨骼处于骨的生长发育期(约20岁之前),钙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称为钙正平衡,此时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持续增长。成年期(20~40岁),为人生骨骼生长发育顶峰期,摄入钙和排出钙相当,钙代谢处于零平衡,骨形成等于骨吸收,骨量维持在骨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钙吸收和摄入减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钙排出增加,形成慢性负钙平衡,骨量开始丢失。女性绝经后迅速出现骨量丢失,男性50岁后开始出现骨量丢失,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后,骨折风险明显增加。

在人生的各年龄段,保证充足的钙摄入,是维护骨骼健康重要的基本措施之一。在30岁之前,如果膳食钙摄量不足,达到的峰值骨量就会偏低,而如果膳食钙摄入量充足,达到的峰值骨量就会较理想,峰值骨量越高,最终的骨量就越高;而在30岁之后,如果钙摄量不足,形成负钙平衡,也会处出现骨丢失。因此,摄入足够的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基础措施。

(三)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老年人常见维生素D缺乏及慢性负钙平衡,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50岁以后,由于小肠钙吸收功能减退,皮肤维生素D合成减少,加上肾功能生理性下降,体内1,25(OH)2D的合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PTH分泌增加。PTH能刺激破骨细胞增殖并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从而使骨质溶解和骨钙释放入血,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这种代偿反应虽然能使血钙维持稳态,但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标准及

我国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

(一)各国权威指南均给出了不同人群(包括一般健康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标准

各权威组织的骨质疏松防治指南以各国既有的RDA为参考标准,特别强调并适当提升了中老年人及骨质疏松症患者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还建议膳食不足或日照不够的情况下使用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表1)。

表1 国际骨质疏松症权威指南对钙摄入的推荐

注:横屏或网页版观看效果更佳

指南

推荐

2017 NOGG指南[9]

每日建议摄入700~1 200 mg钙,尽量通过膳食达到推荐的摄入量,必要时使用补充剂;

骨折风险增加的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50岁)应每日摄入800 IU胆钙化醇(维生素D3)

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指南[5]

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 mg;

尽可能通过膳食摄入充足的钙,膳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

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 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500~600 mg/d;

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 200 IU/d

2016 AACE/ACE指南[10]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膳食钙摄入,以使得年龄≥50岁的女性每天钙摄入量达到1 200 mg/d(包括日常膳食及必要时的钙补充剂);

每日补充维生素D至少1 000 IU

2014 NOF指南[11]

终身摄入充足的钙对获得峰值骨量及维持骨骼健康是必要的,年龄50~70岁的男性应每天摄入1 000 mg钙;

年龄51岁以上的女性和71岁以上的男性每天摄入1 200 mg钙;

年龄50岁以上人群每日摄入800~1 000 IU维生素D

2014加拿大妇产科协会指南[12]

补充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是预防进行性骨流失的关键;

绝经后女性每天应从膳食和钙剂中补充1 200 mg钙,以及800~2 000 IU的维生素D;

单独补充钙和维生素D无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患者骨折

注:NOGG:国家骨质疏松指南学组;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CE:美国内分泌学会;NOF: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二)我国人群钙和维生素D摄入显著低于营养标准,需要额外使用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

1.我国人群膳食钙摄入状况及需要的额外补充量:

2017年一项系统性回顾对全球74个国家成人膳食钙摄入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群由于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很高,奶制品摄入较少,饮食中的钙含量仅为338 mg/d,显著低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所推荐的摄入量(建议成人钙摄入量为800 mg/d,50岁及以上人群为1 000~1 200 mg/d)。对于我国普遍存在缺钙人群,首先积极倡导服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等。如果食物中钙摄入不足,则建议成人需额外补充500~800 mg/d的元素钙。

2.我国人群膳食维生素D摄入状况及需要的额外补充量:

推荐积极正确晒太阳以保证机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比如在温暖并且阳光充足的季节,暴露四肢及面部皮肤于阳光下15~30 min(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2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如果不能充足日照或老年人则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可耐受剂量较高,每日剂量可达2 000~4 000 IU/d。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推荐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为800~1 200 IU/d。

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在防治

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和地位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其中的基础措施。骨骼健康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骨折的高危因素,而骨折会增加致残率和(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一)补充钙和维生素D能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仍不明确

(二)充足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减缓骨流失、增强肌力、避免跌倒

(三)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骨质疏松治疗必不可少的基础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充足钙和维生素D营养,对维持人生各个阶段的骨骼健康均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对骨质疏松症人群,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措施,需纳入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全程管理。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人群仍处于钙摄入不足状态,加上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建议人群中积极食物补钙和充足日照,对食物中钙摄入不足、日照不足或老年人则需额外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以达到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标准,维持骨骼健康和防治骨质疏松症。也期待未来有更多针对不同人群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设计严格、以骨质疏松性骨折为终点的前瞻性研究,为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提供更多证据。

补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补钙的女生吃)-硒宝网

戳原文,更有料!